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豫出彩 | 以内融外联提升郑州都市圈辐射带动力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4-04-03 09:40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指出,大力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都市圈之间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人口经济要素加快向都市圈聚集,都市圈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站位中部地区崛起,放眼中原城市群发展,要坚持以“内融外联、板块互动”推动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王承哲

  郑州都市圈“圈内”

  一体发展

  ●坚持“一盘棋”思维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无差别供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推动郑州都市圈“圈内”一体发展,是优化都市圈资源配置、提高都市圈整体效益、发挥都市圈整体功能的关键所在。只有推动郑州都市圈内部一体化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郑州都市圈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发挥郑州都市圈与邻近都市圈的协调联动效应,实现共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要依据都市圈内各个城市的特色产业和功能定位,消除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更加科学的地域分工、合作和交流,进而实现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城市圈总体效率最优化。

  规划引领是前提条件。加快完善以总体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规划落实的协调机制,引导形成多层级、多向度的分工体系,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地域空间单元。

  产业协同是根本动力。坚持“一盘棋”思维,以市场需求和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推动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协同提档,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跨行政区全面融通,构建一体谋划、一体招商、一体培育、一体发展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支撑。坚持适度超前、整体优化、协同融合,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构建快速交通运输赋能的通勤网,破解都市圈时空约束,畅通都市圈交通“大动脉”与“微循环”。统筹推进能源、水利、信息、生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融合衔接、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最大合力。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把握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空间上呈现的圈层递减规律,创新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模式,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无差别供给,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圈内”的全体人民。

  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

  “圈群”链接发展

  ●全面提升郑州综合实力

  ●协作机构授权充分、精简高效

  ●强化“圈群”“空间联系”

  郑州都市圈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中原城市群又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动力源。推动郑州都市圈与中原城市群“圈群”链接发展,有利于发挥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通过“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组合链条和能量传递路径,更加充分激发郑州都市圈的引领效应、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更好带动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乃至中部地区加速崛起。

  提升“圈群”链接发展的“关键变量”。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的“强核”,是郑州都市圈与中原城市群之间链接互动发展的“关键环”。要以全面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目标,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完善“圈群”协调联动的“链接机制”。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涵盖5省30市,郑州都市圈也涉及多个省辖市级的行政区划,推动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链接互动发展,需要按照授权充分、精简高效的原则,围绕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产业协同互补、生态共保共治等重点领域设立协作磋商机构,推动发展规划、制度创新、改革事项、重大项目、支持政策的具体谋划实施,协调解决地区间合作发展的重大问题。

  强化“圈群”协调联动的“空间联系”。中原城市群既包括郑州都市圈,还包括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等发展板块。强化“圈群”的“空间联系”,就是要运用好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经济要素组织和流转功效,充分发挥“枢纽+通道”的综合效应,统筹利用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方式的大运量,统筹发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的便捷性,强调通道及枢纽对不同区域板块之间各类生产要素和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支撑和引导,从而推动不同区域板块之间的深化合作和协调发展。

  郑州都市圈和邻近都市圈

  “圈圈”相向发展

  ●依据中心城市定位明确合作方向

  ●注重借势发力

  ●搭建关键平台载体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输通道网络的不断完善,跨区域的运输投放能力不断增强,“两小时”“三小时”通勤圈的空间不断扩大,减少了不同区域都市圈之间的通勤时间,缩短了不同区域都市圈之间市场主体的心理距离,也为不同区域都市圈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进行分工合作、相向发展、带动区域协调联动提供了可能、形成了支撑。从区位来看,郑州都市圈北邻太原都市圈,南望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东南则与合肥都市圈相呼应,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通道将郑州都市圈与中部地区各主要增长极串联起来,有助于跨省域促进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澎湃动能。推动郑州都市圈与邻近都市圈相向发展,既要坚持市场导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也要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实施。

  站位全国城市体系明确分工。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都依托于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些城市多处于全国城市体系的塔尖位置,也都承担不同的任务使命,处于不同的“生态位”,有着各自明确的分工。某种程度上,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着都市圈的功能定位,都市圈之间的相向发展也要依据各自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明确发展重点和合作方向。如,郑州、武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都需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郑州、武汉两大都市圈也应携手前行,全面提升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策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共同在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借力国家重大战略进行对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需要借势发力,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度衔接。为此,郑州都市圈应充分发挥战略叠加优势,在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加强与中部地区其他都市圈之间的对接,在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推动与黄河流域都市圈之间的对接,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加强与其他节点城市及都市圈的对接,加强优势共塑和互补协作,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搭建关键平台载体加强合作。各个都市圈之间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远,跨行政区划协调难度相对较大,可以优先采取搭建关键平台载体的举措,选取最具有突破性、带动性的领域深化合作。如,探索建立中部地区园区合作联盟,加强都市圈之间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健全产业发展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产业协同创新、有序转移、优化升级。

  (作者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