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宾:金融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2-20 09:44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是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河南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融合作的规模、渠道和政策环境,力图通过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实体经济,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和升级。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金融

  一、金融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

  (一)降低融资综合成本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企业生产范式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必将发生改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将提高,因此融资综合成本的降低能够为企业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供动力。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和金融科技创新从利息支出、服务费用、融资门槛、融资结构等各环节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综合融资成本,来扩大行业利润空间,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聚集,支持企业通过动态重组资源进行规模扩张和转型升级,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二)创造存量资产流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会形成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这些存量资产引发的资金周转效率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由此产生了企业基于存量资产在购买、抵(质)押、证券化等方面进行流动性创造的动态融资需求,实现资本最大限度增值。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并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来提高企业存量资产流动性,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扩大企业资金来源,加速企业产业价值链的动态调整优化,更好地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资金需求。

  (三)构建产融价值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并且经营相对稳定时,投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将大幅上升,由此产生引入股权投资甚至建立和自身产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专门金融服务机构的内在动力,实现金融环节内部化,以缓解企业快速迭代过程中面临的资金成本和使用效率方面的外部融资约束,利用经营和金融的协同效应,最大程度解决企业融资中始终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获取产融价值链带来的低融资成本和流动性,通过提高融资效率来推动产业发展,并最终使金融业务成为企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企业核心价值。

  (四)引导资金投入方向

  技术持续创新和生产模式不断优化是产业链不断迈向中高端的重要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始终面临着科技投入、资源使用和环境成本问题,高质量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报废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采取降低环境成本和提高资源消耗效率的生产模式,提高企业先进技术及设备引进和自主创新能力。金融机构通过提高融资租赁、银行科技信贷、风险投资、科技众筹、绿色融资租赁、绿色债券等金融服务的业务规模和市场渗透率引导资金流向,利用市场更关注创新的效益性的特点,对新进设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绿色制造项目进行优化选择和差异化金融支持,直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持续性的技术研发投入,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二、金融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措施

  (一)重点支持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金融需求领域

  第一,助推企业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重点扩大资产收购与管理的业务规模,支持企业投资收购具有行业技术优势的企业或研发机构,为企业资产的出售和业务外包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优质资源,加速向产业链中高端技术攻关。

  第二,鼓励有实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金融业务牌照,或者和金融机构联合共同发起设立金融机构,发展服务型制造,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产业链延展。

  第三,支持企业进行金融风险管理。资本市场充满风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配置资金,由于汇率、利率、资产价格等发生变动带来的损失可能性始终存在,金融机构应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选择相应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现金管理服务、交叉货币调期、外汇衍生品等,来规避风险。

  (二)金融业要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一,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空间,吸引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推广贷、债、股联动金融服务模式,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搭建联合授信机制,拓展传统金融产品风险和收益的有效边界,重点提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迭代优化的周期特点更为匹配的中长期融资获得率。

  第二,关注制造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和服务,运用信息技术对产业链进行全过程管理,以实现信任的传递和穿透功能,让核心企业信用安全传递至整个产业链条,为与核心企业有长期大量的商业往来的下游企业融资增信,从而激发众多下游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和产业链企业间的业务合作,降低产业链整体融资风险,助推产业链、供应链的动态融合优化和完善。

  (三)加快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业的融合进程

  第一,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环节和产业链全流程的应用,为产业信息链的搭建提供基础条件,从而配合金融业开发数字金融类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二,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大金融机构信息科技投入,全面提升金融机构为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金融科技的制造行业应用、技术输出和规划咨询、科技创新创业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的能力,尤其引导金融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兴产业和技术薄弱等重点领域进行倾斜性配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方式转变并形成新的价值增长点。

  (四)适度调整监管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第一,依托各省级金融综合服务共享平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征信数据收集和共享。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全面整合支撑企业的真实信用信息数据,减少数据孤岛和数据分析成本,才能实现数据生产要素化和资产化。

  第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流向先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在市场机制下更倾向短期获利行业,人民银行可利用抵押补充贷款(PSL)、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定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提高数字化金融监管技术。推动大数据采集、技术、硬件设施等数字化金融监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监管”系统的社会应用领域,加强征信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加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和其集成创新在金融领域的场景应用,完善金融创新监管沙盒试点的双向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应对制造行业网络化和数字化给金融风险在表现方式和传播规律带来的调整,防范系统性的新型金融风险传播。

  (五)继续推进现代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第一,以各省的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为主体,建设金融新经济产业集群和金融集聚功能区,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

  第二,重点培育和组建本地法人证券类机构,扩大郑商所、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城市商业银行等本地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研发,积极争取投贷联动、人民币对外汇掉期等业务试点。

  第三,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专业保险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产业,丰富地区金融市场构成,重点强化郑州的区域性金融引领地位。

  (六)推广贷、债、股联动金融服务模式

  第一,搭建有协同效应的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企业+资本交流对接平台,组织项目路演,为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统一营销并开展联动服务提供便利。

  第二,注重长期战略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如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并购企业等,同时,借助PE、VC等第三方股权投资机构及拟收购或增资的收购方企业的信息优势,商业银行实行联动贷款。

  第三,重点支持ABS、ABN等资产证券化工具的发展。支持相关金融机构用证券化技术剥离并结构化处理企业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一方面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一方面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来源。

  第四,引导企业多渠道获取中长期融资。通过加强商业银行风控能力进而提高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支持企业扩大中期票据、双创专项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规模;支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提高制造行业的整体证券化率;推动融资租赁在采购、销售、出口等领域的拓展应用等,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作者:张卫宾,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教授 本文系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河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研究》(2023ZT027)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