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河港口集疏能力建设的路径探讨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2-07 09:51

  近年来,河南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港口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825公里,建成周口、信阳、漯河、平顶山、洛阳、南阳和许昌港等7个港口,码头泊位达223个。2023年前三季度,河南省港口吞吐量累计完成3732.67万吨,同比增长15.3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8万TEU,同比增长120.24%。随着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与之配套的集疏能力日趋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结合河南省内河港口集疏现状,对标国内先进的内河港口,提升河南内河港口集疏能力可考虑以下建设路径:

  加快港口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周口港中心港区、沈丘港刘集作业区、信阳港淮滨港区、漯河港中心港区等疏港铁路建设,改造传统码头、升级装卸桥吊设备,完善港口后方铁路货运站、集装箱堆场、散杂货堆场、物流园区、物流仓库等配套设施。

  打通主要港口集疏通道及枢纽堵点。加快畅通周口港铁水联运通道,推进周口中心港铁路专用线及黄寨铁路枢纽站建设,联通漯阜线、京广线,有效辐射中部六省货源腹地。畅通周口港疏港公路货运通道,依托新增大广高速周口港互通式立交,联通宁洛高速、沈卢高速、商南高速、盐洛高速等,形成有效辐射省内货源腹地的公路货运网;加快畅通信阳港铁水联运通道,推进信阳淮滨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依托京九线,联通宁西线、京广线,延伸拓展北向、西向货源腹地,满足港口上量后的铁路货运需求。

  加快布局内陆无水港,拓展无水陆港功能。加快推进货源腹地无水港建设布局,在综合考虑腹地货源、运营成本、运输成本等因素基础上,进一步向邻近地市和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等省份拓展,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共建无水港,实现这些省市与内河港的有效衔接,建设覆盖广、集运快的无水港网络。根据业务发展实际,拓展无水港功能,选择业务发展比较成熟且具备园区条件的无水港,完善内陆口岸功能,加强海关与内陆无水港的合作。

  促进多种集疏运方式有效衔接。积极推动铁水联运。提升周口港沈丘港区铁水联运规模,加快推进周口港疏港铁路及货运站建设,发展周口港中心港区、项城港区、沈丘港区铁水联运。加快实施信阳淮滨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畅通信阳港铁水联运通道;开展河海直达运输。积极开展沙颍河、淮河干线至沿海港口河海直达运输,推动直达运输班轮化发展,提高航运班次,创建直达航线品牌。完善河海直达运输网络,发展铁水联运,引导运输方式合理分担;充分利用水水中转。以周口中心港、信阳淮滨港为枢纽港,重点扶持沙颍河、淮河沿线重要港区,以点带面,进而形成辐射网,稳固传统货源。积极培育周口中心港、信阳淮滨港的腹地喂给港,推动建立区域集装箱集散中心。

  加快港口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应用大数据、5G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整合港口、船舶、物流服务等数据,建设港口“智慧大脑”,实现港口指挥调度智能化;推进BIM+GIS+IOT技术在港口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项目全过程的应用,促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管理;加大既有集装箱、大宗干散货码头装卸设施的远程自动操控改造,实现智能理货、港内无人集卡应用;以集装箱多式联运干线港为重点,构建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推进港口、航运、铁路、公路等各要素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相关物流作业协同运营,提高物流便利化水平。

  【作者:李源 河南工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罗先立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 弘景智库副主任;张红光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提升河南内河港口集疏能力对策研究”(编号2023JC034)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