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荣:网络小说的成长叙事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2-12 09:34

  网络小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基本的框架和类型,但深究其内在,无论哪个类型的网络小说,其故事内核、内在框架都深深打上了成长的烙印,由于成长类小说的叙事方面存在易入门、易推进、易扩容的特点,由此成为网络小说创作的主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网络类型小说的基本形态。

  一、网络小说“成长内核”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小说自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开始迅速增长,并引发了新的写作风潮。此后,以今何在的《悟空传》、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李寻欢的《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网络小说相继发表,并引发巨大风潮,但是这些作品主题多变、风格多样、写作方式也更为灵活,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性。当时有很多评论者认为网络小说的写作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文学实验场,先锋派、现代派、后现代派、通俗小说等各种文学流派都将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不同类型的小说将分别以网站的形式在网络上“攻城略地”,吸引性情相投之人。但野蛮生长状态下的网络小说写作迅速被类型文学占据,虽然还有一些实验性质的文学创作,但其读者数量与影响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网络小说的写作主题逐渐趋窄,并出现以成长为主要故事内核的创作倾向。2003年起点中文网开始推行VIP收费制度,将点击量的多少与作者收入直接挂钩,网络类型写作全面开花,再加上同时期“网络四大奇书”的成功对网络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网络小说逐渐被类型文学占据,网络小说的写作主题也基本上被框定在以成长为主题的故事中,深远地影响了此后的网络小说创作。

  网络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虽然各不相同,但小说的写作框架却高度相似。在玄幻类网络小说中,主人公通常出身平凡,或意外或常规入选进入玄幻世界进行修炼,随着身心的成长,获得更高的技能,最终成长为强者。在历史小说中,主人公多为后世穿越者,他们面对纷纭变幻的历史时代,有着强烈纠正历史走向的冲动,并在这种精神指引下完成人性的成长。在悬疑类作品中,人物在对谜案的分析、追踪中反思人生和社会,最终收获名利与爱情;现实题材小说中,人物往往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行业的推进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心胸、眼界及能力,最终实现感情事业的双丰收。可以看出,无论哪个类型的网络小说,其基本故事内核就在于成长,通过各种技能的掌握,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不断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最终走上人生的巅峰。

  如果我们回到文学网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占据当下各类型小说榜单的小说故事也都是聚集成长主题的。以起点中文网2020年7月30日网站内信息为例,在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现实等14个板块里,“本周最强新书榜”“二十四小时热销榜”“月票榜”等榜单上的小说故事基本都与上文所提到的同类作品相似,即以成长的故事内核搭建起的小说框架,即使在历史和轻小说这两个曾经出过非成长类小说的栏目下也几乎找不到其他类型的作品。网络小说的评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2008年和2018年中国作协进行了网络文学作品盘点,分别选出20部优秀作品。2008年选出的20部作品全部可以归到成长类小说中,2018年选出的20部优秀作品中有17部可算此类。《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繁花》《明朝那些事儿》三部作品虽然不能算作成长类小说,但是,作为网络小说的滥觞之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写作时的网络语境、读者阅读需求与之后大相径庭。《繁花》的网络文学身份始终存疑,金宇澄自己就认为“网络对于《繁花》仅仅是一种传播媒介”,评论家黄平也认为《繁花》“横跨网络文学与纯文学,以网络连载方式造就一部纯文学精品”,从本质上并不能算作常规网络文学。只有《明朝那些事儿》以独特的角度来解读历史,跳出了“成长”的约束,也因此成为当时网文界的现象级作品,一度模仿者众多,但这类写法很快沉寂,网络历史小说更多重新回到成长的故事范本中。虽然简单的几十部作品不足以代表网络小说的全貌,但是经过广大读者筛选后的作品无疑可以展示某种倾向或偏好,即以成长为故事内核的小说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也更容易成为作者写作时的首选类型。

  二、成长主题的文化基因及创作特点

  中国的成长小说早已有之,有人认为《西游记》是最早的成长小说,虽然这个说法只是一家之言,但成长作为一种生命状态,始终是文学关注的重点却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中国文学加大了与世界文学的联系,成长小说的概念也正式进入中国文学殿堂,成为小说的一个特殊类别。以成长为主题进行书写的网络小说虽然描写的大多也是人物的成长,但它与传统的成长小说有明显不同。在成长小说创作中,作家往往更着力于表达人物的精神成长。在白话文起步阶段,“问题小说”和“零余者”小说就初步具备了成长因子,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人物的迷茫彷徨等精神困境是作品的内在支撑。“激流三部曲”、《青春之歌》等一大批表现青年们迷茫与奋斗的作品广受好评,成长的革命史中更是着重突出“幻灭—动摇—追求”这一精神变化,这一时期的成长小说正如巴赫金所说,“人的成长……已不是他的私事。他与世界一同成长,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展开给了作家们新的启发,成长小说更多地将时代背景与现实世界还原在日常生活中,从细节展现个体成长时的迷茫与不甘,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等,这种成长与现实世界的事物性关联度并不密切,主要在于关照人物内心,突出精神方面的成长变化。新技术催生的网络小说虽然大多以成长为主题,但是很难划到传统的成长小说范畴。这种成长更接近于通俗小说,尤其是武侠小说中人物的成长,人物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通常是为了突出其技能的提高,技能提升带来的是现实世界的成功,如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影响力,以及更多的美女/美男,它并不必然要求心智的变化和精神的成长。人物与现实世界往往没有精神世界的冲突,只有现实利益的攫取。即使在玄幻类和修仙类小说中,由于修炼需要,人物常常在技能提升的同时伴随着修心/精神力的提升,这种提升也只是技能成长的附属品,通常不具备独立价值。此外,网络小说中人物的成长与时代的联系并不密切,即使是现实题材的年代文,时代也只是人物行为的背景板,对人物的精神成长并不产生明显的推动。

  从结构上说,网络小说叙事上深受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及武侠小说的影响,以章回体为主,但同时它的成长叙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整体呈现出一种重复性叙事的特点。它的叙事结构表现为由一个个叙事单元组成的“事件序列”,如果把整个故事看作是一个宏大叙事 ,那么每一个叙事单元就是微观叙事,或者说是叙事节点。这些叙事结点通常表现为主人公在成长路上反复遭遇“遇到困难—升级打怪—技能/心智提升”的模式,这种在单一故事框架下不断“螺旋式重复”的写作模式正是当下网络小说叙事的主要特点。以《凡人修仙传》为例,主人公韩立从偏僻的天南州越国镜州青牛镇五里沟出发,因身具灵根步上修仙之路,他从最初在凡人界进行修炼,凡人界内又大体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板块,其中每个板块内又有众多国家,每个国家内又有众多密境和家族,因而韩立就在四处奔波中获得历练和提升,最终飞升进入灵界。而在灵界,新的升级任务再次出现,灵界的空间地块也是同样分区,重新四处历练获得升级技能这一模式得以再次延续。灵界之上还有仙界,在仙界这一写作模式还可以继续重复。这种空间设计的构成可以非常形象地在现实中的地理概念中获得,即主人公的发展路线基本上是“村镇—城市—中心城市—首都”,其后平移至另一个国家\空间,再基本重复这一过程,在基础大陆历练完成后,于有意无意间进入新的大陆,开始新的探险。而此类文章的终结往往在作者笔力耗尽之时,网络小说就在这种内部叙事的高度重复中展开和推进。

  三、网络文化生态与成长叙事的形成

  网络小说之所以选择成长作为它的故事内核,或者说选择之所以成为网络小说写作的主要选择,应该说是一个由时代、作者、读者、资本多方共同“合作”的结果。

  网络小说兴起的时代是中国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时代赋予网络小说成长的故事内核。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各种新的文学创作观念纷至沓来,“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种文化思潮对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小说叙事从以“事”为中心变成以“叙”为主,从“讲一个好故事”变成“讲好一个故事”,讲故事的手段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与此同时,故事本身的完整性和可读性被不断消解。以先锋小说为例,它以打破常规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的文学创作为基础,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从本质上说,它更像一种文本实验。虽然它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打破了传统的审美定势、丰富了叙事技巧,但同时人物形象的符号化、语言的阻拒感也增大了文本与读者间距离与隔阂,残雪的《黄泥街》发表后,邓晓芒评论说:“我觉得《黄泥街》是一种高级文学,它不是写给凡夫俗子看的,甚至也不是写给一般具有文学修养以至于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的人看的。”残雪的作品虽然较一般作家走得更远,但她的写作理念及作品影响却极具代表性。虽然20世纪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出现重新重视呈现故事的完整性,先锋派小说家们也逐步减弱形式实验,慢慢向通俗转化,但是恰逢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对小说阅读的需求发生变化,读者已经不愿意接受精英文学的启蒙教化,更需要以放松为主的通俗小说来打发时间,因此,精英文学被迅速边缘化,文学刊物的订阅量不断下滑,文学作品影响也不断减弱。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认为自己青少年时期“没什么愿意看的小说,名著通常都以苦痛为主题,即使是西方的《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中国的《平凡的世界》,大部分内容仍然充满了生活的苦难……轻松、愉快、有趣的书很少”。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总需求并没有减弱,但文学作品的有效供给已经明显不足。当传统小说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的时候,普通读者更多从《青年文摘》《读者》《小小说选刊》《传奇故事》等通俗文学刊物上寻找文学食粮,《读者》最高时月销售量近1000万册,这也显示出读者对故事的阅读需求。因此,在过度重视技巧、忽略故事内核的写作阶段过后,以好看的故事为写作重心,也就成为小说发展的一种必然。

  从作者方面看,网络作家这一群体大多由青年构成,根据《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从年龄分布看,网络文学创作者年龄跨度较大,30岁以下占比超过七成,以年轻群体为主。值得注意的是,20岁以下的新一代创作者群体已经崛起,占比已经超过10%”。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提到的30岁以上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很多已有多年写作经验,他们在开始网络写作时年龄大多也在30岁以下。这些网络作家们在涉足文学创作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以及相关文学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选择成长作为故事的内核及主线,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写作构思的难度,也更易吸引同龄读者的关注。从知识结构来看,较早从事网络写作的“75后”和“80后”,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好处于大陆通俗文学市场的开放初期,人们对通俗文学的需求极为高涨。此时恰逢港台地区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风行之时,这些通俗小说也乘着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内地。据有关资料显示,武侠小说“1981—1982年已逐渐进入内陆各地。来自1990年天津两家大型图书批发市场的书目显示,当时武侠书目共计879种”。这些书显然受到极大的欢迎,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1985年《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显示,内蒙古赤峰一所小学对四五年级共106名学生进行课间突击时,共搜出358本武侠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偷看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的青少年成长为网络小说第一批作者和读者,网络作家weid在《网络文学十年事》中回忆自己与网友交流阅读经验时,认为:“对于这个位面(网络层)的生物来说,金庸和罗琳不仅仅是偶像或者坐标,他们是鲜活的,……影响无所不在”,“黄易作品集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田中芳树作品集,这是不多的可以让我看三天左右的作品目录”。网友们交流时大家给出的书单中武侠和言情这两类小说都占了很高的比例,幼时的阅读经验成为日后写作的文学滋养,而武侠、言情小说以及其他通俗小说故事内核中的人物成长也同样被吸收、借鉴,成为部分网络类型小说的“母版”,深深地影响了几代网络写手的创作。

  通俗文学的涌入同样影响了读者群体,与网络作家同一个年龄段的读者们在青少年时期接触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但也影响了这一群体的阅读口味的形成。彼时正统文学所推崇的小说创作正在文本实验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读者的阅读需求被作家们普遍忽视,由此带来的阅读饥渴感助力了网络小说的蓬勃发展,读者阅读的历史经验则对网络小说内容样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题材上来看,传统通俗小说也多以成长为故事内核,主人公的成长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阅读时,读者自然优先选择以成长为主题的小说。网络小说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读者权利的扩大,由于写作与阅读近乎同步,因此,读者既可以随时与作者交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走向,同时也可以提出要求,改变作品人物的成长方向,影响作品的走向,甚至某些强势的读者可以规定作品及人物的命运。这就使得读者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阅读偏好及时传送给作者,并传导到作品创作。对于普遍年轻的网络读者而言,阅读一个平凡人成长为一个超人或英雄无疑可以增加阅读快感,也是他们阅读的首选,因此,以通俗文学为阅读底色的读者需求从侧面推进了网络小说的成长主题。

  在所有推动成长成为网络小说写作主题的因素中,资本的影响可能最明显也最直接。在早期的网络小说创作中,网站只是一个为大众提供写作交流的平台,并不约束和规范创作者的自由,这一时期写作自由度极高,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站上随意写作,完全出乎本心,不必在意字数的多少,不在意写作水平高低,结构上也不受传统小说写作模式的制约,兴起而作、兴尽而终。李寻欢认为“其实第一代网络写手里没人把网络写作当成一件事儿,都是把它当业余时间玩的东西”,正是这种不当回事儿的态度,营造了自由随意的写作氛围,小说长度通常也不太长,字数大多在十几万至几十万之间,也基本没有经济收益。2003年起点中文网启动付费阅读,之后盛大文学网、晋江文学网、幻剑书盟、红袖添香网等迅速跟进,网络文学网站迅速构建起一套符合商业运作的网络文学生态,网络VIP收费模式兴起,由此形成影响至今的网络文学写作阅读的收付费模式。在新的商业模式下,读者每读千字需要三五分钱,作者和网站根据作者的影响力和读者数量按“一二”或“二一”的比例进行分成。一般来说,作品在30万字至40万字的时候,作品大的框架已经展露,前期的读者积累已成规模,开始入V(即开始收费),200万字至300万字作品基本成形后开始产生定量收益(包括网站分成和读者打赏),文学IP的价值也基本呈现,至此,具有IP价值的网文成为一个会生蛋的金母鸡,只要后续情节不出现大的纰漏,情节的延展、内容的扩张、字数的膨胀换来的都是直接的经济收益,这就导致网络写作模式发生转变。

  网络写手的第一目的就是以最有趣的故事在最大范围内被认可和购买,并在获得一定知名度、点击量后无限延长作品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回报。因此网络小说开始越写越长,一部小说几百万字是常态,多的甚至可以达到千万字以上。大体量的小说必然需要一个能够容纳文字空间的写作范式,成长类作品的开放性结构及前文提到的“重复性成长”为网络小说提供充足的容量空间,因而也成为网络作家们创作时的首选。

  在快穿小说出现后,穿越类作品的容量显然更为自由,故事由多个穿越类小说组成,主人公可以随意变换身份和世界,在完成一个小世界的任务后再去下一个世界履新,人物性格、行为特点也可以随之改变,受到的写作束缚更少,小说体积也越发膨胀。这种写作方式使作者有了更为自由的写作空间,不必考虑人物性格的一致性,也无须顾及情节的连续性,只要有一个贯穿每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可以穿珠成链,既可无限推进,也可以随时结束,并不会因此产生故事结构的不平衡,因而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网文写作模式。

  网络小说本身是个开放空间,它的文学类型、叙事方式、故事框架并未固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随着技术与时代的变化产生新的可能,而“成长”这一故事内核也会随之出现新的特点并呈现新的面貌,这些未尝不是网络小说写作的价值所在。探究这一现象,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网络小说的内部肌理,也为网络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郭海荣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