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㉕ | 屠青: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重逻辑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2-20 09:45

  编者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栏,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

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针对文化建设的多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形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从政治保证、思想基础、实践原则、奋斗目标四个层面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走什么道路、依靠什么力量、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一、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牢牢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呈现出新气象、取得新成就,与牢牢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很大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提出的“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等重要指示中,一直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放在首要的、突出的位置,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的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深情地写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正是基于对这种自信心的深切认同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更谈不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和“魂”,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个精神命脉。新时代国家大力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辅相成。

三、实践原则:坚持“两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实践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这一创新性的论断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其中既蕴含着思想观念层面的认识论,又包含着实践操作方面的方法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两个结合”既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沃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从哲学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和概括,顺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呼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要把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觉地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开放包容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努力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辉煌。

四、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思路越来越清晰: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立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强烈标识性意义的新概念,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一种文化新形态,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出新时代共产党人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描画出波澜壮阔的文化画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全党和全国人民要以习近平文化想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追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其中的精髓和要义,把这种理论自觉切实转化为思想上的共识与行动上的指南,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屠青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副编审)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