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在乡村治理中必须充分发挥作用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1-18 13:25

  常言说,玉不琢不成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1]人只有在事上练才能逐步走向成熟。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工作磨炼、斗争考验,才能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能力,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并终致功成名就。

  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虽然岗位有所变动、身份有所调整、角色有所转换,但其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初心没有变,其所担负的职责使命没有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忠诚、默默奉献,为民请命、恪尽职守。退出岗位领导干部立足明职定责,在明方向、抓重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认清角色定位、着力发挥自身应有的关键作用。

  1.明确角色定位:党建指导员、为民服务员、政策宣传员、治理战斗员

  结合乡村实际和乡村治理要求,课题组认为,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在当前全省乡村治理实践中应积极扮演好以下“四员”角色:

  (1)党建指导员。作为一名派驻并参与乡村治理的退出岗位领导干部,无论担任所在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与否,都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所在村庄的大家庭,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党建业务知识和老党员的经验优势等,积极为村党组织的建设建言献策、指点迷津,添砖加瓦、增添动力与活力。

  首先,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积极带领或引导村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加强政治学习,紧密结合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开展的重要政治理论学习和有关党的重大活动安排部署等,依托每个月开展的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和党组织年度学习计划,定期按时开展理论学习与培训,通过自学、集体学、领学以及专题辅导等形式,深入系统开展党员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进一步夯实全体党员的理论基础,提升其理论素养,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政治判断力。

  其次,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借助党的重大节日与上级(包括省、市、县、乡镇)党委有关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参观、学习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为民服务活动这一鲜活载体,进一步拉近与广大群众的心理、情感与信任距离,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政治领悟力。

  再次,要按照党中央制定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关规定与要求,积极带领村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扎实开展“强国有我”“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系列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走访和慰问,真正找准在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号召群众、凝聚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心坎里、送至群众的身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政治执行力。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只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充分履行党建指导员职责,才能引领村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乡村治理的新征程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实,才能带领全体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才能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理想目标。

  (2)为民服务员。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参与乡村治理,必须牢记自己的身份与角色定位,切实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当好乡村治理的“为民服务员”。

  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到这儿来”,想清楚党组织选派自己“到这儿来的目的是干什么”的问题。只有思想上认识清楚了、认识到位了,才能从思想深处明确“我是谁”“为了谁”和“依靠谁”的辩证关系,才能打牢思想根基、站对立场、站稳脚跟。很显然,全省各级党组织选派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参与乡村治理,最真实的目的就是让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为民服务的主战场解民忧、纾民困,当好为民服务的勤务员。

  其次,要从政治站位上,立足全局角度、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组织为什么派我来”“我与其他党员干部的区别是什么”“我应该怎样才能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党组织交给我的政治任务”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政治鉴别力、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只有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才能在为民服务的最前沿——基层乡村治理实践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除此之外,一切的随波逐流、肆意的“躺平”、恣意的偷奸耍滑、得意的世故圆滑等等,都与关涉此等政治任务的大格局格格不入,更遑论唱高调、走过场。事实上,党组织选派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到乡村治理的一线来实践,就是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最广大的老百姓做好服务工作。乡村治理的主战场既是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也是检验其党性原则、党性觉悟和为民服务能力本领的“磨刀石”。只有心里面真正装满老百姓的嬉笑怒骂、酸甜苦辣咸、乡土气烟火气人情味,才能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底气、志气和骨气,才能过好政治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再次,要从行动上切实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村民的衷心拥护和鼎力支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评判也是最真实的。退出岗位领导干部来到基层参与乡村治理,就是要放下架子、丢开面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全身心地投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群众中间、百姓家里,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视为头等要事来干来管,通过一件件小事的解决、一样样难题的纾解进一步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友情和亲情,为当好为民服务员多跑腿、多跑路,跑勤点、跑快点,才能不辜负群众和党组织的重托,才能走好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厘米。

  (3)政策宣传员。怎么样让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尽早尽快尽情“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实现上情下达和真正意义上的落实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至为关键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要进行深入、细致、广泛、持久的宣传和动员工作。退出岗位领导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必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当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为基层广大群众当好“解说员”,守好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防线和底线。

  首先,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学深悟透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政策,确保自身理论功底扎实、理论水平过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强。一方面,这种高强本领离不开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自己平时的勤学与积累;另一方面,更需要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总结,逐步提升自身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能力。只有上接“天线”、下通“地线”,做到上下贯通,才能下好政策宣传的先手棋。

  其次,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借助村里的各种大会、集会等对党和国家及地方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进行集中宣传,做到大会讲、小会议,大事小情都要系统把握、精准推进;同时,还要深入所在村的老百姓家中,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对口”宣传,通过不断的阐释和说理,真正让广大村民了解、熟悉和掌握各项政策,为下一步的贯彻落实打好基础。

  再次,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爱学习、懂技术、知实情的优势,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智能终端应用等,依托村“两委”组建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号等,不间断地进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解读及推送,使广大村民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第一时间掌握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做到成竹在胸、游刃有余,为实现方针政策的落地落实见效提供智力支撑和可靠技术保障。

  (4)治理战斗员。从一定意义上讲,乡村治理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它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需要多方力量的密切协作、协同共治。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在乡村治理中亟须担当好治理战斗员角色,为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有序、良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首先,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乡村当成自己的“又一个家”,以火热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全身心投入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去,做到“乡村治理有我”“我为乡村治理作贡献”,以踏踏实实的作风、高度负责的态度、敢打硬仗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魄力,带领所在村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全体村民等坚决打赢乡村治理攻坚战。其次,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誓言中,披荆斩棘、开拓创新,披肝沥胆、锐意进取,通过一个个难关的突破、一道道难题的攻克、一座座堡垒的跨越、一件件实事和矛盾的化解去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换言之,在共同推进乡村治理的实践中,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只有最大限度地鼓励、发动、支持和引领群众,才能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才能使乡村治理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最美的现实。再次,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善于对标对表、总结经验,认真查找不足,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做到接续推进、绵绵用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始终保持高昂的奋斗姿态和敢于胜利的状态,永远“吹冲锋号”,为夺取乡村治理的新胜利鞠躬尽瘁、奋斗不息、战斗到底。

  2.发挥应有作用:“传帮带”“智囊团”“实干家”

  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的同时,更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乡村治理的主战场切实发挥“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智囊团”的参谋助手作用和“实干家”的正向激励作用。

  (1)“传帮带”。在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中,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发挥自己党龄长、社会经验多、专业技能优、领导本领强等突出优势,为所在村的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传授相关技能,进一步帮助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增长党建业务知识、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提升发展经济和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等,有力带动更多的年轻村干部不断增长才干、脱颖而出,进而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力军、主力军。

  首先,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摸清村里实情、掌握“底数”,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比如村里“两委”班子成员的整体文化程度、个人能力状况、党龄长短、党性觉悟如何以及与群众的关系等等。

  其次,要针对所掌握的村情和村干部任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传帮带”计划,实施强基工程和头雁引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精准帮扶,力争通过有效的传授、帮助和培养,带动和引领更多的村干部积极投身于基层乡村治理实践,着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有技能的新时代农村好干部、好党员,为实现乡村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技能服务。

  再次,注重外引内联,广发动、齐动员,充分利用乡情、亲情和友情等,有计划地邀请省、市、县、乡(镇)内的相关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致富能手、新乡贤、知名乡镇企业家等到村里讲学,开辟农村党支部讲堂、农民技能提升学堂等,为提升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实践本领与技能积极搭建平台;同时择机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优秀的年轻村干部、共青团员到农村党支部学院和县委党校、河南农业大学等接受规范化的党建业务、政治理论学习和实用技能培训,着力巩固提升其为民服务的能力本领,进一步强基固本、凝心铸魂,切实发挥传帮带一条龙服务功能,为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注入强劲动力,切实发挥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在乡村治理中“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

  (2)“智囊团”。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所谓的“外来户”或“编外人员”,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在参与派驻村的乡村治理实践中完全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乡村治理进行冷静观察和客观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等,充分发挥“智囊团”的参谋助手作用,为乡村治理出谋划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曾以党内调查研究专家著称,他一生始终重视和强调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提炼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2]。这对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价值。

  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发挥“智囊团”的参谋助手作用,首先,应站稳立场、站对位置,以旁观者之眼观所在村之实、以冷静之眼光聚焦所在村治理之软肋,切实找准其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短板与弱项来。这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关键一步——查缺环节、弄清问题之源。其次,要结合所在村庄发展历史和当前村里的人、情、地、事、物、组织“六要素”,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抑或向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请教等,最大限度地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综合分析研判村庄治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最终解决问题找准努力的方向。最后,要针对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会议讨论、民主协商、集体决定的方式,提出解决治理难题或顽疾的对策与建议,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进而为实现村庄有效治理贡献锦囊妙计,切实发挥“智囊团”的参谋助手作用。

  (3)“实干家”。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广大基层农村要想及时推进一项工作或完成一项任务,很多时候都要村干部或党员带头,只有切实发挥“领头羊”作用,才能引发“头雁”示范效应。这也是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实际,也是长期的惯例或经验做法使然。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想在基层乡村治理实践中有一番积极作为,就必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真正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实干家”。

  首先,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凡事要想在前头,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做好前期谋划,把困难和问题想得足一些、想得全一些、想得远一些,把方法和路子想得更多一些、广一些、实一些,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多做广大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动员绝大多数、引领带动极少数,为村庄治理跨上新台阶、做出新成效再接再厉、未雨绸缪。

  其次,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干部及党员、优秀青年等为村庄治理多干实事好事。这一点,退出岗位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自己原单位及系统或行业内的资源优势等,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多种方式,为实现村庄党建引领下的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精神文明创建、村庄文化建设等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再次,可以邀请周边乡镇或村庄的有关村干部、党员代表等到本村进行参观指导,为村庄治理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为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留足时间与空间。当然,也可以带领本村部分村民代表到其他市县乡先进村庄进行现场参观学习,通过交换、比较、反复,为本村的村庄治理提质增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改进路线。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探索与实践,才能真正在群众心中留下真实、鲜活、可亲的印象,也才能真正树立退出岗位领导干部实干、为民、可敬的形象。

  参考资料:

  [1]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284.

  [2]蒋维慎,马国英.智库名家论坛第三十二讲成功举办——朱佳木:陈云的调查研究与他的“十五字诀”,源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官网[EB/OL] http://ie.cass.cn,2023-10-09 , 2023-10-24.

  【作者:王四炯、赵洪峰 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本文是2023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河南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退出岗位领导干部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JC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