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看看专家们说了啥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3-18 15:57

  3月17日,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论坛暨“党的二十大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曙光、中国期刊评价院综合类期刊主任委员韩璞庚、《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黄旭东、武汉大学教授周绍东、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方兰欣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主题报告。

  陈金龙 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围绕“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主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的需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需要、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需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需要四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要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独特意蕴、重大关系、世界意义等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容。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在、未来的统一、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的统一,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特征。从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引、为国家、人民、政党、民族形象建构增添新的元素、向国际社会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与智慧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意义。

  陈曙光 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

  围绕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主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曙光梳理了相关六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1.为什么能够“结合”?答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2.怎么“结合”?答案:“两个结合”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反应。结合的方法是融通贯通,是哲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结合;

  3.为什么要“结合”?答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是造就另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4.为什么能“结合”得好?答案:“结合”具备两个有利条件,即中华文化沃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5.“结合”有什么意义?答案:“第二个结合”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6.“结合”的文化使命是什么?答案:“结合”的文化使命即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也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韩璞庚 学术期刊的文化责任

  中国期刊评价院综合类期刊主任委员韩璞庚认为,学术期刊有独特定位和学术属性,随着时代发展,学术期刊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发展机遇。学术期刊引领学术潮流,是多元意识整合平台,承载着其历史使命。突出问题意识,学会提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首要,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要担当历史重任,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形成中国学派,推进原创学术研究,直面中国现实问题,让学术研究说“中国话”。推动问题域形成,增强话语认同、话语通约,增进对话和共识,形成学术共同体,以问题为导向凝炼团队力量,形成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推出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全面推进具有标志性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学术研究面临全球化挑战、市场化挑战、网络化挑战、工具化挑战等四个挑战,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意识、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理论架构、方法选择、论证路径、社会评价、原创性呈现方式。要关注重大理论问题、综合性交叉性问题、开创性前沿问题。要研究目标刊物,论文要创新、有信息量、规范化,做好标题,介绍自己学术成果和创新点。

  黄旭东 论文创作的基本准则

  《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黄旭东结合自身经历针对学术论文和文章写作两个问题展开本次讨论。他强调首先要从学理上阐述好学术论文的定义,学术论文是文字表达的一种形式,是用于交流和传播,核心是知识的生产,要有知识的增量。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面临许多问题,如论文生产与发表严重供需失衡、学术论文商品化等问题。他提出了期刊好论文的标准,有七条,即是信息量要大,文献成果信息、知识容量信息、政策信息和思想信息容量要大;问题意识要强,问题就是思维的过程;学理性要浓,要有学理逻辑,及时进行概念和范畴的学理性表述;研究方法要具体;逻辑性要清;思想性要明;方向感要正。

  周绍东 两个结合与中国政治经济学:一个共时态的研究

  武汉大学教授周绍东围绕“两个结合与中国政治经济学:一个共时态的研究”主题进行本次研讨。周绍东从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两个结合”进行解读,他指出“两个结合”正是三种社会形态的并存,即所谓的共时态。周绍东从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关系、分配关系对共时态研究展开论述。他指出,要注重“前三十年“理论遗产与天下为公的思想共振。同时,横向的差序格局和纵向的中央集权作为中国人际关系的最主要特点,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国文化的义利关系和央地关系,因此要注重社会市场经济中的传统文化嵌入。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所有制和分配改革中发挥协同作用,他提出以“雷锋改进”超越“孔子改进”的分配方案。

  方兰欣 第二个结合:谁来推进?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围绕“第二个结合:谁来推进?”这一问题展开本次研讨。从问题缘起开始论证,方兰欣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推进其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并非一个无主体的自然过程,而是内蕴着“两个结合”的要求。新时代的“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将“第二个结合”突出出来。从政治主体、学术主体和大众主体三个维度阐释如何推进“第二个结合”?方兰欣认为,政治主体主要是团体型的政治组织和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代表的政治个体,要做好“第二个结合”的组织和动员工作;学术主体则是学术机构和学者个人,要在讲清楚“第二个结合”上下功夫,体现出学术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大众主体主要包括单位、家庭和个人,要从“日用而不觉”的习惯中走出,达到“察而用之”的理性自觉、知行互促。三元主体各司其职而又形成合力,“第二个结合”就有了主体依托和内生动力,方能有力推进。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