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枝:高校筑牢数字化校园安全的意义与实践进路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2-04 09:51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1]。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2]数字化校园属于“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人工智能推进数字化校园安全建设与管理,积极利用网络新技术新媒体,全面提升教师开展数字化教育的意识和水平,不断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守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网”。

  一、高校筑牢数字化校园安全的意义

  第一,保障师生隐私与资产安全的需要在信息化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用网络来处理个人信息、进行社交沟通和金融交易等。高校教育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学校秘密、课程资源等诸多领域,有效的数字化校园安全可以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避免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维护师生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同时,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重要教育数据等信息资源,避免学校核心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保护好个人隐私不仅是维护师生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诚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第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安全是决定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社交网络已成为境外势力对我国开展网络攻击、网络渗透、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犯罪的主战场,我国已成为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统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与安全稳定,确保校园的意识形态安全,保障高校数字化校园安全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技术等领域的安全。

  第三,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互联网跨界融合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社交媒体、电商物流、金融贸易、智能制造等领域。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可以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形成数字化校园安全建设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保障高校教育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控性,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二、高校筑牢数字化校园安全的实践进路

  第一,夯实数字化校园改革基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数字化校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普及,但是网络安全“易攻难守”,数字化校园的安全性面临的潜在风险较大,其安全管理工作将会更加复杂和艰巨。尤其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师生个人隐私等方面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和管理。夯实数字化校园安全基石,推动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管理,完善物联网终端核心组件安全。教育现代化必须是教育制度、教育治理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教育系统的意识形态安全管理,以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网络安全底线思维,全面优化完善高校“数字思政”教育供给,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校园网络安全治理效能,夯实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提升高校数字化教育自主可控能力,为管、教、学、育、研、评全覆盖提供支撑,充分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守好数据安全防线更是关键,采用各种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措施,构筑坚实的校园网络基础,防范网络道德和信息技术风险,让数字化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数据应用场景建设,通过“物联、数联、智联”三联一体化协同平台,实现数字化校园科学决策与风险预警,提升教育数字化服务能力。

  第二,构筑校园网络安全协同治理模式教育数字化涉及各类敏感信息,如师生个人隐私、教育信息等资源,一旦泄露就会给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基于现有的网格化管理建设基础,将数字化赋能校园治理,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火墙”,打破信息孤岛,加强高校联动,共建绿色网络空间,打造网络协同治理一盘棋。健全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推进高校数智化治理空间,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协同育人,强化警校协同共建共治,持续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网络安全进课堂、师生同上一堂网络安全课等主题活动。创新高校联动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动态监管机制和监测追溯管理体系,全力抓好网上舆论阵地管理,共筑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护水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4]因此,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数字化校园改革,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不断完善数字化安全保障制度、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建设。创新和完善网络协同化治理机制,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网络需求和诉求表达的新变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完善教育数据应用体验,精准识别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定期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专项检查,提升校园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和响应能力,有效防止个人信息遭到黑客、恶意软件等网络不法分子的窃取和滥用,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为高校数字化转型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提供无缝安全保障。

  第三,提升师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快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加强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网络协同育人能力和水平,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深入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生入学、毕业生就业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在线课程、短视频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传授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国家意识。依托地方优势资源,走进郑州网络安全科技馆,现场参与体验网络安全互动,开阔师生视野,有助于师生直观了解各种网络攻击形式和防范措施。聚焦涉及邮政快递隐私面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严防网络间谍活动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网络直播风险识别与防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网络,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真伪,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低俗内容、网络暴力等不良网络信息。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健全网络素养培育体系,面向大学生常态化开展网络素养评估,及时了解大学生网络素养与技能水平,以网络素养教育赋能学生成长成才;定期举办网络素养培训和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做好信息安全防护,不断提高网络文明素养。

  第四,推进网络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加速推进,丰富了“互联网+教育”和“大思政课”育人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程。推进教育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为主题,融入卡通漫画、短视频、情景剧等元素,有效引导师生更加主动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5],提高师生识别风险的判断力。坚定网络主权底线思维,鼓励师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及时深入解答青少年思想认识上的疑惑,提高“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构建“云上思政”平台,推动平台整合共享,利用互联网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激发网络“大思政课”新时代正能量。例如,利用学习强国、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主流新闻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营造沉浸式的网络“大思政课”教育氛围,在网聚正能量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将线上线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网络安全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跟踪当前网络攻击新技术,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现实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科普宣传等活动,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

  三、结语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高校校园安全防护能力,以数字技术创新赋能未来教育,还需多方协同形成齐心育人合力。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教育数据挖掘、安全管理与精准教研利用,扎实做好“三全育人”工作,有效推进数字化时代高校“大思政课”教育,让网络成为汇聚时代的磅礴力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有序的网络文化,促进全体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为培养造就德才兼备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持,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及专家解读[J].互联网天地,2023,(09):11-15.

  [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3]张旺.教育现代化: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任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01):51-58.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董浩然,胡一凡.青年建党先驱与伟大建党精神[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05):17-23.

  (作者:汪俊枝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商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