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建设“全国重地”中的“四重”定义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3-25 11:16

  摘要: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中的“重”字,可以在熟谙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四披式”立体诠读:厚重之地、伟重之地、敬重之地、望重之地。客观而言,“四重”定义有助于郑州更精准、多维地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也能对推进“全国重地”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郑州;“全国重地”;“四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2023年6月2日)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从郑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的意见》(郑办〔2023〕11号)中,便不难感受到郑州践行“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决心与信心。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了将郑州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以下简称“全国重地”)项目工程,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反响,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全国重地”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反映中华文明早期历程的系列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聚落。然后,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把郑州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梳理、编织、串联起来,进行全链条、全景式展呈。依笔者管见,对“全国重地”的“重”字作全新审视与解读,尝试以“四重”定义为主线,擦亮新时代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品牌,或不失为郑州推进“全国重地”建设的别样路径。

  一、“四重”定义及其诠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事实上,郑州建设“全国重地”工程中的“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价值,正是其引人瞩目的亮点所在,其意义非同寻常。

  郑州建设“全国重地”中的“重”字,笔者尝试将之“四披式”定义为:厚重之地、伟重之地、敬重之地、望重之地。这四个侧面既各有指向,又相辅相成——“厚重”意为朴厚深邃,指向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伟重”意为恢宏庄重,指向郑州的城市气度与节操;“敬重”意为恭敬尊重,指向郑州尊贤纳才的价值观;“望重”意为名望卓著,指向郑州令人刮目的城市美誉度。通过“四重”定义的全新抽绎,可以对这座“中原城市群”(5省30市)首善之区的文化形象、文化品牌进行“点睛式”塑造。

  (一)“厚重之地”

  郑州的“厚重”,主要体现在深邃磅礴的历史文化积淀上。从上古氏族社会到煌煌国家文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都在郑州留下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遗迹。譬如,距今10万年的织机洞遗址、距今5万~3万年的老奶奶庙遗址、距今1万年的李家沟遗址、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遗址、距今6800多年的大河村遗址、距今5300多年的双槐树遗址、距今4100多年的王城岗遗址、距今3000多年的商城遗址等——10万年以内直至商代遗存的文明史、文化史从未中断。截至目前,郑州区域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二十四节气)、国家文化公园3个(长城、大运河、黄河)、国保单位83项、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等。

  这座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5000余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实证地和精神标识集中区。关于郑州之“厚重”,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先生的论断简洁、全面而又精准:“郑州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发展与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

  (二)“伟重之地”

  郑州具有恢宏庄重的城市气度与节操,堪称“伟重之地”。巍峨雄峻的嵩山、沉郁浩荡的黄河、端严邃密的殷商礼器、高古朴健的北魏石窟、壮茂多姿的赵宋皇陵以及屹立的二七纪念塔等,无一不是郑州魁伟堂皇城市品格的翔实说明书。

  身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米字高铁交会枢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自1949年建国至今,城区面积增加了244倍,位列全国核心城市之首。特别是2016年被国务院批准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郑州更是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项规划、工程雨后春笋般抖擞而出。比如,2023年12月25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推进百家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郑政办〔2023〕53号)要求:加快推进黄河博览馆、仰韶文化博物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中国古代冶铁博物馆等国有骨干博物馆建设;各区县(市)每年至少新增1家博物馆进入省局备案程序,每年至少要有3家博物馆进入全市类博物馆培育库;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0%等。如是这般,无疑将为古质新颜的郑州平添“伟重”气度。

  (三)“敬重之地”

  所谓“敬重之地”,是指郑州素来崇尚尊贤纳才的价值观,对身怀绝技、硕果累累的全球各界精英礼敬有加。这片热土上曾经走出过黄帝、列子、韩非子、潘安、郑虔、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前贤名流,在新时代的今朝,尤其对全球各界高层次人才求之若渴。近在眼前的一个例子是,2024年2月27日起,郑州市“引进外国专家及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开始申报,最高可获60万元经费资助,旨在重点引进从事重大原始创新研究、有望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带动产业发展升级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和专家团队。

  类似上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环境和优渥待遇、力邀优秀人才加盟的例子,近年来在郑州俯拾皆是。譬如,在《郑州市推进百家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中,就有“积极引进一批博物馆经营管理、藏品修复、展览策划设计、研学课程开发、文创创意开发等中高级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新计划。又如,2023年11月,郑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有“支持用人单位大力引进国家级、省级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对事业单位自主招聘的海内外博士、博士后等青年人才,免除笔试程序,通过面试、考察等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对新设立国家、省级、市级博士后工作平台的用人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资助。给予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10万元生活补贴,国(境)外优秀博士在站生活补贴提高至15万元”等硬核措施和满满诚意。

  (四)“望重之地”

  宽厚博大、朴诚勇毅的郑州,久已深孚众望。其拥有蜚声寰内的城市美誉度,洵为“望重之地”。郑州区域内的新郑有黄帝文化、姓氏根亲文化,而嵩山又是华胥老母的诞生地和享祭地。所以,在此基础上打造“全球华人的拜祖圣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的构想是允当的。

  具体而言,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姓氏根亲文化则是凝聚全球华人强有力的纽带和桥梁。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新郑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炎黄子孙祭拜人文初祖、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隆重仪式。自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至今,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业已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创”的生动标本。此外,郑州还有倡设“中华母亲节”的打算。由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推衍而成的圣母文化,源于登封市境内的中灵山。华胥氏乃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个有名的中华远祖,以之为核心创立中华传统文化家祭殿堂“中华祖祠”(主殿拟供奉华胥氏、三皇五帝),应该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下一步,郑州计划倾力推促“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升格为国家层面举办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并且争取尽快建成“黄帝文化纪念馆”和“中华姓氏文化馆”,从而为现有的黄帝故里园区晋升至5A级景区提供佽助。

  二、“四重”对郑州建设“全国重地”的意义

  如上所述“四重”,或可视作建设“全国重地”的四项核心要素。这种全新的“四披式”城市定位,既是对郑州历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与提炼,也是对“全国重地”内涵的深一层稽索和升华。事实上,在“全国重地”建设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四重”定义往往呈散点渗透、并辔齐驱状态。例如,从2023年12月29日公布的《关于推进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支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战略的实施意见》(郑政办〔2023〕54号)中得知,郑州打算拿出五年时间(2024年1月—2028年12月),基本完成“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而这些工程(以双槐树都邑为引领的河洛古国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古荥冶铁遗址为引领的汉代冶铁技术遗址保护展示类项目;以巩义窑址为引领的唐宋陶瓷——大运河文化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谁是最可爱的人文博广场、常香玉故居为引领的近现代优秀遗产、红色文化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等),无一不是既传承又创新、既“两个结合”又“两创”、既增“厚重”又添“伟重”、既彰“敬重”又助“望重”的典型样例。

  对“全国重地”建设而言,“四重”定义或许既称得上引擎与抓手,同时亦不失为圭臬与鹄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文化强省建设部署、勠力推进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两创”之旅中,尝试引入“四重”这支新颖的协奏曲,或许会产生夯实“全国重地”建设基础、加快“全国重地”建设步伐之良效。

  【作者:郑志刚 王峙开 单位:郑州美术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研究”(项目编号:2023ZT05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任务和路径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第90-93页。

  [2]张新斌:《中华始祖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17-22页。

  [3]汪振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路径选择》,《学习论坛》2013年第8期,第63-66页。

  [4]李孝敏:《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建设的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第84-87页。

  [5]杨世利:《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论纲》,《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第25-32页。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