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民为邦本”思想传承发展的时代意蕴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3-11 15: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民为邦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理念和治理智慧的结晶,它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既有性质差异性又高度契合,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文化根脉。

  “民为邦本”一词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说文解字》说:“民者,众萌也”“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民”被视为未开化的黎民百姓,“本”意为草木之根,又延伸出根源、起始之意。“民为邦本”就是把黎民百姓作为邦国治理的基础和根本。这一思想在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治理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厚的思想体系。

  其一,在“民”与“邦”关系层面,强调“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中总结秦灭教训,“闻之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民为国本”就是要民众视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国无民,岂有四政!封疆,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官职,民养之”(唐甄·《潜书》)。“民为君本”强调“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这一关系好比“鱼水”。君为鱼,民为水,“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尸佼·《尸子》)。鱼离不开水,而水对鱼则非依存关系。民为吏本,强调民众对于官吏的本位关系,《孟子》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官吏要秉持造福之心,践行施惠执政的为官之道。官吏在任时要以爱民之心定志向,莅任时以慎终之心保清廉,在升迁时以自省之心思功过。

  其二,在社会治理方法层面,主张“庶矣哉,富之、教之”。“民为邦本”思想主张本固方可邦宁,如何实现“本”,孔子说“庶矣哉!富之、教之”(《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即民富则安,使民不为盗,教民则强,使民心不乱,实现“固本”的目的。一方面,庶而富之是“固本”的必要条件。丰盈的自然资源是推行务本重农,实现置民之产的重要条件,“赞天地之化育”(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通过对生态的治理和保护,既满足当前百姓的生产生活所需,也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同时,轻徭薄赋,以解民所困,可惠及生民。赋税制度围绕“贡赋备矣”与惠及民生相平衡的理念不断调适,既需百姓把一部分耕作成果作为赋税上交,以备国家不时之需,又要依据天时、地利等情况避免给生民带来负担。另一方面,富而教之是“固本”的重要方略。冉有问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在孔子看来,庶民实现吃饱穿暖的生存需求后,需要对其进行教化,使其明礼、知耻、远盗。

  其三,在政治统治目的层面,坚信“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提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认为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民心”是百姓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的内心反映,表现了他们对国家治理、政策措施、施政活动的情感、态度、愿景。“得民心”才能使政权稳定、社会和谐。“得”不仅强调“打天下”,更注重的是“治天下”,即以贤能之治得到百姓支持。伦理道德与政治权力具有内在联系,道德具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君王拥有这一道义力量后,便拥有了百姓公认的政治人格和王道权力。古代先贤虽认识到“民心不壹”,但仍秉持“民者,万世之本,不可欺”(《严复集》)的民本主张,追求以贤能政治赢得民心的施政目标。

  “民为邦本”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理论“性质相异”却“内容相通”,它们具有高度契合性。“民为邦本”是在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封建治理思维,是为了调和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进而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也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这一重要理论与中华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具有本质的立场差异。但在尊重人民的主体创造性方面却是相通的,它们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创造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

  一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政治主体的思想相融通。恩格斯指出:“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他自己争取来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他争取来的。”(恩格斯《普鲁士“危机”》)人民群众是政治活动的主体,他们既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根本,也是国家社会治理的主体,这一理论与传统“民为邦本”的“聚民成国”思想相融通。

  二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利益主体的思想相会通。马克思主义认为,具体的现实的人需要生存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劳动,这一过程就是人民创造社会物质利益的过程。在追求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实践中,持续创造着社会的物质财富,使人民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主体。这与“府库,民充之”的理念相会通。

  三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文化主体的思想相贯通。人民群众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物质财富实践活动中,不断发挥创造力,为哲学、艺术、科学等精神财富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丰盈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财富同样是先贤阅尽天下事、品味百姓苦、遍观众生相后的成果,其源头依然是勤于劳作的劳动民众。

  “民为邦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指导下,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化思想。

  一是从“附庸”到“作主”的人民主体地位。传统民本主义囿于“家天下”的社会政治结构,提出“民为邦本”思想大多停留在社会治理的理想层面,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百姓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将人民群众视为国之主体,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政治主张。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思想,实现了执政理念由“执政为君”向“执政为民”的转化。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原则,推动了政治生活从“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发展。

  二是从“对立”到“一致”的人民利益追求。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封建专制制度,地主和农民是截然对立的利益团体,利益的“得”与“失”形成了“二律背反”式的历史循环,导致两个阶级利益追求方向相“对立”。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富民缘由从“民之可畏”向“民之可爱”转化。追求共同富裕,推动了富民方式从“让利于民”到“与民同利”的发展。

  三是从“治术”到“信仰”的人民教化培育。传统民本思想以调和君民关系、维护君王政权稳定为根本目的,是古代君王的驭民“治术”。所提出的“教民”思想,本质上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它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育的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现实的全体人民,是对传统“教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为邦本”思想,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来源不同,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重民”“利民”“教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两者在彼此结合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民为邦本”思想的挖掘阐发,激活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也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让“民为邦本”思想成为现代的,让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成为中国的,共同成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政治新形态,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了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王新刚,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王煜尧,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培育正确党史观研究”(22FKSB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