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新时代条件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汲取其中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贵和尚中”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贵和谐,尚中道”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以中庸、持中的态度来包容差异,协调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西周末年,史伯首次对和谐理论进行了思考与探讨,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认为不同事物相互融合,才能孕育出新的事物,而相同事物放在一起,仅是量的累积,没有质的突变,不可能产生新事物,发展就是空谈,体现了矛盾对立因素的多样性及和谐统一。孔子继承了重和去同的思想,认为礼之运用,贵在和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重视“人和”,强调统治者和劳动人民要协调一致,人民之间要团结友爱。这种和谐理念也适合于国家、民族之间,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信念。如果说“和”是一种理想境界的话,那么孔子的“持中”则是实现和谐的手段和途径。他提出“执两用中”“中立不依”,认为凡事皆有度,过犹而不及,处理事情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只有辩证把握“持中”,才能最大程度地调解各种矛盾,达到和谐统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贵和尚中”思想适应了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迎合了宗法社会温情脉脉的伦理情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则。这种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理念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同,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天人合一”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理性对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思想主张人与人和谐相处,提倡“仁爱”“团结”;“持中”思想,提醒人们做事不要走极端,坚持求同存异,把握好“度”,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汲取有效营养,分析和研究其现代价值,加强和谐理论的教育与实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环境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落实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实质是将人视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视作宇宙万物的中心。人既是万物之灵,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又是恒定万物的尺度,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为主导,人是目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向来坚持人本主义立场。墨子提出兼爱原则,提倡视人若己,爱人利人,体现了对人的尊重;老子肯定了人的特殊地位,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韩非子创立了针对人的“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理论等。在诸多学派中,儒家的人本思想更为显著。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将现实人生问题的解决寄托于人,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充分重视人的权利,注重人人平等,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揭示了处理人际交往的原则;孟子则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关注了个体的生存价值,后来得到创造性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在政治上就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尚书·五子之歌》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盘庚》曰“重我民”“罔不惟民之承保”“施实德于民”;周公强调“敬德保民”,指出商亡的原因在于“败乱厥德”“俾暴虐于百姓”。民本思想在儒家体系中备受重视,孔子提出“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倡导统治者采取富民、教民政策;孟子呼吁统治者爱民、利民、与民同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论述了君民关系,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随着历史发展,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中延续时间最久、影响面最广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以人为本思想不仅重视人的主体性,主张在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个人价值,而且注重人的精神开发和人格塑造,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这些对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刚健自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自强不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意义。《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在人生态度上积极的价值提炼和理论概括,作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信念,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懈奋斗,支撑着屡遭磨难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国历史上,刚健自强思想可谓深入人心,时刻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必须经得住磨炼、受得起考验,做到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正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一样,不断在磨难中成长奋起,方能成就一番事业。中国历史上许多伟人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精神,如司马迁受辱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欧阳修告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岳飞疾呼“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文天祥呐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等,无不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拼搏终身的正义追求,至今仍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自强思想,既强调人的坚强意志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又重视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独立完整人格。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高度肯定了刚毅的品质,提倡为了崇高的目标而持之以恒地奋斗,坚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精神。另外,塑造独立人格也是刚健自强思想的重要表现。孔子始终倡导“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人生原则,极力反对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气节,成为激励人们不为物质而诱惑、不为名利所累的精神力量。当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的精神,都离不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崇德重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并强调坚持正确义利观。中华儿女始终将崇德重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调修身养德,提倡先义后利,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和健全的理想人格。崇德重义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尚情操,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道德。早春秋战国时期,叔孙豹就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论断,将“德”摆在了首位。儒家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价值,孔子提倡道德教化,主张“以德报德”“为政以德”,要求人们遵守道德规范,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孟子的“性善论”回答了仁义礼智的道德根源,提出了存心养性、反身自省的道德修养论,强调了道德修养的理性自觉和思想行为的自我反省;董仲舒的“经权”之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等。崇德、尚德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刻警惕着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崇德必然重义。《礼记·中庸》曰“义者,宜也”,义原本指适宜,往往与利紧密相连,被视为一种道德理想、道德准则。义利关系实质上是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中国几千年来关于义利的辩论,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站在“惟义是从”的道义立场,认为“君子义以为上”,表达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孟子将“义”看作是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主张“惟义所在”,提倡“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董仲舒认为行为是否道德,在于是否符合道义,而不在于获得功利,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重要命题,奠定了正统儒家义利观。随着历史发展,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得以不断继承和创新,培育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重义轻利的优良道德传统。崇德重义思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文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赵艳波,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金项目: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研究”(CIE210199)】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