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利:河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2-11 1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根主脉,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河南在王朝国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王朝国家的建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明有了坚强的核心。王朝国家的都城就在中原大地。

  1.中原文化具有开创性

  中原文化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具有开创性。仰韶遗址的发掘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鼎盛期向周边区域辐射在中国第一次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殷墟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者第一次有目的、有组织的考古发掘,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范式。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夏朝鼎盛期的都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的研究选在中原地区开展,都充分证明了河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性。

  2.中原文化发展谱系完整

  河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中原文化一脉相承、没有断裂。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无论是10000年奠基、8000年起源,还是6000年加速、5000多年进入,更不要说4300年中原的崛起、4000年前统一王朝的建立,每个阶段中原文化都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在一些关键阶段,中原文化还起到了引领作用。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定居村落,出土了原始的陶器残片。裴李岗文化的年代距今9000年至7000年,当时农业发展,人口增加,村落数量增加。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年,遗址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碳化稻、家猪的骨头。在墓葬中还出土了数十件骨笛,音色优美、音阶完备,可以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表明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已很丰富,社会分工初露端倪,社会分化尚不明显,文明起源进程开始启动。

  在三门峡灵宝发现了200余处仰韶文化遗址群,其中铸鼎原地区有50余处大小不等的遗址,其年代距今大约5800年到5500年。其中西坡遗址面积为40万平方米,北平阳遗址和五帝遗址面积达70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宽达10米的壕沟环绕,遗址中心是一个广场,广场周围有四座大型房屋环绕,房屋室内面积加上室外回廊等设施,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如此大的建筑,一定是权贵人物居住和从事政务活动的场所。在聚落壕沟外面有大型墓葬,其中一个墓葬长5米,宽3.5米,随葬有玉石钺和十余件陶制“明器”。这样大型的聚落和聚落群聚集在一起在全国范围内是前所未见的,“反映出当时中原地区人口显著增长并异乎寻常地集中于此地的现象”,大型建筑和墓葬反映出阶级分化已经比较严重。仰韶文化所分布的地区恰好是炎帝黄帝集团活动的区域,所以这些聚落很有可能是炎黄所在邦国活动的场所。

  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类型,以花、鸟图案为代表的彩陶文化颇具特色,这种彩陶文化向四周辐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到距今5300年前后,其影响所及北抵河套,南到江汉,东到鲁西,西至甘青,“在中国史前时期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这应该是炎黄集团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的反映。

  距今5300年前后,豫西地区以铸鼎原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衰落,河南中部的双槐树、青台、汪沟等聚落群兴起。2013年至2020年,考古工作者在巩义双槐树村发掘出了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双槐树遗址,李伯谦称之为“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是当时河南中部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遗址,王巍认为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双槐树遗址是由三重环壕围绕的大型聚落,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780米,面积117万平方米。内壕北部有大型中心居址,面积18000平方米。大型建筑共有三排,中间一排面阔五间,两侧房屋面阔三间,基本对称分布,整个布局已呈现出中轴线理念。建筑前有两重围墙,有错位设置的门道,是后世瓮城的雏形。整个内城的布局开后世宫城制度的先河。在中心建筑群南面,还有两座单体大型建筑,其中一座建筑前有“一门三道”遗迹,这与后来中国礼仪性宫殿建筑样式一脉相承。

  双槐树遗址的建筑布局与铸鼎原的建筑布局完全不同,铸鼎原的大型建筑是以广场为中心的向心式布局,而双槐树遗址是以贵族居住的建筑为中心,几座建筑同一方向,前后递进,面南背北,中轴线贯穿。以中轴线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开启中国传统都城宫殿建筑制度的先河,影响深远。建筑布局的变化反映了政治核心从以公共事务为中心转变为王权为中心,表明双槐树时期阶级分化更严重,王权大大加强。青台遗址出土了丝织品残片,双槐树遗址出土了牙雕家蚕,说明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有了桑蚕业。这些遗址的发现,表明距今5300年左右,河南中部已形成了早期文明。

  3.广域王权国家首先在中原地区形成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的良渚文化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进入了文明社会。与此同时,湖北的石家河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下游的海岱文化也先后进入文明社会,中华文明起源呈现“满天星斗”态势。但这些处在中原周边的地域文化在距今4300年时都先后衰落下去了。而中原文化却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包容性强的文化特性绵延不绝、不断发展壮大。当周围区域文化强大的时候,中原地区积极吸收周边先进的文化,当周边文化衰落的时候,中原文化逆势崛起。

  距今4300年,被认为是尧都平阳的襄汾陶寺文化兴起。河南的登封王城岗文化、新密新砦文化是夏代早期文化。距今3800年,夏代中晚期都城二里头文化兴起。二里头文化已经不再是初期文明了,而是成熟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先进的礼仪、制度、思想理念辐射四方,“不仅是再一次改变了中国文明进程的格局,还开启了中原为主导的、整合其他地方文明的政治和历史进程,中华文明遂进入新的阶段——王朝时代”。

  二、河南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作用

  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概括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河南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对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

  人们对中华民族格局、形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多民族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本来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西方科学传入,出现了疑古思潮。顾颉刚提出了“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认为中国的民族是多元的,并非都是黄帝的后裔。继而又提出了“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认为中国的疆域并非从黄帝以来都是一统的。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5000年没有改变。疑古派的观点对打破封建“道统”有积极意义,对开创新史学也有功劳。但打破了旧观念,又不能迅速建立起新的符合科学的民族观,在人们的头脑中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创立,对河南仰韶遗址、殷墟的发掘,以及1950年代以后庙底沟文化、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偃师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人们对中华文明的本土起源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由于这个时期的考古发掘地点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所以又产生了“中原中心论”。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原地区从文明起源开始就一直先进,中原文化产生后向全国其他地区传播,所以“中原中心论”本质上是一种中华文明单一起源论,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后来随着考古发掘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原中心论”到1980年代就开始受到质疑。苏秉琦提出要打破两个怪圈,一是中华大一统观念,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等同于历史发展本身。他把中国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提出了“满天星斗”的文明多元起源模式,向以中原为中心、汉族为中心、王朝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苏秉琦的观点和顾颉刚的观点有相似之处,都是要打破民族和文明起源的“大一统”观念,都强调文明的多元性,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强调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客观上会对中原的中心地位、对大一统的作用有所消解,对中华文明的一体性有所忽视,这也是需要纠正的。

  2.要正确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与“一体”是什么关系,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正确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内涵,首先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认为中原文化从起源开始就先进,而且一直先进、处处先进,这种认识会导致否定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二是绝对平均主义,认为各地文化都很先进,中原文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种观点会导致否定中华文化的一体性,会导致文化虚无主义。随着全国各地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模式的提出,“中原中心主义”在学术界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了。现在主要是反对虚无主义,为此就要重点谈谈中原文化的独特性,明白了中原文化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也就能够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

  3.中原文化在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中原文化的引领性。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中原文化的引领性特别突出。距今6000年开始,仰韶文化鼎盛期的庙底沟类型开始向全国辐射,截至5300年前,北到内蒙古、南到长江中游、西到甘青、东到山东,都成为彩陶文化区。在这个时期的广阔地域范围内,形成了崇尚“龙”、崇尚“玉”的文化圈,这是最早的中华文化圈。这个时期是黄帝族群兴起的时期,也是灵宝铸鼎原聚落文化兴盛的时期,是中原文化引领全国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正是因为有仰韶文化的辐射和引领,所以从距今5300年到4300年间,在中原周围出现了一批灿烂的区域文化,比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石家河文化、凌家滩文化、大地湾文化等等,呈现出满天星斗的态势。当四周的区域文明纷纷兴起的时候,中原文化进入相对的沉寂时期。当4300年前周边文化纷纷衰落时,中原文化再次崛起,中原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正式形成。

  中原文化的连续性。中原文化并不是各方面都先进,也不是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原文化韧性强,即使在相对的低谷期也没有断裂。中原文化擅长学习,在周边区域文明大放异彩的时候,中原先民通过积极吸纳先进文化发展壮大自身。比如中原文化学习大汶口文化先进的制陶技术和墓葬文化,学习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先进的治玉技术,学习长江流域连间式建筑,学习周边文化中的刻画字符,等等。对这些先进文化的广泛消化、吸纳,积累了巨大的文化能量,为中原文化再次兴起打下了基础。

  中原文化的包容性。中原文化之所以会强势崛起,是因为中原文化吸纳了周边区域文化的精华。中原文化吸收了全国各地的先进文化,所以才发展成为一个坚强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够把全国各区域文化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如果没有中原这个核心,那么满天星斗式的区域文明就永远处于散漫状态,不能凝聚为一个坚强的共同体。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形不成合力,中华文明就不可能行稳致远,成为一个绵延5000多年而不中断的伟大文明。这就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

  总之,一个文明必须有一个核心,有了核心文明才有凝聚力,文明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文明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是多元起源,呈“满天星斗”态势。到中华文明形成阶段,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统一的中华文明,呈“众星捧月”之势,这个“月”就是中原文化。正因为产生了中原文化这个坚强的核心,多元的中华文明才凝聚为一个共同体,也才能够绵延5000多年而不中断。

  (作者:杨世利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