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3-28 09:58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1]宇宙观是关于天、地、人三者关系在时空框架内的发展变化理论,是古代先民对宇宙万物、天地之道的认知。其中,宇宙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宇宙观的核心思想之一。深入挖掘这一思想,明确其核心要义和特征,对于今天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天人合一就是指宇宙中万物相互关联,自然与人类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和共生关系,强调天地、人类、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均集中体现,尤以道家和儒家思想为代表。

  道家学说对于天人合一思想持肯定的态度,将天人合一思想理解为“天人相通”。老子较早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意思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道”生成,而“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是天人合一的本质,即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我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贯通。

  庄子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上述思想。他认为“万物生于偶然,而又归于偶然。人亦有兹。既生逢其时,遇其会,又逢其不时,遇其不会,且物既多矣,不得不相与为偶”[3],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是虚幻的幻觉,唯有道是真实存在,而人作为万物之灵,也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合一。因此,庄子强调人的自我超越,摆脱了人们对于物质、权力的执着,以达到真正的自由自在。这一点也可以从他的名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方无隅,小方多隅”中得到体现。

  儒家则强调义理之天、主宰之天。孔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规律可循,人作为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天地的规律。即“天人相应,君臣相辅,父子相亲,夫妇相爱,朋友相信”,这是义理之天。孔子又认为,“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如在宇宙之间,而人独不得而见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皇考为天下先,壹是皆得一人之心焉”[4]。《论语》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皇天后土”观念,即主宰之天,皇帝代表天,老百姓代表地,天地统一,各得其所。此外,孔子也认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4]。“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5]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认为只有心怀仁爱,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强调“天人感应”“人性本善”“性即是命”。在孟子看来,“天”和“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是由天地之气所主导的,而人类的行为也必须顺应天地之气的运行规律,主张“人,天地之间也。与天地相参也”,即人类与天地之间要实现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总体上,中国古代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本质是道的体现和实现。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皆由道而生,也最终归于道。人与自然相辅相成,人的行为和自然的运动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人应当追求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道家希望以“出世”的心态,依照自然规律生活,并尽力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儒家更强调人与社会、天命之间的联系,认为人应该以道德伦理为准则,以“入世”的状态,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之间的和谐。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行动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宇宙观的独特性,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之一:自然物质性。自然之天、物质之天,作为天人合一思想的自然物质性特征,在论证起点上都有天人同源的影子,即“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6],强调天人同源,人由天地所生,人是天地的一部分,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物主义有一定的同一性。

  特征之二:主宰义理性。天人合一思想更多的是强调天是主宰,天尊地卑,天主人从,要顺天意,听天命。天的喜怒哀乐会通过自然现象显现出来。“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7]这些都表达了主宰之天、义理之天的思想。

  特征之三:系统整体性。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宇宙万物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孔子曾说:“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患者,则天地为之不祥矣。”[4]这表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同时,庄子曾经说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这一句话强调了人与宇宙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提到:“天地万物本无我,吾与万物成一体。”[8]他认为人与宇宙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特征之四:运动变化性。天人合一思想还强调运动变化及规律性。庄子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道隐无名,天人合一。”[3]表达了天地万物按照自身规律自我运动的思想,即天地万物的运动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同时,这种自我运动变化也包括人的内心运动变化,即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也要不断自我调整和变化,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荀子·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9]这句话表明了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不可改变,人们要顺应天道,把握天时地利,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王阳明则在《致良知》中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只有将知识和行为完全合一,才能真正做到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特征之五:相生相克性。天人合一还强调阴阳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荀子·天论》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游者,其形穷也;灵气者,其宅止也。”[9]这句话表明,万物的生命和命运都是受到阴阳相克的影响,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和精神升华。《孟子》中曰:“天之所以为天也,阴阳夜日、寒暑也;地之所以为地也,高下、泉源也。”[10]这里的“寒暑”“高下”等就是阴阳相互对立的表现。阴阳相克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易经》中曰:“阳在阴衰,阴在阳盛。”这说明阴阳二者的力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中相互制约,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天人合一思想所呈现出来的系统整体性、变化规律性和相生相克性,体现了天、地、人之间的整体、互动和协调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存在的条件。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自古以来,天人合一思想都一直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天人合一思想除去一些臆想和比附,以及一些过时的礼教规制,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求,例如在个人成长、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文化自信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尽管已经历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仍有许多遥相呼应之处,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强化人性自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无论是自然之天、物质之天,还是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表面在讨论天之属性,实则讨论人性。试图通过自然之天的规律性、上天的神性,来规范人的言行,强调人应有敬畏之心,提倡通过人的道德自律,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这种道德自律,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核心思想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恰有不谋而合之处,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起到了助力增强的作用。

  第二,突出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色和文化底蕴,就是一以贯之地贯彻以人为本。透过天人合一思想,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智圣先贤一方面强调上天的先在性、至上性、崇高性、主宰性。另一方面,又把落脚点放置于人的成长、人的发展、人的完善上,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一面。这种以人为本,虽有传统糟粕成分,例如“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等,但也有“民贵君轻”“强调节制”“注重长远”等“以天论德”的劝导性提倡和要求。这些劝导性提倡和要求,其明确的对象就是现实的人。可见,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由来已久。

  这种以人为本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人为本,但天人合一思想中隐含的人本主义底色,发展手段中折射出的伦理关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有许多对话窗口,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有促进作用。

  第三,助推生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天人合一思想蕴含自然之天、物质之天之义。老子讲“道法自然”,就是强调:一要尊重规律、重视规律、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二要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关联性。三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能只顾人的需求,不管生态的修复。《孟子·梁惠王上》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0]由此可见,人们在不断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充分汲取天人合一思想中尊重规律、观照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智慧,对于应对当代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困境,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丰富现代生态理论,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第四,助力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11]因此,站在“两个结合”的视角,我们重新审视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构建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人相参”,注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强调个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剥削。“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这与当代世界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相符合。其次,天人合一思想重视道德伦理中的公平原则,突出“万物一体之仁”以及“民胞物与”,强调万物公平和代际公平,与现代伦理的平等原则可谓异曲同工。最后,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具有的生态哲学智慧,为生态理论的发展提供哲学的启示,深刻地展示出了其与时俱进的魅力。除此之外,这一思想体系对于启迪人心,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进而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为中国哲学参与现实话语讨论、介入世界性文化关切提供重要切入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构建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民族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第五,促进社会和谐。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在具体细节上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怀。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中的经典语句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大同世界观,这一思想落实在人类社会,便是中国人世代追求的天下大同理想。所谓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2],这句话中的“各美其美”意味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保留自己的独特性,同时接纳其他民族和文化的优秀之处,这是实现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前提条件,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则是指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和交流,达到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的目的。同时,“天下大同”还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和谐的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和命运所在,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最高体现。坚持以这一理念为引领,有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新局面。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3]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悠远和丰富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道德中,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文化滋养。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态问题和社会危机依然严峻,深入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丰富文化意蕴,取其精华,守正创新,必将大力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王晓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书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基金资助: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列宁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2BKS024)】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5-29,第1版.

  [2]老子.道德经全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3]郭诚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孔丘.论语[M].王京涛评述,北京中华书局,2017.

  [5]刘乐贤编著:孔子家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6]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中华书局,2012.

  [7]董仲舒.春秋繁露[M].济南:山东人出版社,2018.

  [8]王阳明.传习录,钱明、孙佳立(注)[M].哈尔滨出版社,2016.

  [9]牟宗三.名家与荀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10]孟子.孟子[M].武汉:崇文书局,2011.

  [1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2]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