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丨求中尚和 中华文明发展的文化基因——专访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以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为着力点,更好地推动河南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本报策划推出“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包括举办“文化传承发展名家大讲堂”,对国内、省内知名专家的系列访谈,以读书音频等形式展现“兴文化工程”最新研究成果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舟 张体义 温小娟
今年评选出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刘庆柱有两部作品获奖,分别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全九十册)、《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获得“优秀普及读物奖”的《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是今年各类读书榜单上的“常客”,刘庆柱以考古学家的视野,从考古发现出发,解码中华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
考古发现中的不断裂文明
11月27日,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应邀做客河南日报社“文化传承发展名家大讲堂”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庆柱说,不断裂的文明史,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中华文明不断裂文明史是与其他古文明相比较而言的。中华文明起源虽然没有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文明早,但无论是在“四大古文明”还是“六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二是“文明是什么”?恩格斯提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也就是说,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的标志。所以,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国家”的“物化载体”集中体现在“国民”“国土”及“国家政府”。
刘庆柱认为,中华文明的不断裂首先体现在“国民”的不“断裂”。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根据近年遗传学研究成果证实,现在中国境内的绝大部分人的基因与考古发现的五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人群基因相近。“姓氏文化”也是一种证明,99%的姓氏出自“炎黄”姓氏系统,“黄帝”被中华不同族属、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国家统治者与社会大众公认为中华“人文始祖”。几千年来,祭祀黄帝的历史悠久。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凝聚民族精神、传承黄帝文化的重要载体平台,成为联系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明的不断裂还体现在“国土”不“断裂”,六千年前起源于黄河中游的庙底沟文化“花开中国”,影响范围已经很大。到了秦汉时期,疆域范围奠定了此后中华国家的空间分布范围,至今延续不变。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文化核心主要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中华文明的王国与帝国均从这里扩展至诸夏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形成五千多年不断裂的、浑然一体的泱泱中华文明。
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史有着从《史记》到《明史》总计3213卷、约4000万字的国家正史文献记载,这样的文献历史在“六大古文明”乃至世界古代国家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采访中,刘庆柱还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提供了文明不断裂的佐证。首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都城建设。考古发现表明,自中华文明形成以来,古代都城规制理念一脉相承,并使这一规制理念不断发展。通过古代帝王陵墓规制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再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体系,文字起源的历史应该更早。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国文字历史在世界史上更是极具特色的。
谈到中华文明不断裂的原因,刘庆柱分析说,中华文明不断裂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中华先民及其后人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祖先认同、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国家认同传统。由此形成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内部凝聚力与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就是中华文明“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特质在中原得到充分体现
11月27日,刘庆柱在河南日报社主办的“文化传承发展名家大讲堂”首期讲座中作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从“第二个结合”来看》主题报告。
“两个结合”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刘庆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文明,也就是“新文明”。
在讲座和采访中,刘庆柱通过考古发现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刘庆柱认为,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核心是国家存在的时(历史)空(国土)及国民“不断裂”。在古代,都城是国家最具体的象征。5000年文明史中,有4200年的核心在黄河中游,都城在西安、洛阳、郑州、开封一线,后来转移到了北京,但都城规划理念是连续的,陵墓、建筑等理念也是一致的。
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连续性”是基于历史发展中的不断“创新性”,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在“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思想理念中有着久远的历史。中华文明中的“文官政治”与“贤明政治”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创新特色”。
中华文明的国家“大一统”思想,支撑着中华文明史上的国家政治平稳发展,国家统一性的基础是国民的“国家认同”,人文始祖黄帝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标识。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有容乃大”与“和为贵”主要表现在域外宗教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文明开创的“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丝绸之路”还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见证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之路、合作之路。
“天下之中”与黄河之“黄”
从中原到中州,从“择中建都”到“宅兹中国”,从“天地之中”到“中岳嵩山”,“中”与河南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中文化”有着怎样的来源与演变,又有什么样的内容与特征?
刘庆柱说,中华先民很早就产生了“中”的理念。6400年前的濮阳西水坡大墓,墓主人身边的龙虎图案代表星座,脚踩北斗,北斗就是天上之“中”,与此对应的则是地“中”。甲骨文中有“中”字,“中”像飘扬的旗帜。周公在大嵩山寻找到地“中”,最后在洛阳建立成周,青铜器何尊铭文称为“宅兹中国”。“择中立国”,“国”就是都城。
中国历来以“中”为贵,“择中”“居中”的政治观念,充分体现于中国古代重要的国家建筑。历史文献对此有明确记载,《荀子》中说“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管子》中有“天子中而处”,《吕氏春秋》记载“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古代建筑的“择中”设计思想,是中国古代建筑伦理等级、礼制观念的哲学基础。
刘庆柱说,“中文化”有很多的考古学证明。古代文明依托的生态地理环境多分布在“大河流域”中游。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之际,以黄河流域分布最为集中,其数量之多、时代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各大流域是十分突出的。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中华”主要指庙底沟文化的核心区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夏商王国、秦汉唐帝国的国家都城所在地,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天下之中”。中华五千年文明,长达4200多年在此建都,国家的疆域也从“大中原”逐渐扩展、巩固。对“中”的信仰、追求始于史前时代,定型于“文明”形成,即国家出现,传承五千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刘庆柱在采访中说,黄河在古代文献中一般叫“河”,也有称“宗河”“祖河”的。秦汉时期开始称“黄河”,有人研究说是因为河水变黄了,所以叫黄河,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东西南北中,土代表“中”,土是黄色,以“中”为尊,以“黄”为贵。黄河在我国河流分布中是居中的,中间的称“河”,淮河以南、辽河以北的河流多数称为“江”。历史典籍中的“河”后来被称为黄河,与“中文化”密切相关。与此类似,发源于新郑的有熊部落首领称为黄帝,被尊为“人文始祖”,在《史记》中列为“本纪”第一,也体现了对“中”的崇拜。
河南人爱说“中”,“中”浸润到了每个人的血液中。河南人为什么口不离“中”?
刘庆柱分析说,“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无处不在。去名胜古迹参观走的是中轴线,农村的堂屋、四合院居中对称。平时聚会、吃饭、照相等都围绕一个“中”,“中”的位置确定下来,其他就好安排了。在中国传统礼制中,比较重视奇数,因为凡是奇数必然有“中”。河南位于中州之地,礼制传统深厚,非常讲究“中文化”,潜移默化,把静态的“中”转意为动态的“行”,“中”就“行”,不“中”也就不“行”。
刘庆柱强调说,“中”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偏不倚、求中尚和的追求,“中”是途径,“和”是目的,“和”是包容、是凝聚力,“中和”是中华文明不断裂的内在原因。
不断把中国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要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探索文明发展的道路。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强省,河南肩负重任。
近几年,河南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
“提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这个非常好。”常年奔波全国各地讲学的刘庆柱总是在各种场合跟“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偶遇,他感慨,出门在外总能在各地的高铁站、电视里看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标识,影响力越来越大。
从渑池仰韶村、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迎客,到舞阳贾湖遗址博物馆、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邓州宋金古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陆续建成,再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清明上河园、洛邑古城等文旅新场景的爆火……重点文化项目正在成为推动文旅融合、文旅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
“不管是考古遗址,还是博物馆,或者文创产品,让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内核,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最重要的还要传达一种思想,那就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刘庆柱说,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传统文化“火”起来,都是为了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
刘庆柱说,今天的中国就是从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代,一代代传下来的,是一脉相承的。透过考古遗址、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族属的国家统治者和管理者都坚守着同一个“国家文化”理念,即“国家认同”。比如,中国有个词叫“问鼎中原”,鼎就是国家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鼎成了老百姓家的香炉,香炉就是鼎的一种变形。香炉一定是供奉在家里最重要的位置,不管是供奉佛祖还是祖先,总是放在最中间。
“一个国家的历史,自然有它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找到那个不变的文化基因是什么。从五千年前一直到现在,相同的东西是什么,是对国家的认同,正是这种认同构成了五千年中国不断裂的文明历史。”刘庆柱说。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2年4月,我省启动实施河南兴文化工程,聚焦“今、古、人、事、物、书”6大板块,系统梳理河南历史文化脉络,全面展示河南文化的灿烂成就、传承体系和对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刘庆柱从“古”的板块出发,深入诠释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说,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几乎都是黄河流域所造就,代表着国家整体文化。
“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西的红山文化都曾经有一段时期表现得异常繁荣,但是支撑这些文化的神权崇拜却不代表历史发展方向,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的祖先崇拜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刘庆柱说。
他认为,黄河文化的核心是黄河中游文化,3000年前的西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佐证了黄河中游的嵩山之“天下之中”地位,形成了“天下之中”与黄河之“中”的重合。
从考古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未来。
目前,河南兴文化工程推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良好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在刘庆柱看来,这些研究成果在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时,要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要把复杂难懂的理论成果进行艺术化、生活化的解读。
“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把河南文化故事讲给大家听。”刘庆柱说。
人物简介
刘庆柱,河南南乐人,1943年出生于天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考古研究所所长,曾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国立京都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秦都咸阳遗址、汉唐帝陵、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考古勘探、发掘,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发表论文300余篇,著有20余部著作,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著作《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全九十册)、《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获得今年评选出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专家观点
●中华文明起源虽然没有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文明早,但无论是在“四大古文明”还是“六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
●中华文明不断裂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中华先民及其后人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祖先认同、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国家认同传统。
●中国历来以“中”为贵,“择中”“居中”的政治观念,充分体现于中国古代重要的国家建筑。
●对“中”的信仰、追求始于史前时代,定型于“文明”形成,即国家出现,传承五千年。
●在中国传统礼制中,比较重视奇数,因为凡是奇数必然有“中”。河南位于中州之地,礼制传统深厚,非常讲究“中文化”,潜移默化,把静态的“中”转意为动态的“行”,“中”就“行”,不“中”也就不“行”。
●“中”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偏不倚、求中尚和的追求,“中”是途径,“和”是目的,“和”是包容、是凝聚力,“中和”是中华文明不断裂的内在原因。
●不管是考古遗址,还是博物馆,或者文创产品,让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内核,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最重要的还要传达一种思想,那就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