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 |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三对重大关系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4-03 09:50

  编者按

  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从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行系统阐述,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新质生产力成为理解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在哪儿?新质生产力对河南发展有多重要?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河网学术中原特推出《谈“新” 》策划,听听专家怎么说,敬请关注!

  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各地抢抓机遇,纷纷布局。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但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就这个问题给予明确回答:“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就为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为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系。

  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也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蕴含着普遍性,不能用普遍性排斥特殊性,也不能用特殊性排斥普遍性,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全过程之中。同样地,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也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试图用一种模式解决所有问题。由于各地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配给上存在差异,因此要避免在产业布局上“盲目扎堆”,变“弯道超车”为“换道超车”。应在尊重客观规律、开放视野的前提下,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以此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和突破口,进而培育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本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道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不能不按规律办事,谨防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任性蛮干、一哄而上、泡沫化地“大呼隆”,也要防止重复建设、只搞一种模式等种种不良倾向。既要打好“特色牌”,又要走稳“务实路”,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要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从整体角度来看,传统产业是形成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基础与前提,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与安全性。通过对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管理方式等进行高科技化改造,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厚植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产业基础。目前,传统产业依然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部分传统产业在升级改造后,推动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有望使传统产业成为驱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传统产业有序转型过程中,应秉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使其在保持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做好统筹推进的大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一方面要用新技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另一方面也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才能让产业发展脱胎换骨、强筋壮骨,更好地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起主导作用。创新包括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改革创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生产力在迭代中升级、在跨越中发展,使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自主创新的关键是掌握高端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但这些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主创新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即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当然,自主创新,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路上难免困难重重,但唯有不畏艰险逾越这座“高山”,才能促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产生质的变化。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开放创新不可或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和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因此,我们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用好全球创新资源,鼓励国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在前沿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增强前沿技术企业在全球资源的配置整合能力,进而形成多元、多层次、多领域的前沿技术合作新格局。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向新兴产业转变,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治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在贸易投资深化过程中的新变化,抢占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以便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作者:卜莲玉 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