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 | 用好创新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4-03-13 09:47

  编者按

  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从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行系统阐述,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新质生产力成为理解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在哪儿?新质生产力对河南发展有多重要?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河网学术中原特推出《谈“新” 》策划,听听专家怎么说,敬请关注!

  □郑会霞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因此,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做好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发展、人才服务等工作。

  推动育才体系重塑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浓度、促进知识与价值流动的关键,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和支撑。一是打造高水平高教平台。要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加大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力度;抓住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契机,探索省内高校优势学科、领军人才整合机制,集中力量培育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一流学科,争取更多高校和学科进入“双一流”行列,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二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打造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主平台。以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为目标,超前谋划、重点储备、梯次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在创建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上实现新突破,增加省级创新平台数量,提升平台对人才的汇聚、培育能力,为打造河南特色人才资源品牌、提升其品牌的内涵价值和影响力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打造高效能孵化平台。依托沿黄科创走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园,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孵化平台引才聚才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组织和激励机制,让更多孵化平台成为集聚人才新引擎。

  提升人才创新能级

  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重在改革创新。一是加强对人才的放权赋能。首先,向用人主体授权。针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用人主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完善人才管理服务制度,向用人主体进行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其次,积极为人才松绑。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落实让经费为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理念,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同时,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瞄准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研究制定激励措施;拓宽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职业晋升渠道,打通研发人才与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提升高层次人才的薪资待遇,实现以资金资源投入促进省内人才结构优化,为助推河南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提供实质性保障。三是创新人才评价体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发展规律,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突出创新、结果和实绩导向,完善中长期绩效管理和评价考核机制,消除对人才条框化管理和考核的方式,保障其工作和研究时间的连续性、自主性,贯通人才发展通道,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涵养一流创新生态

  涵养生态,良方聚才。要强化人才服务意识,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涵养构建一流人才的社会环境、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生态圈”,营造“渊深鱼聚、林茂鸟栖”的留才生态,让河南成为四海英才的向往之地。一是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全民创新精神,大兴敬才、爱才、重才之风,大力宣传人才优惠政策、人才先进典型、人才工作成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二是构筑“奋发有为”的成长环境。持续推进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技术联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用贯通的创新格局,为人才搭建专家汇聚、技术推广、交流合作的平台,提供惠企政策,强化成果转化,赋能人才成长。进一步整合、升级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加强与国家级大院大所的合作交流,拓展深化院校、院企、院地合作,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合作增创新之效,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领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三是厚植“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要聚焦人才对高品质生活的实际需求,围绕高端人才子女入学、就医、购房、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完善点对点专员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高效服务,营造人才良好生活空间,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