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坤: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存在世界,包括文化空间中共享的认知模式、个人与集体共享的情感连接、各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等核心要素,既基于心理认同,又观照文化传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精神作用力和内在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这些论述彰显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性,阐明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因而,必须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明特质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古至今,各民族一起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因此,准确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根植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史。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从石器时代的中华先民,到夏商周华夏共同体的出现,再到秦汉时期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以及此后数千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体现着中华文明的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一脉相承。强烈的家国情怀与厚植于心的历史意识,正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塑造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我们的先人在农、医、天、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取得了以四大方面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此外,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改革之举也是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重要标志。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传统。纵观中国千年历史,在华夏中心与四夷边缘的互动关系中,从来没有封疆裂土的保守和分离。这种统一的历史基础,决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在近代遭逢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肢解、分裂的存亡绝续中得以新生。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涵养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征,“合”是主流,“交”是过程,“融”是关键。各民族之间总能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并最终融为一体。尽管历史上也有过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各民族对于中华文明的认同,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彰显了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积淀出追求秩序、稳定内敛、爱好和平的文化性格。几千年来,虽然中国长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领先于世界,但从来没有对外搞殖民扩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中央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摆在全党、全社会、全民族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必须深刻理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遵循。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民族解放、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基本主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他们所说的共同体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社会机体,是荣辱与共、祸福相依的和谐图景,是包含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共同家园。因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相契合,能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理论指导。
大一统的历史传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精神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民族大统一,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发展壮大,根源就在于对大一统理念的推崇和实践。大一统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制度实践,经过千年的相承,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共识,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精神文化基础。
“两个结合”理论成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领域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回应时代主题,解决现实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现实成就。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紧密交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体现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机理。
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路径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然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涉及社会意识形态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不是一时一事和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应立足长远以整体性和全局性视野进行系统谋划,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让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持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是在民族间的交流、交融过程中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明确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融不是汉化,而是将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共赏互鉴;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以外,还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对于先进工具、技艺、社会思想观念等的交流学习,推动民族地区和内地经济紧密协作、互补互利、共同发展,能够进一步夯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广,为各民族有效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提供条件,才能巩固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掌握和传承。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心聚魂的作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必须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同时加大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力度,努力在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传统之中寻求各民族的共性,将其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价值,进一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心聚魂作用。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存在世界,体现着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同时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精神作用力和内在价值。进入新时代,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心聚魂的作用等路径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应意识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非朝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对各族人民的教育引导,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持续增强中华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支撑。
(作者:郭宇坤 单位: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