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平民服饰风情绘就的北宋风俗画卷——《百工百衣——北宋平民男服详考与图绘》述评
北宋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光时刻,这由普通平民的服饰形态可见一斑。《东京梦华录》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见微知著,平民服饰的繁荣形态足以实证中原社会演进的高度。耐得翁所著《都城纪胜》记述北宋都城开封曰:“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可以想象服饰生活等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与征服。这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基本的图景表达,而其服饰文化所呈现的造物内容具体是怎样的呢?
最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著作,即《百工百衣——北宋平民男服详考与图绘》(以下简称《百工百衣》)。这是一部形式新颖、文图并茂的古代服饰研究专著,作者借助考古实物、文献、图像等资料的多重互证较好放大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服饰造物形态,以平民职业服饰风情绘就了北宋风俗的典型画卷。现就《百工百衣》图绘内容作一评述。
《百工百衣》,除了精选有关北宋服式的高清彩色或黑白照片外,主要配有大批原创图绘作品,这些图绘种类多样、配置合理、画面灵动、色彩真实,不仅增强了观赏性,而且通过图绘生动再现了北宋“百工百衣”服饰风尚。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见图1、图2)。
图1士人服饰彩色图绘
图2士人服饰黑白图绘
《百工百衣》的核心部分为“风尚图绘再现”, 在作者原创的270幅图绘中,主要分为“服式结构图”、“再现式样图”两个部分。其配置方法突出各种服式的复原效果图——“再现式样图”,此类图多为标注色卡的放大图,人物形象生动、衣式线条洗练、服饰色彩真实;其次为2~4幅“服式结构图”,此类图样一般采用考古绘图的传统画法,即绘制成衣物展平后正、背面黑白墨线图,线条工整均匀、结构简明精确,与“再现样式图”相互映衬,较好地展现了各种服式的制作与着装形式,如图3【即书中插图3-9(3)儒生帽衫图绘】、图4【即书中插图3-15(1)儒师典型服饰式样图绘】等,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图3书中插图3-9(3)
图4 书中插图3-15(1)
再者,在“风尚图绘再现”中还附有各类职业服装典型服饰佐证图(见图5)。这类配图虽以画作复制图和照片为主,但也配置了多幅文献图谱、壁画摹本、雕刻遗物线图,作者均在影印件上进行了再加工,使得这类线图达到了较好的观赏效果。如图6【即书中插图3-61(3)下“北宋永昌陵武士雕像”】等。
图5士人服饰图绘佐证资料
图6 书中插图3-61(3)下
部分特殊服饰结构缺少实证资料的直接佐证,作者即采取了结构复原的试验研究,以服饰制作的古法工艺推定了其可能性(见图7),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图7士人服饰特殊结构试验推定图
另外,在“风尚图绘再现”中还有各种职业服饰细节经典提纯,它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见图8),设置“图别”(即首服、上衣、下装、足衣)、“图例”(即各个职业的“再现式样图”的局部截图)和“说明”栏目(注明图例名称和索引图号,以便读者查询),增强了读者对于北宋“百工百衣”服式的系统认知。
图8 士人服饰细节经典提纯
以上这三类插图的表现形式,构成了本书核心部分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北宋时期士、农、工、商、兵、僧、道、相、医、吏、艺、丐等代表性人群职业服饰形象的具体再现及其风尚体系释读,使得全书更具科学性、艺术性和学术性。
总之,“百工百衣”图绘运用了服装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存世实物考证,比照传世画作、文献记载及其他可参考资料对北宋“百衣百工”男服造型、结构、比例、装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梳理和清绘,初步实现了北宋“百工百衣” 的谱系构建。
诚然,《百工百衣》全书撰写工作架构复杂,工作量庞大,所存不足不能避免,如图9【即书中插图3-39(1)行商典型服饰式样图绘】等个别图线勾勒条过于粗犷、人物造型略显草率,服式结构稍感简单。再如,从整体看彩色图绘所占比例偏少,尚可多增加一些,效果会更好。
图9书中插图3-39(1)
另外,本书引用的古代传世绘画、文献资料虽然十分丰富,但考古发掘出土资料引用偏少,如历年宋墓发掘出土的壁画、陶俑、石刻、衣物、服饰等资料,如能增加一些就锦上添花了。当然,主题所限,普通百姓服饰史料的确难寻,《百工百衣》能有如此实证架构已属不易。
综上,基于《百工百衣》的难得史料价值,值得反复品鉴,以探索别样视角中的“服饰中华”。
(作者:李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