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 | 黄河文化是龙文化、福文化④:千姿百态的中华龙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2-20 10:13

  编者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那么,龙起源于哪?为何会形成对“龙崇拜”呢?为什么中国人叫龙的传人呢……恰逢甲辰龙年,为传承和弘扬龙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指导、河南省社科联主办的“中原大讲堂”制作“龙年说龙”系列视频,在大河网学术中原栏目持续推送,欢迎观看!

  龙作为鳞虫之长,擅变化。在古代传说中,龙也存在不同的形态。按照三国时期的百科词典《广雅》记载,龙可以分为蛟龙、应龙、虬龙、螭龙,“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qiú)龙,无角曰螭(chī)龙。”

  古人所说的蛟龙应该是在综合鳄鱼、大鱼、蟒蛇、牛等动物特点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动物。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三云:“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苟水中即蛟。”三国时训诂学家张揖在《广雅》卷十中说蛟云:“蛟状鱼身而蛇尾,皮有珠矍(jué),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作鼓。”

  应龙传说为黄帝的坐骑,曾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应龙是带有翅膀的龙。《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bá),雨止,遂杀蚩尤。”《文选》中也说“天有九龙,应龙有翼”

  虬(qiú)龙是有角的龙,也有文献说虬龙是一种无角的龙。例如《楚辞·天问》中有“焉有虬龙,负熊以游?”的说法,东汉文学家王逸注释说“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虬龙”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龙的形态,尤其是那些蜿蜒曲折、盘旋曲折的龙,代表着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许多场合下被用来形容英雄、豪杰等人物,激励人们不断努力、奋斗不息。

  螭(chī)龙,按照《广雅》的说法,螭龙是一种无角的龙。螭龙寓意美好,吉祥,招财,也寓意男女的感情。《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于是蛟龙赤螭。”颜师古注:“文颖曰:‘龙子为螭。’张揖曰:‘赤螭,雌龙也。’如淳曰:‘蠄,山神也。’”关于螭龙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传说螭龙又能喷水灭火,所以一些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上会有螭龙纹饰或者雕塑。例如,故宫三大殿台基上共有1142个螭首。每逢大到暴雨,雨水逐层下落,螭首上的排水口便可以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

  除了蛟龙、应龙、虬龙、螭龙外,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蟠龙。蟠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古代传统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还有一种龙叫做烛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烛龙是章尾山之神,人面蛇身,浑身红色,眼睛竖着长。烛龙又叫烛阴、烛九阴。前面说到螭龙是水精,而烛龙则是火精。我国古时候有祭烛龙的习俗。唐代诗人张九龄有首诗作品叫《奉和圣制烛龙斋祭》,就是用来祭祀烛龙的。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常常出现烛龙的身影。例如,在以近年来很火的小说《寻龙诀》改编的电视剧中,就塑造了很生动的烛龙形象。

  在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龙的习俗。在不同地区的民俗活动中,龙的形象也有很大不同。举例来说,在我们常见的舞龙表演中,龙一般都是完整的个体。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兰溪的龙舞,舞的就是断头龙。断头龙源自一个传说:一名龙王违抗玉帝圣旨给百姓下雨而被斩,百姓为了感激和纪念他,每年春节、元宵之际,人们请出所祭龙头,与扎制的龙身合一而舞以示祭奠。在澳门、中山、珠海有一种醉龙舞,融汇了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突出酒醉后舞木龙的形态。在浙江浦江有板凳龙,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板凳龙不仅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这些只是我国民间舞龙表演中的一小部分,民间舞龙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段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总的来说,民间和龙有关的活动一般都是驱瘟避疫、祈求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

  龙承载了我国不同地区人民对自然、生活和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展现出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丰富多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千姿百态的龙,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

  相关推荐

  ·龙年说龙 | 黄河文化是龙文化、福文化①:龙的起源

  ·龙年说龙 | 黄河文化是龙文化、福文化②:龙崇拜的形成

  ·龙年说龙 | 黄河文化是龙文化、福文化③:为什么我们是龙的传人?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