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超:“四史”是抓好政治忠诚教育的巨大宝库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1-11 11: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政治忠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忠诚作出了大量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此基础上,202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023年8月召开的河南全省组织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抓好“政治忠诚教育”。新印发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都强调要强化“政治忠诚教育”。可以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抓好政治忠诚教育的重要价值愈发凸显。

  那么,应该怎么抓好政治忠诚教育呢?这离不开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持续学习和体悟,离不开“四史”宣传教育常态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和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持续抓好“四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质而言之,“四史”是当前抓好政治忠诚教育的巨大宝库,必须持之以恒建设好、利用好、宣传好。

  一、在学习“四史”中凝聚思想共识,筑牢政治忠诚根基

  抓好政治忠诚教育,离不开透过纷繁复杂的“四史”演进历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四史”宣传教育,归根到底是以历史教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必须以“四史”知识的学习掌握为前提。没有对历史知识、历史脉络、历史理论的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就不可能扎扎实实,思想共识就不可能达成。

  一是要学习“四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等,丰富历史知识,厘清历史脉络。要把历史学深悟透,就必须首先全面系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厘清“四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对“四史”中的部分问题缺少认知、缺乏共识、缺失认同,就是因为知识匮乏、盲点较多,影响了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党员干部要重点对“四史”中的重要事件、人物、文件、会议等进行系统学习,丰富历史知识。

  二是要学习“四史”中的光荣传统、伟大精神、宝贵经验,注重思考总结,涵养历史底蕴。党员干部不能满足于对“四史”知识的一般性了解,不能停留在泛泛而学、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层面,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表而不知其里,不能学而不思、思而不深、学用不紧密、知行不合一,而是要真正做到求甚解、精研读、悟道理,学思践悟,以史鉴今,把“四史”中的优良作风传承好、把宝贵经验总结好、把伟大精神弘扬好。

  三是要学习“四史”中的苦难辉煌、巨大变迁、重大成就,总结历史变化,体悟深刻道理。要通过学习“四史”真正明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着重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近,珍惜和平年代、感恩美好生活、守护光明前景,增强对党、对国家、对道路、对理论等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认同。

  二、在学习“四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政治忠诚意识

  红色基因孕育和形成于“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没有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四史”宣传教育就不可能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当前,我们要通过学习“四史”,重点传承好以下五种红色基因,增强政治忠诚意识——

  一是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产阶级政党历来要求党员要对党忠诚。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忠诚就是党组织对党员始终不变的要求。同时,忠诚也是党员个人对自身政治责任的庄严承诺。波澜壮阔的“四史”演进历程,证明了对党忠诚必须是绝对、纯粹的,不能有任何杂质和水分。党员干部要一生坚定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增强核心意识、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理想信念坚定的红色基因。“四史”之所以能持续演进到今天,并在多重维度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共产党人及其追随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全人类解放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等各项事业的必胜信心、对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期待,这些共同构筑起了庞大而坚实的理想信念体系,不断滋养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三是紧紧依靠人民的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典型的人民史观,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四史”就是紧紧依靠人民、致力于为人民造福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而诞生的先进理论,党史是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新中国史是广大中华儿女推进国家建设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是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这是贯穿在“四史”中的鲜明主线。

  四是始终敢于斗争的红色基因。“四史”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斗争走到今天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华章。

  五是不断团结奋斗的红色基因。自《共产党宣言》喊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响亮口号后,团结奋斗就成了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标识。毛泽东领袖魅力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他能够把最广大的力量团结在我们党的旗帜下。他用通俗的道理解释复杂的政治,强调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彰显了团结起来的无穷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既是对百余年党史的重要总结,更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刻洞察。

  三、在学习“四史”中坚定历史自信,提升政治忠诚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大历史观”强调历史自信,彰显了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只有坚定历史自信,才能为筑牢政治忠诚、抓好政治忠诚教育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保障。

  一是体悟历史必然,把握历史规律。历史必然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学习“四史”的重要内容。对历史必然性的深刻认识,是坚定理想信念、补足忠诚之钙的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是当前党员干部最应首先把握、认真体悟和积极运用的历史规律。

  二是增强历史定力,强化历史担当。当前,在“四史”学习中必须特别注意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声音还没有完全消失,一些企图通过否定“四史”来搞乱人心的行为还没有完全根绝。这对我们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历史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了解“四史”基本史实、丰富“四史”知识的基础上,坐下来、静下来、沉下来,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历史原因,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无限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认清大是大非,增强历史定力,强化责任担当,将浩浩荡荡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

  三是具备历史眼光,培养历史思维。500余年、100余年、70余年、40余年,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历史纵深。再加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文明史,这是“大历史观”的重要参照维度。在治国理政的过程当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历史眼光分析问题、以历史思维把握变局,在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基础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党员干部要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对历史规律的运用,具备历史眼光,培养历史思维,善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全局性问题,从而认清历史方位,把握时代大势,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作者:尚方超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本文系202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提升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组织力研究”(2023CDJ031)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