吕学梅:关于挖掘、传承、弘扬武陟黄河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1-23 09:32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武陟县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历史、地域、民风、民俗、文化基因里都浸泡着黄河的影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延续黄河文脉,塑造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品牌,切实讲好新时代武陟黄河故事,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如何挖掘、传承、弘扬好武陟黄河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研究和落实。

  一、武陟黄河文化挖掘传承工作开展现状

  (一)摸清资源,挖掘黄河文化。一是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之一,武陟形成了以治黄文化为引领,以大运河文化、引黄文化、覃怀文化、名仕文化、红色文化、怀药文化、非遗文化、龙文化为支撑的武陟黄河文化体系,是研究黄河文化无可替代的汇集之地、滋养之地、记忆之地、传承之地。武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是三个渠首所在地(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渠首所在地),境内有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有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黄河故宫——嘉应观。二是有厚重的文物资源。全县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馆藏文物3970件,馆藏古籍量居全市之首,其中,国家珍贵古籍《周易传义大全》收藏于国家版本馆。三是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董永传说、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二股弦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项。武陟县豫西北传统建筑修造技艺等5个项目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

  (二)依托文化阵地,展现保护黄河文化。一方面,依托重量级黄河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保护黄河文化工作。先后在河南理工大学成立黄河泥埙教学基地,在黄河交通学院成立黄河泥埙艺术学院,在郑州师范学院和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分设黄河泥埙大师工作室,在县育才小学、仰韶小学、木城一小等学校开展黄河泥埙、黄河飞龙、黄河泥印、黄河瑞兽等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览展演活动。另一方面,依托黄河文化项目开展工作。目前,嘉应观治黄博物馆暨研学教育基地项目已列入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库;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省文旅厅、省发改委重大项目库。

  (三)开展文旅活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春节期间文旅消费系列促进行动、黄河文化节、梦醉桃花旅游文化节、黄沁文化旅游节、“五一”黄金周等系列文旅消费活动,推出“武陟八景”征集评选活动,开展沉浸式演出22场、研学旅游28场,带动引领全县文旅活动遍地开花,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端午节期间,依托全市端午节县域主场活动,举办“2023龙腾怀川 粽情焦作”福至嘉应观端午游园系列文旅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5.3万余人。中秋国庆期间,以嘉应观建观300周年为主线,围绕“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景区文化、夜文化”四大板块,先后举办12项特色文旅活动,累计接待游客63.68万人。目前,正在以武陟“大河之美”“生态之美”“古迹之美”“非遗之美”“红色之美”“饮食之美”“乡村之美”“奋进之美”等八美系列为载体,策划举办“发现最美武陟”摄影大赛。同时,紧盯全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线路策划,串联整合黄河沿线资源,以王园线、黄沁河堤岸为主线,以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御坝黄河文化研学营地等项目为支撑,以万花、御坝等乡村旅游示范村为重点,以百姓梨园、黄河龙泽园等观光农业为支点,依托嘉应观水情教育基地、人民胜利渠渠首等特色旅游资源,规划建设融生态湿地、田园风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武陟黄河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致力打造“游武陟,读黄河”研学品牌,拓展“来武陟 享周末”文旅场景,展现武陟美景、大河风光的独特魅力。

  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铸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增强文化自信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必然要求。做好黄河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这篇大文章,首先要明确有什么、优什么,也要明确缺什么、补什么,扬长补短,融合文旅文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一)发展优势

  一是有牌子,武陟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金字招牌。武陟一直处于黄河文明的核心地带,在黄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考察论证,2013年5月15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命名武陟县为“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冠以黄河盛名的文化之乡。

  二是有班子,武陟拥有专门的黄河文化研究机构。为开展黄河文化研究,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资源,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武陟县成立了“黄河文化研究中心”事业单位机构,专职负责。此外,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工作专班,专门负责黄河文化的深度挖掘及武陟特色黄河文化的研究、宣传、建设等工作,为推进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有台子,武陟拥有黄河文化宣传平台。线下,武陟县先后举办了3次黄河文化论坛,特别是今年9月16日—17日举办的“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四届黄河论坛”,就武陟县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治水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等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深化武陟黄河文化研究。此外,黄河交通学院还多次举办黄河讲坛,开展黄河系列讲座,邀请国家级、省级教授讲课,宣传普及黄河文化知识。线上,拥有县文联、县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县作家协会黄河文苑微刊微信公众号,多家自媒体自觉传播正能量,弘扬黄河文化。

  (二)短板弱项

  一是黄河文化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武陟县黄河文化资源丰富且组合状况好,但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文化产业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旅游知名度不足。例如,黄河盘鼓、黄河号子、民间歌谣、神话传说等文化资源丰盈,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形成不了稳定的经济效益。

  二是黄河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足。现阶段,武陟县的黄河文化资源开发大多处在初级阶段,对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商业价值挖掘不足。例如,黄河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仅仅停留在当地的口口相传,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黄河文化宣传还不到位。黄河相关的文化活动种类不多,宣传手段单一,创新性不足,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强,甚至许多本地人都不知道武陟是“中国黄河文化之乡”。

  四是文旅文创融合度不高,形不成全域的文旅精品线路。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要讲好新时代武陟“黄河故事”。一方面,建好平台,让黄河故事“动起来”。搭建以黄河文化为中心的平台,组织专家学者加大对黄河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力度,深入挖掘相关历史人物、山水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故事等旅游资源,增强对黄河文化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影响力。举办“黄河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做客武陟,以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渠首故事(人民胜利渠、永济渠、共产主义渠)、大禹治水的现实意义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等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新技术,让黄河故事“活起来”。通过动漫演示、触摸文物、角色扮演、体验互动等形式,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项目,培养人们对黄河文化的感情,增加文化认同。拍摄黄河文化的优秀纪录片,创作一批以黄河文化为背景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摄影、绘画、文创展览等载体,让黄河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要推动武陟黄河文化广泛传播。一是发挥黄河泥埙在武陟的地域优势,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通过埙乐传向大河上下、全国各地。二是构建全方位媒体传播。精准定位不同群体需求,通过传统媒体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视频号和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形成协同效应,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破圈层的黄河文化传播活动,共同探索沿黄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三是举办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盛会。召开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博览会,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促进文旅融合,从自然与社会共生、互动的视角深层次挖掘黄河文化的独特价值,使黄河文化中质朴厚重、求新求变、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留下来、走出去,走出一条既能直观感受黄河风采,又能感悟黄河文化;既能留住乡愁,又能体现特色的文化传承之路。

  三要高规格谋划黄河文化旅游重点工程。一是不断提升文旅项目驱动力。始终保持重大文旅项目“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提前谋划、积极招引、悉心服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早建成、早见效,大力推动文旅产业优化升级,致力培育新的文旅增长点,努力打造文旅新业态项目高地。二是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亲和力。深入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积极争取文化遗产项目资金,跟踪实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持续做好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和文化遗存遗迹系统性保护。积极扶持培育黑陶、黄河泥埙等非遗文化产业,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展览等活态传承活动,推动非遗“火起来”。三是不断提升文旅品牌吸引力。树牢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加强资源整合,提升硬件设施、景区品质、乡村创建、旅游环境,升级红色精品游线,深耕廉洁家风游线,深化“游武陟,读黄河”研学品牌打造,不断丰富休闲旅游观光度假业态。聚焦地域文化,盘活文旅资源,深赋文化韵味,倾力举办有特色、有品质、有内涵的文旅节会活动,拉长“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营造“一季一主题、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亮点”的消费氛围,吸引更多郑州都市圈群众“游武陟、读黄河”“来武陟、享周末”,打造具有武陟特色的文旅IP和节庆品牌。

  四要推进黄河文化研究载体建设和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黄河文化研究载体建设。进一步整合研究资源力量,共同参与到黄河文化研究中来,提高研究层次和水平,使之成为重要参谋助手。二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宣传黄河文化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努力营造支持鼓励黄河文化研究的浓厚氛围,努力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实际工作领域转化。三是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省内外特别是沿黄九省区社科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联系沟通,开门搞研究,合作搞研究,实现互利共赢。四是坚持培育黄河文化研究的大家名家。进一步壮大黄河文化研究队伍,吸收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尤其是河南籍在外专家学者,努力造就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研究队伍,为提高黄河文化研究水平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作者:吕学梅 武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