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卓航:“第二个结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2-06 09: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理论和实践一再证明,“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准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的加速形成,有助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等方面,“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欧,但它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总结和概括,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最一般发展规律,具有普世性和包容性。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学理论,它跨越了种族和国界,超越了社会形态的束缚,是属于全人类的智慧。纵观近两百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曾试图为不同种族和社会形态提供发展的理论给养,但是大都因为水土不服、产生排斥反应而中途夭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没有水土不服而枯萎凋谢,而是很快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愈加生机盎然,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其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根本在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社会的擘画是高度契合的。《礼记·礼运》篇所描写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一种对大同社会的憧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未来社会是整个人类进入全面发展的自由联合体,两者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与愿景是高度一致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唯物主义思想要素,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共通之处。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发现了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而中华传统文化经历千年洗礼和积淀也饱含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精华,无论是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还是《管子》主张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无论是王充的“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还是王夫之的“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无一不是在彰显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绵延发展,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契合度。

  二、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百年奋斗历程中,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要的目标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有机土壤和有效载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产物。

  (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历史的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运用。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国情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统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观点。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传统文化“民为邦本”观点进行阐释与改造,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著名论断,对班固《汉书》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重新进行解释和厘定,赋予“实事求是”以全新内涵和时代价值。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提出的“小康”概念,也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

  (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他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反复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轫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不懈奋斗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不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基垒台。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审视问题,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之大者”,系统梳理和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习近平用典”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管子》《淮南子》《谏太宗十思疏》《诗经》《周易》《孟子》《论语》《礼记》《尚书》《资治通鉴》等古籍文献中的名言,蕴藏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将历史经验、中国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精准地将其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深度结合,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三、实践逻辑:矢志不渝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指出:“‘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矢志不渝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优秀文化要素、优化文化传承路径,拓展文化发展根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更优质的文化土壤。

  (一)在“结合”中不断挖掘优秀文化元素,并加强阐释。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历代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检验的经验总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挖掘优秀文化元素,并阐释其背后的深远意义和精神内涵,赋予其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功能和特性。

  (二)在“结合”中持续优化文化传承路径,并强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将这些成果科学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教育党员干部的优秀素材、端正社会风气的文化给养,在“结合”中优化文化传承,在文化传承中推动“结合”。当前,干部党性教育是塑造品格、提高素养、锻造能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有力抓手,将马克思主义、党的创新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能更有效提升党性教育效果。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立足红旗渠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周易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主题,多维度开展教学培训,为新时代文化传承和党性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在“结合”中坚持“守正”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文明的新陈代谢,才会更加生机盎然。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从而创造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现象和文明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思想资源,用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对中华传统精神价值进行拓展、重构和超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历史中找寻根源,在理论中激活动能,在实践中深化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思想原动力!

  (作者:常卓航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