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军:打造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全课程体系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4-29 10:31

  劳动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教育,其教育效果直接决定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劳”促“全”,高校要紧紧抓住“课程资源”这个劳动教育的核心,融入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资源,积极打造以“劳”促“全”的劳动教育全课程体系。

  一、以“课程劳育”体系实现“立劳树德”“立劳增智”

  高校要抓住“课程教学”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环节”,打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劳动教育全课程体系。

  第一,促进劳动课程与德育课程“同频共振”以实现“以劳育德”。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校“课程育劳”课程体系中具有“铸魂领航”的天然优势。高校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关键作用,将劳动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画出德育与劳育协同“育劳树德”的同心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劳动经典文献解读”“弘扬劳模精神”“中国共产党与百年劳动教育”“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劳动力市场与创新创业”等“专”“精”“特”教学专题,在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质、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过程中实现“以劳增智”“以劳树德”。

  第二,促进劳动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以实现“专业劳育”。专业课程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学时最重的主干课程,在“专业育劳”过程中处于主干地位。高校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劳动教育”元素,充分发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大国工匠和创新品质等特色教学资源,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专业劳育”要与“金课”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耦合,建立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育劳共同体”,构建具有时代高度、理论厚度和社会温度的新时代劳育课程体系。“专业育劳”采取“基因嵌入式”打通学科壁垒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专业育劳”与“劳强专业”的“强强联合”,让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品味到“专业真谛”与“劳动品质”美味大餐。

  第三,促进线上劳育与线下劳育的“同心同力”以实现“以网育劳”。互联网已成为当代青年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阵地,是信息化时代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育劳”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享,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育劳新格局。要充分发掘线上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在网络视频公开课中添加“劳动元素”,搭建基于网络平台的“云劳育”资源平台,切实发挥网络文化“育劳”功效。面对“屏对屏”教学新范式,高校要坚守网络劳育的人文属性和教育张力,做好教学内容优化、话语体系转化和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优质网络劳动教育供给,构建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的网络育劳新阵地。

  二、以“实践劳育”实现“立劳强能”“立劳健体”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必然属性,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必修课”。高校要抓好“实践育劳”这个重要环节,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职业活动、公益活动和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环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合格的“准劳动者”。

  第一,劳动教育积极融入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专业实践是大学生专业知识基于实践转化的情景探究、实践体验与协作分享,是以“实践劳育”实现“立劳强能”“立劳健体”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深入挖掘专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点、生长点,将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创新意识融入专业实践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效果考评,做到分工明确,守土有责,齐心“种好责任田”。学校积极与政府、社区、企业和家庭协调互动、互联互通,特别是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推进专业性劳动实践基地和服务性劳动场所建设,全方位建构校内校外联动的劳动教育综合保障共同体。

  第二,劳动教育积极融入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主旋律。高校要构建劳动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实践共同体”,将劳动实践以“菜单化”方式嵌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过程。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实现劳动实践的形象化、具体化,达到劳动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协同发力”的育人效果。创新“杯赛”活动,实现“以赛代练”筑牢“实践劳育”根基。高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规划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过程,通过“以赛代练”不断晋级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素养、精神和技能。

  第三,劳动教育积极融入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是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是当代大学生涵养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创新精神的生动注解。高校积极构建义务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综合考虑大学校园内实施劳动教育条件、环境,把清洁校园、美化校园、劳动创作等纳入劳动实践环节,“从身边做起”,从校园“洒扫”为之。高校整合校外资源积极搭建服务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积极开展“三下乡”“义务支教”“服务西部”“理论宣传”和“社区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志愿活动。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劳动教育“日常化生活化”的重要依托,高校通过构建“专”“精”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学以致用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打通、社会企业家庭参与的多方联动劳动教育实践机制,激活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力量密码”。

  三、以“文化劳育”实现“以文育劳”“立劳育美”

  高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文化育劳”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载体。高校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营造“尊劳崇劳”的文化氛围。

  第一,构建“以文育劳”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机制。在校党委领导下,高校优化整合劳动教育管理资源,建立校领导牵头的“文化育劳”工作领导小组,将“文化育劳”工作纳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搭建学校、院系和班级“三位一体”的工作管理体制,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健全保障机制,融入年度考核目标,在校内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参与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参与劳动、主动劳动的自觉性。

  第二,开展“以文育劳”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掘校园文化“以文育劳”的天然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劳动精神”主题月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橱窗、海报、报纸、电子显示屏和文化标识物等新旧媒介的影响力,推广更简易化、更具时代感、更具欣赏性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类宣传作品。高校可以依托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创新创业讲座和名师讲坛等教育载体,聘请模范、专家、校友、学者和普通劳动者开展典型事例、劳模精神、创新品质和大国工匠等专题讲座,带给学生身临其境般的劳动体验和理论感悟。高校鼓励师生挖掘并创作歌颂劳动为主题的文章、歌曲、舞台剧、微电影和公开课等文艺作品,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舆论氛围。

  第三,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育劳”价值。劳动教育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发挥5G优势,优化校园新媒体矩阵,搭建集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专题网站和其它网站于一体的立体化“劳动教育”矩阵,组建创造团队,深化内容文创,细化“网言网语”,创新传播方式,以多屏分发或组合传播形成点面结合、同频共振的“网络育劳”平台,实现“以文育劳”效果的最大化。

  结语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形态,劳动教育永不过时。高校要立足“课程平台”的主阵地,搭建必修选修协同、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同向的多元课程体系,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以“劳”促“全”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格局,让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化虚为实”“走心入脑”,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作者:杨晓军,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后疫情时代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编号:2021YB0082)】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