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 |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5-09 08:59

  编者按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新质生产力成为理解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关键词。日前,河南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全省社科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河南如何发力”这一议题建言献策。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科联,推出《谈“新”》特别策划,持续刊发专家发言内容,敬请关注!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和创新,是中国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成果,具有理论深度。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深刻回答了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科学阐释,具有强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问题意识,具有实践广度。

  一、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质态

  生产力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而定义为“人类在劳动活动中所产生并蕴含的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力量,是劳动者在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力量”。

  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命题。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起初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是“物质生产力”,随后开始关注“社会生产力”,到晚年探讨了“自然生产力”。马克思也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生产力的新水准、新质态,是对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先进生产力质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上的先进性。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劳动过程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新质”体现在劳动者的数智化和高素质化。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劳动技能、数字素养、适应智能时代劳动主体的人机并存,是掌握网力、算力的具备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素养的劳动者。“新质”体现在劳动对象高新科技化和虚拟化。既有新能源、新材料等物质态的劳动对象,也有海量数据、复杂信息等非物质态的新的劳动对象出现,新能源和新材料克服传统能源材料的不可再生性,能够降碳增效;海量信息和数据突破空间的限制,具有可持续、可重复、可共享使用的特征,数据和信息转化为获取收益、提高效益的重要工具。“新质”体现在劳动资料的数智化升级,高端精密仪器、智能设备的使用。

  二是体现在要素优化组合和创新配置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代表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贡献后的余值,这个余值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体制改革等对产出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既取决于“技术”因素,即科技的进步程度,也取决于“制度”因素,即体制、制度、机制的调整能力。

  三是体现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进一步融合与交叉。马克思明确了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和对象,消费是生产的前提并创造出生产的动力。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下消费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通过消费者的个人画像、创意设计、浏览关注、购买偏好等大数据分析,消费成为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依据,生产与消费进一步融合为一体。

  四是体现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7—1858年手稿)》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这一论述阐明了马克思理想的未来社会的特征,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和全民共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人们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新质生产力是与新的阶段城乡居民新的需求的产品生产能力匹配,由新型需求诱发。

  二、新质生产力的实现形式: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新质生产力依托新科技,落脚点在产业,载体和实现形式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对传统产业意义重大。不能只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视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和载体,否认传统产业对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要准确界定传统产业的内涵,不能将传统产业等同于落后产业、低端产业,也不能理解为采用落后生产方式生产的产业,也不是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产业,而是指满足传统需求的产业。比如,任何时候都需要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渔业,任何时候“发展新质生产力都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正如无论是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还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也都会有依靠农业实现现代化、或者依靠工业实现现代化的不同路径和地区,新质生产力一定存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改造提升有三大路径。一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基础能力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所具有的支撑产业参与和构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性条件和实力,产业的高端化需要用新的生产要素“再造”产业基础能力,要通过原始创新、更加重视基础研究、鼓励迭代性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切实实现一国或一个区域传统产业、支撑产业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二是产业数字化。据测算,2022年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10.5%、24.0%和44.7%,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德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数字化渗透率分别为24.8%、43.9%和67.9%,而英国分别为29.9%、32.0%和66.1%。三是产业的绿色化。主要是通过生产力三要素的变革,从新能源,以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不同维度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双碳目标。部分省份已经着手改造传统产业,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旨在通过三年“智改数转”行动,使全省制造业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该计划实施以来江苏省推动全省累计发放智改数转设备补助4245.2亿元。2023年江苏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正式上线,也颁发首张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具有新质生产力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4个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二是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四是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产业。

  (三)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以新科技为推动力,以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为载体,以满足人类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带动引领作用,当前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涉及人类自身生命探寻和维护、时空物质能量信息、新能源的发现和使用、海量信息的创造获取和利用(见下表1)。

  三、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的作用

  体制、机制等宏观和微观层面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作用。体制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承载作用。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将战略基点放在经营主体上,重视企业、企业家,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家。科技企业家具备冒险精神、创新精神,能洞察市场需求,有科学家素质,能洞察科学新发现的价值,了解创新成果先进性,敏锐地发现并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就像比尔·盖茨、乔布斯引领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马斯克引领了以空间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库克引领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我国的任正非引领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

  运行机制保障,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布局,一方面科技创新人员的知识要不断更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专业学科内容需要超前布局。例如,近期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要求各个学科都要针对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进行学科建设。2021年5月,教育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12家高校开设首批未来技术学院,意图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二要完善科技-产业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建立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创新高地、创业高地、人才高地。高地要突出开放式,尤其是在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遇阻的情况下吸引国际创新资源,尤其是创新人才进行开放式创新,共同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业技术。二是突出高水平基础研究。三是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四是升级各类科技园产业园。要求各地基于科技园、产业园培植新质生产力,各地可以对已有的产业园区、科技园区进行迭代升级,做强新质生产力项目和产业,吸引下一代新质生产力项目和产业入园。

  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已成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参与者,有围绕半导体制造、生物基因技术平台、软件应用等高新技术新兴领域,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围绕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推动传统行业智改数转的活动;有动员大学大院大所转变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走出高墙、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活动。广东、江苏等省份站在更高的层面针对未来前沿科学积极推动城市实验室等建设,在城市实验室建设上,围绕大楼大装置大师进行区域竞争;有主导建设面向全球的世界级高水平大学,例如广东的南方科技大学、浙江的西湖大学、上海的上海科技大学等。我们也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和城市实验室、产业链上的发力,希望通过协同、联动使河南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作者:杨玉珍 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