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根脉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1-29 09:3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这一伟大精神是在充分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培育、形成和赓续的,是创新理论与文化根脉、政党品格和民族精神的深度融合,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根脉。

  大同观念的微言大义滋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崇高信仰。社会理想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现实与历史的态度,社会理想的契合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自孔子“天人合一”、“大同”理想肇端,中国先贤致力于构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 礼运》)的大同社会,彰显了对“美好社会”的高远追求,对构建理想世界的深刻思考,成功塑造了各历史时期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已经作为先在的精神性的中国元素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承载着传承改造中华文明理想诉求的历史重任。“共产主义社会,曾是中国历史上一切伟大思想家所共有的理想”,中国共产党打开了“第二个结合”的通道,融通了中国哲学的底层脉络,消除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障碍,使得作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和民众文化心理支撑。此外,大同观念的微言大义将“美好社会”的理想诉求熔铸到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中,不仅让真理与理想在意识层面予以接纳,而且将其转化为具体实践,实现从认识真理到坚持真理,从树立理想到坚守理想的跃升。中国先贤将对真理的追求、理想的坚守置于极其崇高的位置,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志道精神,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的实干精神,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求进精神,这些宝贵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崇德尚志,催生出“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执着信念,孕育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的动力源泉。真理指引航向,理想照耀征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美好社会”的历史夙愿,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诠释,共同作用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实践,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以艰苦卓绝的实践行动一步步为真理和理想而斗争,在科学逻辑互动与价值信仰交融中筑牢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文化根脉。

  “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涵育“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政治品格。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不仅是地理概念的延续,也是伦理观念的表征,以天下为己任表现为对统一体的建构和维护,以及对统一体内民众的感召力和关怀度。“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家国同构、天下一家的政治格局下,个人的初心使命具有鲜明的家国情怀,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使命担当,追求“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的人生信条,儒家强调士人君子应当积极入世,培养社会政治参与能力,最终担负起修齐治平、德政善治、匡扶天下的社会重任,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责任观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这就内在预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的出场逻辑。那么怎样才算完成使命?“以天下为己任”同样提供了道德评价标准,即以初心衡量使命。“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入仕为官,必须做到勤政爱民,常怀为民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肩上的使命,“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离娄上》),“人心向背之机,间不容发”(《元史·魏了翁传》),深刻揭示了人心向背是评价使命成败的固有标准。中国共产党延续了这一道德评价标准,明确提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成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初心的重要思想源泉。天下与民心相通,民族与人民共重,践行初心是前提,担当使命是条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旨归,构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这两个核心主体之间的完整逻辑关系,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双重内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作为使命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责任成就初心,时代赋予使命,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潮流中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铸就伟大建党精神。党与中国人民利益交融共生、党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以恒心守初心、以生命赴使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在家国情怀与人心向背中筑牢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文化根脉。

  “取义成仁”的价值取向绘就“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风骨品质。取义成仁的关键在勇,“勇,气也”(《说文》),勇是浩然之气的外在表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勇在中华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君子的基本品德之一。取义成仁的实质在仁,实现斗争牺牲从行为层面到伦理层面的转变提升。“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勇作为独立的德性,如果不经理性、智慧和审思,表现出的行为即为“小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在仁的基础上坚持德行一体,明辨是非,择善而行,才为“大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倡导以德性引导斗争,要为国家兴亡、民族存续、民众福祉这最大的公义而斗争牺牲,奉行“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道德追求。在近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是否敢于斗争牺牲成为衡量一个阶级是否具有取义成仁价值取向的试金石和分水岭。小资产阶级为了固守个人利益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甚至会产生革命狂热行为,但他们在实际斗争中极易软化变节,消极懈怠,回避矛盾,这种表面化的斗争牺牲实质就是“小勇”。中国共产党将党性融入斗争,真正实现了“大勇”,沉淀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宝贵财富。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汲取了取义成仁中的斗争精神,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勇于交锋、敢于亮剑,具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在“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逻辑下不断推进百年奋斗征程;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贯通了取义成仁中的仁义精神,明确为谁而牺牲、为什么而斗争的根本问题。毛泽东从“是否为人民而死”的角度去评价普通共产党员张思德的牺牲,指出其价值重于泰山,斗争牺牲不取决于临难前形而上的生死反思,而在于为谁作贡献的阶级性。“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在身处国民党围困的危难之际,表现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献身的革命精神。“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中国共产党人宁愿牺牲肉体生命也要捍卫政治生命,在具体实践中真正践行了取义成仁的价值取向,勇的辩证法与仁的精神内核构成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文化根脉。

  “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厚植“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道义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忠君爱民”的伦理道德和治世逻辑,“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经》),“忠”是中华传统政治中的基本规范,是一种超越血缘的对君主国家的忠信,但这种信是一种双向伦理关系,为政者首先应当履行好个人义务与社会责任,在“君使臣以礼”的前提下才能“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逆命而利君,谓之忠”(《荀子·臣道》),真正的忠是在“正名”基础上的忠,意在“弘道利君”,并非不顾道义、不论是非地忠于某个君主甚至暴君。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有民则有国,“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淄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敬德保民是为政之要、为官之德,主张格君心之非,君臣互济,共治天下,实现忠君与民本的和谐统一。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是“民为国本”与“君为政本”互为一体的,“爱民”是“忠君”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其本质仍是服务于封建君主专制。中国共产党对民为邦本政治理念加以扬弃,进行批判性继承,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的吸收与超越,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具体实践中塑造了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逐步沉淀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给出了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第一个答案”,即人民监督,经过长期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实践,习近平给出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人民监督到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党性是阶级性的最高表现,人民性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最高表现,一个政党其党性与人民性是否一致,关键看这个政党依靠谁、为了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誓言,追求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靠的是人民拥护党的血肉相连,忠诚的道德品质和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构成了“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文化根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强大动力,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新征程上,要不断激活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历久弥新的源头活水,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作者:南大伟,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胡西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色家书资源对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作用研究”(23BDJ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