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杰:弘扬中原文化精神 坚定中原文化自信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1-24 09: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与认同,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灵魂和主线。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原文化的主要承载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弘扬中原文化精神,坚定中原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中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

  一、中原文化构造了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相比,它历史更悠久、影响更广泛、更加多元包容。从概念上讲,中原文化是指以现河南省为核心区域的中原地区所孕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她构造了中华文化的初始形态,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也规定着中华儿女的角色认同。

  其一,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端。自上古时代到唐宋时期,中华5000年文明有3000年以中原地区为主要承载区,中原地区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据考古资料显示,至少在距今50万年前,中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在河南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多达70余处。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整个史前文明,中原地区在中国早期文明的孕育过程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学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就是以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仰韶文化的发现为肇始。已有的考古研究成果证实,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先后出现了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许多地区的史前文化,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诸个文化区域各自出现了社会分层分化的明确迹象,多个文化中心“满天星斗、熠熠发光”。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在诸文化的交汇区,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的相互交融客观上形成了费孝通先生所提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原地区和早期中原文化无疑成为多元文化趋向一体发展的重要连接。随着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加频繁,文化连接更加紧密,在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很强向心力的文化场域,这就产生了早期中国政治的核心区域,肇基了中华文明的初始形态和文化主干。无论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还是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等史前文化的考古发掘,无论是殷墟甲骨文等有文字记载的信史资料,还是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都充分说明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根源性地位。也正是因为中原文化的厚重,才让我们自豪地宣称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

  其二,为中华文化做出了源头性贡献。一是哲学思想之源。被称为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之源的“河图”“洛书”出在河南。由此,阴阳五行太极八卦之术得以衍化;《易经》《道德经》等哲学经典应运而生;五德始终的政权更替说大行其道。二是语言文字之源。现代普通话的前身是以河南洛阳话为主形成的雅言和通语,唐宋时期的官话主要以洛阳开封方言为基础。经历几千年演变,发展成现在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因此古中原方言可以视作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前身。福建和台湾地区的闽南语,广东和部分广西地区所说的粤语,还有客家话,都保存着不同时期中原古汉语的原始韵味。作为中华文明最显著标志的汉字产生于河南。这里既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也有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物证。也正因为有了文字,秦始皇的“书同文”才可大行其道;正是因为有了统一的文字,古代人才可以超越语言障碍进行文化交往。汉字字形的稳定性特征,也让我们现代中国人能够很容易地阅读古代文献资料。产生于河南的汉字在中国文化发展、国家趋向统一过程中功不可没。三是图腾信仰之源。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文化,最早成型于河南。距今64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蚌龙就发现于河南濮阳。传说,伏羲氏建都于宛丘(河南淮阳),创制龙的图腾。人文始祖黄帝,以现河南新郑为中心,逐渐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多个部落后,也以龙为图腾建构部落联盟的共同精神信仰。龙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个信仰拼图。龙图腾的产生,本身就说明了中原文化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开放包容性。国人对于“龙的传人”这一身份的认同,最早是从中原地区、从黄河流域、从河南开始的。四是中华姓氏之源。相传,伏羲最早定姓氏,并自定为“风”姓、伏羲氏。据统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1500多个,全国人数前100的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或某一支源于河南。五是国家制度之源。华夏先民最早建都于中原,因四夷环绕,才自称为中华、中国。河南灵宝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大型宫殿遗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先后在今河南登封、偃师等地建都;商朝也先后在商丘、郑州、安阳等地建都;西周虽然定都关中地区,但周武王仍以洛阳为统治中心之一,原因就在于中原的繁荣。产生发展于此的夏商周三代,也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根源,奠基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繁荣和秦汉王朝的天下一统。夏朝到宋代30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定都于此、“定鼎中原”。

  二、中原文化奠基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原典

  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成就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出了灿若星河的文化名人和文化成果,对我国各地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同志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句话十分贴切地表述了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一方面,中原文化建构了正统的文化叙事,另一方面,孕育了丰厚的文化经典。

  (一)建构了最受认同的中华文化正统

  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正统情结,中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正统的标志,在历史上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影响力。这是因为中原文化所达到的高度是其他地域文化形态所不及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在大江南北广为传播、开枝散叶。特别是体现在政治认同方面,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观念深入人心。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南朝宋武帝北伐中原等,都是出于对中原的政治认同和正统情结。这种正统情结,除了政治,还有文化习俗、思想学术、饮食服饰等,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早期拼图。

  文化习俗。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风向标。如中原文化中的习俗礼仪,常被统治者作为正统规范推而广之,以实现化民成俗的目的。如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都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从发展历程上看,上述三个文化形态的形成与中原汉族先民的迁徙有着直接关系。先有秦汉之交的统一战争,后又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宋朝靖康之耻,特别是后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逐渐使得农业中心、文化中心向南转移,也造就了南方经济和人文日渐超越中原地区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西晋永嘉之乱后,河南大族南迁,有八姓入闽之说。唐朝初年,固始人陈元光随父率领子弟兵南下闵地,促进了中原文化在闽越地区的传播,被称为“开漳圣王”。随着南宋政权南迁,中原文化极大地推动了江浙地区的发展。

  思想学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系为儒释道三家,道家直接源于河南,后发展成为本土宗教;佛教最早以洛阳为中心向各地传播,其中最大的禅宗一派源于河南少林寺,少林寺因此被称为禅宗祖庭;儒学由孔子在曲阜开创,但其周游列国的主要活动地在河南境内,孔子本人为宋国贵族后裔,祖籍地也在今河南商丘境内。唐代的河南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因在潮州任职,极大地影响了潮汕文化。宋代河南思想家程颐程颢开创了北宋理学的“洛学”一派,后经朱熹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影响最大的派别——程朱理学。二程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陆九渊王阳明,由此产生了宋明理学的“心学”分支。中原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思想正源,岳麓书院讲堂的“道南正脉”匾额,显示的就是自己尊奉的是中原儒学正统。可以说,自先秦以来,中原文化的传播不仅泽被了大江南北,还大大促进了朝鲜、日本等国家和西域地区的文化进程。商周时期的大量出土文物证明,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最早是由从河南通往西域的玉器之路发展而来的。汉时班超经营西域,唐代玄奘西行求法,三次中原大族南迁,都镌刻着中原文化传播四海的豪迈气象。

  饮食服饰。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祭祀等生活习俗传播到江南,并与当地土著习俗融合,衍生出了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如饮食方面,广东的云吞和“酿豆腐”就源于河南的饺子,“梅菜扣肉”就源于开封的“芥菜肉”,杭州小笼包更是直接承袭开封灌汤包。可以说,在饮食等生活习俗上,南方客家人与开封洛阳一带一脉相承。客家人厨房里供奉的“灶王爷”,妇女洗衣服用棒槌,孩子受到惊吓 “叫魂儿”和河南并无二致。当地订婚、结婚习俗也和开封周边极为相似。

  再说诗词文章和武术。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出身陈郡(河南太康)的谢氏家族,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原文人对江南的诗歌文化发展功不可没。同时期的陶渊明以田园诗著称,而陶渊明的作品在精神风骨上处处有着曾隐居于山阳的(现焦作云台山)竹林七贤的影子。中华武术有着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世界范围内练习人数最多的武术太极拳也是出自河南陈家沟。

  (二)孕育了最为丰厚的中华文化经典

  中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祥地,产生于河南或直接与河南相关的文学名著名篇不胜枚举。儒家经典中的《诗》即《诗经》涉及河南境内的作品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书》即《尚书》,成书于东周时期的洛阳;《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经典,也产生于河南。千古名篇《道德经》是河南鹿邑人老子在位于今灵宝的函谷关写下的。另一部道家经典《庄子》,是由战国时宋国(今商丘民权)人庄周所著;《愚公移山》《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先秦经典大多数产生于此。

  秦汉以降,中国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是汉赋、唐诗、宋词。说到汉赋,洛阳人贾谊首开骚体先河;南阳张衡的《二京赋》家喻户晓,左思的《三都赋》 留下“洛阳纸贵”的典故,曹植的《洛神赋》名动天下。说到唐诗,巩县人杜甫的《春望》《北征》《三吏》《三别》堪称诗史;新郑的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妇孺皆知;祖籍怀州(今焦作沁阳附近)的李商隐无题诗独具特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世人皆知;岑参、刘禹锡、李贺三个河南人也以锦绣诗文跻身于著名诗人之列。说到宋词,作为北宋国都的开封虽不是宋词的发源地却是宋词创作、展示的中心和宋词发展的策源地。南唐后主李煜在这里写下了《虞美人》,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柳永、秦观、苏轼等人也是在这里奠定了自己在宋词史上的地位;汤阴人岳飞的《满江红》更是唱尽了国人的豪迈。据统计,《全宋词》提及开封的词句共有284处。历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运动也是由河南孟州的韩愈所倡导,其所作《师说》开一代风气之先。北宋一朝的名家大儒多数在开封、洛阳一带开始走向全国名扬天下。

  三、中原地区产出了最为卓越的人才和文明贡献

  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的贡献。中原文化的厚重也养育了璨若星河的英雄豪杰。宋代诗人谢枋得在诗中写道,“中原自古多英豪”,一句话道出了中原人物在我国历史进步和文化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中原地区在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奠基的历史进程中产出了最为卓越的人才、做出了最为卓越的贡献。

  (一)挺起民族文化的脊梁

  中原地区的英杰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在多个关键历史节点挺起了民族文化延续的脊梁。上古传说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发生在河南,人文始祖黄帝出生于河南,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伏羲建都在河南。开创殷商基业的商汤伊尹,被称为国神的忠臣比干,辅佐武王兴兵伐纣的姜尚,辅佐嬴政统一天下的李斯,都是河南人。先秦诸子百家中,河南人占了绝对的分量。河南出明君,如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中兴大汉王朝的汉光武,造就开元盛世的唐明皇,结束五代十国之乱的宋太祖;河南出良臣,有汉初三杰之首的张良,和屈原并称“屈贾“的贾谊,西汉还有晁错、三国还有司马、六朝有谢安、李唐有被称为四大贤相之一的姚崇、宋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河南出忠烈,木兰代父从军,张巡血溅睢阳,岳飞精忠报国,还有抗日英雄杨靖宇、吉鸿昌等等。河南出文学大家,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司马光引领一时风气。河南出科学巨人,张衡创制了地动仪,僧一行测出了子午线。河南人出医学名家,有神医扁鹊,有医圣张仲景。河南出名士风流,如魏晋竹林七贤,明朝末年的复社领袖侯方域;河南人出高僧大德,最著名的是唐玄奘。诗有杜工部,画有吴道子,书有褚遂良,乐有朱载堉。河南在文化上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第一部无神论著作《神灭论》,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第一部历法太阳历。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历史需要巨人的时候,中原就会产生巨人,而且达到登峰造极。河南为中华5000年文明的发展史贡献的人才资源之丰富、历史脉络之绵长冠绝九州。到了近现代,在中原大地上孕育的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也已经和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道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撑起国人生活的方式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的物质和文化文明支撑起了古代中国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物质生活。物质文明最初始的形态都是从衣食住行需要而发端的。吃,促进了农耕文明。青铜和铁质农具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玉柄铜芯铁剑将我国的冶铁历史向前推进了两个世纪。西汉时期,这里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播种机耧车,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上古时期的河南人杜康被称为酿酒始祖,酿酒技术的发明丰富了华夏先民的饮食文化和祭祀习俗。河南出土的酿酒遗物,被美国人配方复制后,生产出来了9000年前的古酒,引起世界轰动。用,促进了制陶工艺。河南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将制陶技术发展到彩陶阶段,使用快轮制作陶坯子,生产效率和质量上都处于当时的最高水平。住,提升了建筑技术。中原地区最早出现了夯土城墙、高台建筑,形成了富有中国风格的建筑样式。河南灵宝北阳平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大型宫殿遗址,是中原地区建筑历史发展的重要物证。祭祀,发展了青铜工艺。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和青铜器制作产生最早、水平最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是其中的代表作。衣,促进了服饰文化。中原地区的服饰文化延续几千年,成为汉族区别少数民族的重要标志,被视作文明程度的象征。

  精神生活。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精神文化成果方面的贡献更是具有基础性、源头性作用。一是思维方式。以“河图”“洛书”《易经》《道德经》等为发端,形成了国人阴阳五行、辩证统一的宇宙观、世界观和独具特色的思想方式。二是文字创制。产生于河南的文字,从仓颉的象形文到殷墟甲骨文再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多种字体衍化,自秦汉基本定型后历经两千年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也正因为有了文字的统一才有了更广范围的文化传播和文化统一。三是文学艺术。中原地区的汉赋、唐诗、宋词和绘画都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峰,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画家、诗人、科学家、农学家、水利学家和军事家灿若星辰。四是典章制度。典章制度是国家政治运行和社会秩序的保障。中原地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曾经一直是政治中心,奴隶制社会的礼乐制度、封建社会的主要典章制度基本上源于中原。五是科技教育。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出自河南,夏商时代的中原地区已经有干支纪年的方法,农历至今被称为殷历。东汉张衡在洛阳就建有观测天象的灵台,元代郭守敬在登封建有观星台。造纸技术、活字印刷都是首先出现在洛阳、开封并从中原走向世界。西周时期的洛阳就建有被称为上庠的古代大学,东汉时期的洛阳太学学生人数多达3万人;北宋时期的开封太学更是蔚为大观,成就了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四、弘扬中原文化精神,坚定中原文化自信

  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也就是文化传统的主流。中原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庞大,具有原创性、基础性、包容性特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由最初的地域文化逐渐发展壮大,终于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干,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属性,熔铸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建构了家国天下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引领文化方向、塑造民族精神、凝聚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

  开放包容的精神。开放包容是任何一种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原文化也是在中原地区早期文化基础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不断吸收其他文化成果发展起来的。考古发现,20万年前南北文化就交汇在中原一带。进入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文化融合更为深化。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与周边地域文化出现更多共同点。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交融开始,到商周时期的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融合,再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又先后吸收了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的元素,形成了轴心时代的东方文化高地。今天的中华文化就是在古代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包括上述多个文化元素甚至“胡人”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汶口文化就是东夷集团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结果;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了一些富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的陶器。张骞通西域之后,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传入中原。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原的佛教,经过和儒学和道家思想融合,逐渐实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时期的中原地区更是世界最发达的区域,彼时的洛阳、开封是世界级大都市。陈寅恪就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也可以说,正是中原地区的开放包容成就了唐宋的盛世,也赋予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融合创新的特征。

  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语出《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原文化就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周易》和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合称为《易经》,是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现河南汤阴境内)时所作,被誉为“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周易文化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经典语句。国学大师张岱年就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将之作为校训。历史也表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历史延绵不绝,全赖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世界文明史上的诸多民族文化正是由于缺少这种精神而被内忧外患所击倒,以至于最终消亡。中华民族则不然,我们虽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的考验,甚至曾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但作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始终没有中断,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靠的就是中原文化植入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大禹治水是自强不息,光武中兴、玄奘西游、岳飞抗金是自强不息,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自强不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战建国更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使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起社会主义国家,自强不息使我们造出了两弹一星,自强不息使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自强不息使我们以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成就再一次站在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就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今天所弘扬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贯穿一条“自强不息”的精神主线。历史证明,中原文化所涵育的自强不息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我们民族长盛不衰的动力之源,也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保证。

  家国天下的精神。家国天下的精神追求是指中原文化价值观中崇尚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周遭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这种情怀最初由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演变为对产生于中原地区政权的正统性认同,并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发展为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认同。特别是当国家面临危机,社会出现动荡之时,家国天下的情怀总是唤起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兴亡而奋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汉虽然地处偏远,却仍以汉室正统自居,诸葛亮六出祁山为的也是“恢复中原”;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政权推翻西晋,仍沿用汉朝国号;六朝偏安江南,仍有如刘裕、祖逖等人力主北伐,恢复中土。南宋失去中原后,都城始终称为临安,以示不忘开封故都和中原故国之意。我们还可以从杜甫的诗篇中、从韩愈的雄文里读出这种情怀,可以从花木兰、张巡、岳飞身上看到这种情怀,也可从文天祥的正气歌中、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 “振兴中华”的呐喊中体会这种情怀。抗战时期,全国各党派、各界人士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就是家国天下这种情怀的力量吗。可以说,是中原涵养了中华,是中原文化的家国情怀护佑了中华。

  五、结束语

  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守正创新的文化资源和不竭动力;“开放包容、自强不息、家国天下”的中原文化精神给予了中原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也成就了中华文化赓续不绝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之所以如此光辉灿烂,之所以成为世界五大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化形态,与中原文化对其的滋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重要批示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嘱托,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以“开放包容、自强不息、家国天下”为基本内涵的中原文化精神,传承发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以文明承续推动事业发展,以文化振兴助力中原复兴,为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原文化新篇章贡献河南力量。

  (作者:高超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