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规定和实践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铸牢”的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高度自觉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建立起来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奋斗的基础上结成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充分认同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奋斗历史,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民族格局。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由不同实体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作为“实体”存在的“民族”是原生民族,是民族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共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的稳定“人们共同体”。它构成的基础是“现实的人”,即具体的、历史的具有相同族际的人。中华民族则不是一个“实体”民族,而是由原生民族组成的“次生”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建立的“共同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各族人民认识到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彼此关联性”,认识到各个民族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和心连心的“有机整体性”。其二,各个民族之间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关系。“休戚与共”是各民族之间能够共同承受欢乐忧愁和幸福祸患,是从情感维度对“共同体”的界定,说明了各民族之间有同甘共苦的共情意识。“荣辱与共”是各民族之间能够共同承担光荣与耻辱的事情,是从道德维度对“共同体”的界定,说明了各民族之间有相通的价值标准。“生死与共”是各民族之间能够共同承受生死攸关的重大考验,这是从历史维度对“共同体”的界定,说明了各民族之间有共同的历史担当。“命运与共”是各民族之间能够共同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从发展维度对“共同体”的界定,说明了各民族之间有共同的美好愿景。其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放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中去认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的内在联系。引导各族人民既要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认识到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整体性;又要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中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性,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是有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各族人民既要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又能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民族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理念,它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它既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还是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是拥有中国国籍的全体公民共同体,不论拥有的是哪个民族的族籍,只要拥有中国国籍,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平等地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而加入其他国家国籍的华人,则是要排除在外的。文化共同体是说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化成”的民族,中华民族拥有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特质,共同体的各个成员遗传了这种特有的“文化基因”,拥有共同的“精神血脉”。不管是汉民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中都融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尽管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但其中凝成了最大的价值共识,共同铸造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各个民族都经历了同呼吸、共命运和心连心的奋斗历程,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人民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政治共同体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对中华民族的界定,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管理边界和权限。文化共同体是从民族精神的方面对中华民族的诠释,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文化特质。命运共同体是从奋斗实践的维度对中华民族的解读,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生成历程。它们从现实政治、历史文化和奋斗历程等不同维度、不同方面、不同场域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要坚决反对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狭隘化”“泛化”或“虚无化”。“狭隘化”就是把中华民族等同于炎黄子孙,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各个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这是一种“大汉族主义”的表现。“泛化”是把中华民族扩大到海外华人,认为只要保持和传承中华文化者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大民族主义”思维在世界范围内的体现。“虚无化”则认为中华民族是一种思维构建的虚拟性存在,虚化或者歪曲中华文化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把握好各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本民族的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首先,引导各族人民对本民族的认同是基础。“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对的。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各个民族共同开发了我国的大好河山,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如果不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认识不到它们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就不会懂得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因此,引导各族人民认同本民族文化,学习、传承和发展各民族历史文化,也就是在为铸造中华民族共同织做贡献。其次,引导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核心。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融成”了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脉,伟大的民族精神造就了“大一统”的中华文化传统,无论哪个民族问鼎天下,其努力的目标都是在实现“天下一统”。越是强大的朝代,越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更加唤醒了各个民族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共同奋斗的意识,形成了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只有各民族人民都充分认同作为共同精神血脉的中华文化,各个民族才能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各族人民只有形成这样的共同意识,中华民族才能有希望、有前途。最后,引导各族人民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是不对的。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各个民族的存在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相互融合而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多元”生成了“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各民族是你中有无、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作者:王新刚,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宇帆,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培育正确党史观研究”(22FKSB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