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雅俗共享的宋代傀儡戏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5-23 10:45

  傀儡戏,即以傀儡做戏,指中国古代使用傀儡进行表演的戏曲。傀儡戏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关于傀儡戏的记载,《风俗通义》中曾说“汉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櫑”“魁櫑,丧家之乐”,此处的魁櫑即傀儡,在当时主要用于宾婚嘉会或用作丧家之乐。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平民阶层的崛起,宋代的娱乐产业与市井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傀儡戏也进入全盛阶段,题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涌现出了大量技艺高超的傀儡戏技艺人。

  据《都城纪胜》记载,宋代的傀儡戏可分为“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肉傀儡” 。悬丝傀儡即提线傀儡,源于陈平六奇解围,《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北宋悬丝傀儡技艺人张金线,《梦粱录》记载的南宋悬丝傀儡技艺人有“金线卢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杖头傀儡即用木棍来操纵的木偶。北宋开封有一杖头傀儡知名技艺人任小三,“每日五更头回小杂剧,差晚看不及矣”。南宋的杖头傀儡多“如巨灵神姬大仙等”,知名技艺人有刘小仆射、张小仆射等。《东京梦华录》对水傀儡有详细的介绍:“又有一小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乐船上参军色进致语,乐作,彩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人垂钓,后有小童举棹。划船,辽绕数回,作语,乐作,钓出活小鱼一枚,又作乐,小船入棚。继有木偶筑球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可见,水傀儡以木偶“钓出活小鱼”“筑球舞旋”等高难度动作为表演特点,以此来吸引眼球,同时也是少见的将表演场地放在水上乐船之中的傀儡戏。两宋时期文献对肉傀儡介绍较少,仅耐得翁曾在《都城纪胜》中对肉傀儡注释 “以小儿后生辈为之”,可见肉傀儡的表演道具由傀儡变成了模仿傀儡的幼童。据后人研究,作表演的幼童或被大人托举在肩头表演,或在戏台上直接表演。

  除上述四种傀儡戏之外,《东京梦华录》第五卷京瓦伎艺一节中还有“李外宁,药发傀儡”的记载。但目前学界对于药发傀儡的具体演出形式还有争议,有说与烟火有关,有说与火药或其他化学药物有关,还有说“药发”实为“摇发”,药发傀儡就是一种机关木偶。

  同时,表演傀儡戏的技艺人通常不只擅长一种傀儡戏,如擅长药发傀儡的李外宁在《东京梦华录》中还以表演水傀儡见长,且能够随驾表演;《梦粱录》中擅长杖头傀儡的刘小仆射在《繁盛录》和《武林旧事》中亦以表演水傀儡见长。

  《都城纪胜》记载了傀儡戏的表演内容形式,“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大抵多虚少实,如巨灵神朱姬大仙之类是也”。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末期傀儡戏的内容还扩展到了“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等讲史类题材。宋代傀儡戏种类多样,有的在勾栏瓦肆中经常演出,有的在节日庆典中与其他百戏共同演出,也有的在宫廷宴会上大放异彩,真正成为雅俗共享的文化艺术。

  一、勾栏瓦肆中的日常演出

  傀儡戏在勾栏瓦肆中的演出是最常见的,傀儡戏在内的百戏杂技在《东京梦华录》中被放在京瓦伎艺一节中,在《都城纪胜》中被放在瓦舍众伎一节中,在《繁胜录》中被放在瓦市一节中。可见宋代时傀儡戏和瓦舍关系十分紧密。前文提到的北宋杖头傀儡技艺人任小三就是在瓦舍中表演,因其表演场所固定,时间也固定,所以观众群体也相对固定。

  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一描述了他在瓦舍中观看傀儡戏的一次经历:“傀儡祇一机,种种没根栽。被我入棚中,昨日亲看来。方知棚外人,扰扰一场呆。终日受伊谩,更被索钱财。” 一方面,诗中民众对傀儡戏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可见傀儡戏在民间较为流行且大受欢迎。另一方面,从此诗中可以看出傀儡戏的日常演出已有较为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入傀儡戏棚需付出一定的钱财,这有利于提高技艺人与经营者的收益,有利于傀儡戏的长远发展。

  二、节日庆典时的合作演出

  宋代大型节日上表演傀儡戏的记载最多的是元宵节。《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一节中,北宋开封元宵节当日,御街两廊“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热闹非凡,其中就有李外宁的药法傀儡,虽然目前对药发傀儡的定义仍有争议,但其应是用于大型演出的傀儡。《繁胜录》街市点灯一节中记载:“禁中大宴,亲王试灯,庆赏元宵,每须有数火,或有千馀人者。全场傀儡、阴山七骑、小儿竹马、蛮牌狮豹、胡女番婆、踏跷竹马、交衮鲍老、快活三郎、神鬼听刀。”南宋元宵节的街市上,傀儡戏同其他百戏一同成为游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梦粱录》卷一元宵记载:“官巷口、苏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装鲜丽,细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儿,腰肢纤袅,宛若妇人。”此处又出现了名为“细旦”的妇人形象傀儡,从描写可见其细节之精巧、制作之精美。除上述文献之外,《武林旧事》卷二元夕一节中还记载了“内人及小黄门百馀,皆巾裹翠蛾,效街坊清乐傀儡,缭绕于灯月之下”的情景,此处应为宫女太监模仿傀儡进行表演,或与肉傀儡有相通之处。上述傀儡戏皆在元宵节街上舞队之中,通常和其他百戏共同演出,且多是日常表演中较为少见的傀儡戏。

  三、宫廷宴会上的大型演出

  《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一节中曾对水傀儡进行详细介绍,水上 “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还有两船为乐部,又有一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乐声一起便会出现木偶人作垂钓、舞旋之类的动作。《武林旧事》卷七乾淳奉亲一节中,宋孝宗和太上皇宋高宗一同“索车儿同过射厅射弓,观御马院使臣打球,进市食,看水傀儡”,后又有提到宋高宗观看“踏混木、水傀儡、水百戏、撮弄等,各呈伎艺”。水傀儡的宫中演出和随驾作场明显多于其他傀儡戏,这可能与水傀儡表演场面大,是少有的能在水上演出的傀儡戏有关。《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中,共有三盏节目有傀儡戏,分别是“第七盏,鼓笛曲,《拜舞六么》。弄傀儡,《踢架儿》,卢逢春”“第十三盏,方响独打,高宫《惜春》。傀儡舞,鲍老”和“第十九盏,笙独吹,正平调《寿长春》。傀儡,《群仙会》,卢逢春”。在皇帝寿辰上也有知名的民间傀儡戏技艺人来表演,这无疑提升了技艺人的名气。同时,傀儡戏之前都会有器乐奏乐先行演出,这似乎已成惯例。无论是大宴群臣、皇帝做寿还是日常娱乐、出行游玩,都能见傀儡戏的身影,可见宋代宫廷对傀儡戏的喜爱之情尤甚,这也带动了傀儡戏在民间的流行。

  两宋时期,傀儡戏作为百戏之一,在技艺上精益求精,产生了一大批有精湛技艺和名气的技艺人;在形式上奇幻多样,营造出了引人入胜又妙趣横生的观看氛围;在内容上贴合市井生活,满足了普通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场所上灵活开放,既有平民百姓常去的勾栏瓦舍,又有王公大臣共同观戏的池苑宫殿,还有某些特定节日时的城市游行舞队。

  (作者:张婷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