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梦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4-17 10:40

  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推进实施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当前,黄河流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区域发展不平衡、高质量发展不充分等现实困境。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防灾减灾,加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统筹规划,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创新引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横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数个重要生态功能区,沿河两岸分布众多湖泊、湿地,生态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流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流域内分布了多个农产品主产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富集。可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制定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科学治水思路,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黄河流域水沙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向好。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严重制约了沿黄各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促进民生改善的战略需要、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亟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被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能够推动黄河上游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部地区实现崛起以及东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缩小黄河上游的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作为主要的农耕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2]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可以促进黄河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地位不可替代,对于有效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3]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前提,这有利于打造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极大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但是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更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必须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将保证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最终有利于巩固拓展黄河流域的沿黄九省区特别是黄河上游省区的脱贫攻坚成果。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一方面,受到气候、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生态系统失衡,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这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黄河流域的大规模城市化和农业发展过程中,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高污染企业密集,工业企业生产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极大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亟须拯救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二)水资源短缺,利用方式粗放

  总体上,黄河年径流量仅占全国的2%,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却要给我国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提供灌溉、工业生产和日常用水,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严重短缺。在水资源难以保障的情况下,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节水技术推广难、利用方式粗放,原本紧缺的水资源在得不到高效利用的基础上更加剧了水资源保障形势的严峻,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不合理活动的增多,水资源消耗总量和消耗速度大大增加,黄河的水资源供给能力已经跟不上人们的需求。同时,黄河流域大部分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产业相对密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江入河,严重污染了黄河流域内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进一步短缺。

  (三)经济水平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黄河上、中、下游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位于黄河上游流域的西北地区,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黄河中下游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根据2022年的经济统计数据看,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GDP分别为3610.1亿元、11201.6亿元、5069.6亿元,中游的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和山西省GDP分别为23158.6亿元、32772.7亿元、25642.6亿元,下游的河南省和山东省GDP分别为61345.1亿元、87435.1亿元。上、中、下游年度GDP基本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阶梯形分布,GDP值最高的山东省是最低青海省的24.22倍。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

  (四)创新活力不足,高质量发展不充分

  黄河流域是我国的三大能源基地,即上游的水电基地、中游的煤炭基地和下游的石油基地,除此之外还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天然气等资源,这些资源为传统工业产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技术创新的要求,过于依赖资源的传统工业产业已经远远跟不上我国整体产业发展布局的变化。同时,由于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依靠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的高精尖科技产业的创新活力不足,产业深度融合不足,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防灾减灾,加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防灾减灾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加强对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一是提高黄河流域农耕区的抗旱防洪标准,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强化农业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最大力度保障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稳定开展;二是要退牧还草、退耕还湖、封山育林,杜绝乱砍滥伐、乱挖滥采、盗沙卖石,实施生态修复,提高整个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以增强黄河流域的自然储蓄和水源涵养能力;三是做好防沙固沙工程的实施。根据黄河流域不同的生态地质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对宁蒙地区要加强土地荒漠化、干旱风沙化治理,持续开展防沙、固沙、绿化、扩湿工程。

  (二)污染防治,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污染防治,支持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支持农业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一方面,严格规范企业排污标准,优化污水处理技术,由政府组织实施对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技术评估,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指导工业产业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绿色循环节能产业成为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强化污染防控,做好农业废物的资源化、绿色化利用,精准化肥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转变农业消耗水资源的方式,以技术为支撑、以绿色为导向、以优质为目标,加速农业生产内涵式、集约式发展。

  (三)统筹规划,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做好统筹规划、协同治理,把握整体观念,推动黄河流域均衡协调发展。一方面,黄河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差异大,应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资源分布、经济水平,统筹考虑黄河流域的开发建设,上游区域着重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中游区域加快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更新,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下游区域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推动沿黄九省均衡协调发展,要坚持共商共谋、利益共享,根据当地条件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结构,最大程度避免同质化开发、生产、经营,在差异化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经济增长、区域协调。

  (四)创新引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掘地区创新潜力、强化创新实践、构建创新格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首先,发挥科研院所的作用,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战略,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为企业创新创造提供资金、技术、政策支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加速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真正让创新技术走出实验室转变为创造社会财富的第一生产力;最后,积极搭建科研成果管理保护网,全面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创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大力支持科研人员的知识成果转化和创业创新。

  参考文献

  [1]赵辰昕.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N].中国改革报,2023-07-03(002).DOI:10.28074/n.cnki.ncggb.2023.001075.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

  [3]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

  (作者:杜梦伟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