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引擎:“人—地—业”空间协同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3-18 14:06

  县域是连接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域的重要节点与空间单元。“郡县治,天下安”。自春秋战国以来,县制历经数千年演变,对我国的国家治理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共荣的地域空间,县域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叠加空间。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于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人—地—业”协同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是经济规模、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协调发展属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地—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与源泉,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以“人—地—业”协同网络作为内在引擎。

  众所周知,协调不同于平衡,不是系统结构的静态比例关系,与系统演化密切相关。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既是发展的一种规定,更是对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属性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程度的反映。

  对于经济系统而言,一定意义上它是由人口经济子系统、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经济子系统共同构成的“人—地—业”的组合,进而形成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人口流动和价值增殖转化为地域空间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为此,经济协调发展本质上就是“人—地—业”三个子系统通过融合、融入与创造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集中表现为三者协同。

  从“人”的维度而言,人口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集合体是县域空间发展的根本力量与关键要素,其流入与流出直接决定着县域人口规模、结构与质量,进而影响产业的构成、产出与消费,引致产值创造量变、产业结构演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变迁。从“地”的维度上看,资源环境的丰裕度与利用优化度是县域空间发展的基础力量和基本保障要素。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是对外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其合理开发、保护与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泉。对于“业”,毋庸置疑,产业是县域空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表现为“人—地—业”之间协同的动态过程,同时又反映了“人—地—业”协同的静态结果,为县域“三生”空间重构、功能演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县域经济系统的人口经济子系统属于直接要素,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以“地”为核心的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属于本底要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产业经济子系统属于间接要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调节利器。“人—地—业”通过相互作用来优化要素数量组合形成空间匹配,推动县域经济系统向协调发展状态迁移。“人—地—业”要素的空间协同实际上是塑造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过程,应根据协同路径在综合权衡基础上确定协同调控强度与方向,构建“人—地—业”协同网络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构建“人—地—业”空间协同网络的现实必要

  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引领与实践驱动下,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资源的流动性不断增强,资源的组合利用方式不断演化,形成不同的地域空间经济发展模式。与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等中心城市不同,县域经济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腹地,不但有利于农民工在县城就地就近就业,兼顾农业生产,为粮食生产安全做好护航,而且在较大程度上能够缓解“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县域经济既有“城”的成分,又有“乡”的要素,因其地域空间区位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不同,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资源流动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一方面,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县域的要素会被中心城市虹吸,从而向中心城市集中,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县域人口被虹吸流出后,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开展生产,人均GDP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在溢出效应的作用下,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县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密度,进而提高人均GDP。这是目前空间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意味着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殊途同归和共同富裕。那么在此背景下,不同状态的县域如何更好地实现其经济协调发展呢?构建“人—地—业”空间协同网络引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显得势在必行,这是一条兼具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优选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解决发展质量问题的根本之路,既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更要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由此,对于国民经济主体空间的县域来说,就要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并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通过激活资源价值形成地域吸引力,推动“人地”和谐。同时,“人—地—业”协同引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必将会促进居民间合作共享意识的增强,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人人”和谐。“人地”与“人人”双和谐状态的实现,正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人—地—业”空间协同网络的具体策略

  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应充分利用数据要素所带来的乘数效应,以“三建立”和“一确立”为节点,以供需动态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支撑点,构建“人—地—业”空间协同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先,要积极推动“人—地—业”空间协同网络节点的形成与互动。近年来,数据要素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具体体现为其产生的乘数效应,集聚于多场景复用,不断挖掘出新的价值。一组数据可以支撑全链条、全场景、全生态链的业务增长。

  一是建立人口数据库系统,把握存量和流量人口的规模与结构。人口规模与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利用人口数据库系统监测并服务于“人”的流入与流出,通过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有效匹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避免出现供给过剩引发资源浪费或者供给不足导致资源紧张的现象,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与生活质量,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干事创业人才。

  二是建立存量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簿,评估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程度。厘清县域内存量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开发保护利用状况,摸查县域特色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批复与利用情况、所获荣誉称号等,立足于资源优势,推动资源向资产转变,最终形成发展资本,实现资源价值增值。

  三是建立县域内已有产业体系的详细目录,评估产业结构、产值结构及现有产业的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充分调研县域产业集聚区发展演变状况,辨析其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为开展资源整合与产业定位,节约交易成本,提升效率与产业品牌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部分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往往是地理空间上集聚,但缺乏产业定位和产业关联,进而不能带来影响力和规模经济,为此,应通过产业定位与产业关联发展和壮大产业集聚区。

  四是确立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传统产业和旅游业是多数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在人口流动大背景下,将存量人才优势与本地资源相结合,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采用开放式思维,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产业,培育“百年老店”,拉长旅游业产业链,进一步为历史文化资源的积淀贡献力量,同时提升存量人才的素质和投身事业的热情。此外,部分县域由于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中心城市的外溢效应,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新兴高科技产业,为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要明确主导产业,形成累积效应,促进更多相关人才流入,扩大主导产业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要着力打造和完善“人—地—业”空间协同网络的支持设施。“人—地—业”协同网络的形成与韧性打造,需要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护航,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响应能力的提升与需求的动态匹配本身就是地域空间品质的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迅速转化为地域竞争力。教育、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迁入迁出和人口的流入流出会带来县域经济扩张与收缩,围绕着变动状况及时匹配基本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服务支撑。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本身就可视作县域资源的一部分,未来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来源必然是优质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所带来的对人才的吸引力,人口流入并留下来发挥创造力,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龚迎春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本文系2023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JC019)阶段性成果。】

  ​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