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成:得失短长话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琅琊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为忠武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他曾躬耕南阳,隐居隆中,素以高瞻远瞩、指挥若定,忠君报国、鞠躬尽瘁,公正无私、品德高尚而著称,又因智谋超群被人们誉为“智圣”。世传他未出茅庐,即定三分天下;及之出世,初烧博望坡,再烧新野城,烧得曹军焦头烂额;曹操大兵压境,刘备危若累卵,诸葛亮则独身过江,说孙权、激周瑜、舌战群儒,终成孙刘之联;他晓天文,知地理,懂阵法,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借”东风,烧赤壁,大破曹军;妙取荆州后,气公瑾,夺西川,占汉中,终成三国鼎足之势。蜀国遭挫后,面对强敌50万大军,他足不出户,兵不血刃,却退五路兵马;为平定南方,他5月渡泸,深入不毛,攻心为上,七擒孟获,终使后方巩固;为一统天下,他六出祁山,妙计迭出,可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以弱蜀之疲兵几撼强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代表。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诸葛亮如此智慧圣贤,但也不免会有一些本身难以克服的缺憾与不足,给人们留下了一些思索和启示。
就大端而言,诸葛亮堪称千古楷模。
以雄才大略著称。当年刘备虽胸怀大志因手下缺人屡遭败绩,当他屯驻新野、极为困顿时,拜访了名士司马徽,得知“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乃世之俊杰,又受徐庶推荐,遂有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三顾”佳话。诸葛亮于隆中同刘备纵论了天下大势、三分之计,刘备深为叹服,相见恨晚,引为腹心。诸葛亮之《隆中对》,不仅是刘备谋取天下的致胜之道,而且是此后数十年蜀汉的基本国策。当曹操大军压境,刘备集团岌岌可危时,诸葛亮自荐使吴,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说服了孙权及东吴集团,最后达成孙刘联盟,共破曹操于赤壁,显出天下三分雏形。之后,一连串的得意之作风生水起:经略荆州,夺取西川,掌控汉中,蜀国政权横空出世,三国局面随之诞生。所以,诸葛亮最大的特点就是深谋远虑,具有战略思维、长远眼光,善于作战略谋划,战略实施,故他能未出茅庐即看透天下大势,此后为实施隆中之论而不遗余力。历史也果然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充分证明了诸葛亮战略的极为重要性和正确性。故后人有评价诸葛亮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以功勋卓著名世。诸葛亮不但辅佐刘备起于危难,南征北伐,开创帝业,成就一世辉煌。而且当蜀国面临五路大军围攻、黑云压城城欲摧时,他能运筹帷幄,使敌兵不战而退;当南中少数民族叛乱时,他审时度势,采取攻心之计,七擒七纵,宽大为怀,使少数民族心悦诚服,永不再叛,创造了西南边疆的长久稳定,且为北伐提供了劲卒;为一统天下,他殚精竭虑,不畏强敌,屡次北伐,使曹魏多次举国震惊,创下了以弱攻强的光辉范例。作为开国丞相,他极善抚百姓、守礼制、约官职、慎用权,赏罚分明,不存私心。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即他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在运用奇谋妙计上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随机应变的本领,不是他所擅长的。其实,治戎和理民是封建时代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两大纲领,这也是丞相应当尽的职责。蜀国在三国中根基最弱,取得基地的时间最晚,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在当时激烈复杂的斗争中,与魏、吴鼎立,极为不易。这种成就,与诸葛亮治戎和理民的成果是分不开的。所以,史称诸葛亮是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的贤相。在富国强兵上,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措施,保证了“天府之国”不断发展。他在汉中实行军屯耕战、休士劝农政策,使地广人稀的汉中成了百姓“安其居,乐其业”的富庶之地。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汉中的六大名池,至今还在利用。在军事上,诸葛亮也是著名的军事家。他不但善于领兵打仗,而且治军严整。史载他“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他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上也有杰出贡献。如军事理论上他有《南征》、《北伐》、《北出》等著述;军事技术上他改良连弩,创制木牛流马、八阵图等。后来司马懿在看到蜀军退却后的营垒时说,诸葛亮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极高评价;唐代还将诸葛亮列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以鞠躬尽瘁享誉。诸葛亮对于刘备的“三顾”之情、知遇之恩,已抱定“士为知己者死”;白帝城托孤,刘备可能不乏试探之意,但更体现了无比信任,这把诸葛亮推到了想不鞠躬尽瘁都不可能的地步;而刘禅继位后非常暗弱,典型的龙种跳蚤,“扶不起的阿斗”,极为繁重的军国大事就全落在了诸葛亮肩上。又加上蜀国初创,百废待举,尤其是各种因素、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互相之间,矛盾跌出,如当时蜀国有长期跟随刘备起兵转战的中原集团,有在荆襄地区时发展起来的荆州集团,有入川后归附的西川集团、西凉集团等,相互之间,各有所恃,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平衡工作。加上还要特别谨慎处理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使得诸葛亮费尽了心血。而更让他一刻都不能释怀的是一统天下、恢复汉室的责任,他为此深感使命紧迫、执着坚定,甚至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程度。故有力排众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数次北伐,最后就是因太过辛劳而死于军中,完全践行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诺言。如此忠于王事、勤于政事的辅臣历史上极为少见。所以,晋武帝司马炎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清朝康熙皇帝也感叹道:“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以品德高尚立极。诸葛亮一生信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为公,“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如在一出祁山街亭之失后,他自贬三级;在同是托孤大臣的李严出现重大错误后,他按律严处。所以,他死后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他辅佐刘禅时,以刘禅的昏庸无能,他取而代之完全有条件。但他“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确实做到了自己对刘备的诺言:“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诸葛亮虽毕生为百官之首,他生前曾给刘禅上表说,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死后人们看到果然如此。就连他的丧葬后事他都留下遗言:“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可以说其高风亮节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史学家评价他不仅是三国时期,而且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理想的人物化身。
在其他方面,诸葛亮还有诸多成就。如书法上,他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世传到北宋末期,皇宫内府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在绘画上,史载诸葛亮曾为少数民族作图谱,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到唐代时,其绘画作品还很风行。在音乐上,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陈寿《三国志》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不仅如此,他还写有音乐理论专著——《琴经》。在文学上,诸葛亮除了《隆中对》、前后《出师表》外,还有写给儿子的《诫子书》等,非常具思想和文学价值。国学大师钱穆曾说:“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虽然屡建奇勋,一世英名,但失误之处并非无迹可寻,我们也不必为贤者圣者讳。窃以其失:
一在误用马谡。马谡虽是一个人才,但夸夸其谈,不堪大任,因在此之前他曾两次献计成功,譬如收服孟获的攻心之计等,诸葛亮便忘记了刘备的临终嘱托,在一出祁山的最关键时候,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自负才高的马谡,致使街亭失守,蜀军损兵折将,出祁山之后的重大战果丧失殆尽,甚至连孔明都几乎遭擒,此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二在疑心魏延。魏延乃蜀中一员能征惯战之将,智勇兼备。初出祁山时,魏延献计:魏军大都督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他愿领精兵五千,走险路,取捷径,不过10日,可到长安,夏侯楙必然弃城而走,诸葛亮可乘机驱大军自斜谷而进,咸阳以西一举可定,即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此计固有冒险之处,但甚合兵贵神速、出奇制胜之机,是冒险与机会的博弈。在此之前,有韩信暗度陈仓,在此之后,有邓艾偷袭阴平,都终成大功,事实也证明当时魏军防守人员很少,若纳此计,蜀魏形势有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但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搏杀,不纳此计,后代不少人为之抱憾。认为战争史上的军事天才大多以险中求胜而著称,如过于求稳则难免会丧失大好时机。不仅如此,自魏延追随刘备后,因其性情孤傲自负等问题,诸葛亮一直对他不够信任或存有成见,虽惜其勇,但未能充分用其长,且屡屡冷落,使其备感压抑,直至最后铤而走险,成为蜀国的一个悲剧。
三在事必躬亲。诸葛亮智慧过人,勤于政务,善于思谋,一生向无大错,然而,这为将难得,为帅欠佳。在蜀国,孔明名为丞相,实行帝职,他尽事操劳,且必躬亲,这虽是勤政为国的高尚情操,但军国大事数不胜数,岂是一人独能为之?孔明既没有像曹操那样善用郭嘉、程昱、荀彧、荀攸、刘晔、贾诩之谋,也没有像孙权那样放手去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之将。这一方面使诸葛亮个人不堪重负,54岁便被活活累死军中,另一方面又影响了人才脱颖而出。他虽收姜维一将,精明强干,忠心耿耿,但毕竟独力难撑,致使蜀国后期谋臣稀少,战将匮乏,“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此可为重大教训。所以,为帅之道,大胆用人与悉心育人可为第一要务。
四在靡费国力。蜀国本不强大,与吴联合方能御魏,且刘备义气用事与吴交兵,被一把火烧得70多万大军毁于一旦,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后南征虽胜,兵士亦疲。诸葛亮为不负刘备之托,不顾国力和谋臣苦谏,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屡屡兴兵,大举进攻强大的魏国,因而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具体原因虽千千万万,但本质上还是时势使然。因三国时各国均各有所治,民心思定,且魏国兵精粮足,幅员辽阔,将士效力,诸葛亮恃一已之能而强为之,固只能无果而终。且这样繁于兴兵,又似穷兵黩武,致使民疲财匮,国力日益空虚,成为诸葛亮的毕生憾事。
(作者为郑州工商学院特聘教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