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歌:以一流营商环境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4-11 14:08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本质上是一系列生产关系的系统集成,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建设符合新型生产关系要求的一流营商环境,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的顺畅流动。

  一、营造包容创新的政策环境,挖掘新兴产业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制度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加强针对性产业政策供给,优化产业布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新兴产业集中,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大对本土优质科技型企业培育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具备技术优势和规模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行业竞争优势。二是完善激励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的政策体系。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依托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和科研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一系列产业科技攻关工程,发挥政府在关键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市场导向,通过相应制度和市场环境激励创新成果产出、转化,形成科技创新和创新推广应用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打造我省经济发展新优势。

  二、建设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保护创新创业动力

  建设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通过法定程序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与政策转化为法律法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为科技创新构建公平有序的制度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做好地方性法规与规章的“立、改、废、释”,破除法律制度落后于科技创新的藩篱,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白点、薄弱点,完善促进型法律规范,为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序进行。同时,优化综合监管方式和科学执法程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面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健康发展需求,立法层面,要避免严苛繁琐的制度设计制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促进保障为基本方向。执法层面,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结合新兴产业、新型技术特征,采取更为包容审慎的监管执法方式,充分发挥法治引导、监督、促进作用。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探索构建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支撑,充分保障创新主体权益。

  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求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更要求实现资源配置的深度优化与效率提升。因此,亟待构建高质量的市场经济体系,打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环境。一是当前正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我省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痛点、堵点、卡点,消除阻碍先进优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二是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减少过度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技术路线、不同行业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享受惠企政策、获取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励创新成果产出、转化。三是健全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提振市场主体信心。针对企业监管事前预防提醒不够、事中监管缺失、事后以罚代管等问题,进一步加大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力度,创新“寓管于服”机制,构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监管机制,提升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效果。

  四、塑造高效流通的要素环境,促进生产关系革新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具有更加广阔的配置范围,也要求更有效率的配置深度,这就需要塑造高效流通的要素环境。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要素资源,针对当前省内存在的要素保障支持力度不够、跟进不够精准、要素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一是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提高要素保障跟进效率。借助“万人助万企”活动,提升企业要素保障服务精准水平,着力解决创新创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审批堵点、融资难点、人才紧缺等问题。聚焦要素保障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健全要素市场治理,做好要素“精细化”保障。二是健全要素协同保障体系。建立要素保障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破除数据壁垒,突破“碎片化”困境。加快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着力破解制约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深层次制约。三是畅通劳动力要素流通渠道。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障,知识密集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要解决我省存在的劳动力市场配置程度低、劳动力供需结构不适应、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需要建立省内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机制,培养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实用人才,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专业过硬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五、构建系统集成的数字环境,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重塑,进而引发生产力的深刻变革,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提供新的动能。强化数字软环境建设,不仅能够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革新,更能够带动以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创新产业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一是在国家“新基建”的战略框架下,大力推进区域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落地,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算力基础。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开放共享安全,既打破数据间的壁垒,同时缩小地区间信息发展差距。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以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数字技术,从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交易成本。三是建设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构建数据要素管理和评价体系,为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创造良好生态环境。通过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构建数据要素全产业链,打造数字产业集聚区,鼓励引导企业依法合规采集与治理数据,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

  【作者:刘国歌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JC023)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