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 | 李成伟:加强农业高科技创新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坚实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强农业高科技创新,推动颠覆性创新技术应用、多要素渗透融合和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培养,是大力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聚势种子芯片振兴
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各项农业先进技术的核心载体,是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内因,农业新质生产力应首先着眼于振兴种业。
一是着力培育标志性成果。河南省是种业大省,种质资源数量众多,应立足于种业实际,正视选育技术短板,围绕小麦、玉米、棉花、生猪、鸡、牛等主要农作物和畜牧品种,在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方面创建育种技术新体系、创制优异新种质、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二是突出高能级平台引领。在生物育种方面,依托中原农谷、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建的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着力提升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原始创新能力,结合基因组学、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新技术,朝着构建智能分子育种体系,破解核心种质创制、关键基因发掘和高效育种技术方向发展。在生猪等畜禽领域,依托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攻关,持续强化人兽共患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耐药性研究,重点突破畜禽重大疫病新型诊断制剂、药物和疫苗关键技术,产出标志性成果,带动畜牧学、生物学、化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全面提升。三是持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各平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身组建科研平台和团队,大力支持领军人才牵头组建跨单位联合、产学研协同、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团队;实施高端人才靶向培育项目,遴选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培养梯队,实现靶向培养;实施青年英才筑基扩增项目,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同时,应加强管理考核,制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创新团队考核评价办法,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
聚力成果推广应用
加强核心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融入大市场,转化为新动能。
一是开展有组织的社会服务。通过举办产品博览会、品种观摩会、技术测产会、签订转化协议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组建国家(省级)科特派服务员(团)、国家(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大力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送“技”于田、送“富”于农。二是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坚持久久为功、重在落实,持续做好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和定点帮扶,推动合作协议落实落地。积极与农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为企业量身定制关键技术方案,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三是创新农民科技培训新模式。打造“学校+政府”的培训模式,构建“学校+基地+田间”三级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依托“头雁”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训、三区科技人才培训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添新引擎。
聚焦生产模式创新
找准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综合考虑我省粮食供需形势、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粮食生产基础,以优化要素配置为核心,探索推进“周年多熟吨半粮万元田”新模式,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推动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调结构增产能。在稳定粮食产量和种植面积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采用轮作、间作或套种等方式,加种蔬菜、中药、油料、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增加农业总产值,实现“万元田”目标。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模式下,采用壮株促根增穗等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宽窄行增密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最终实现“吨半粮”目标。二是延链条增产值。小麦可选用富硒富锌、高抗性淀粉等功能型小麦高产新品种,增加产品竞争力,提升种植效益;玉米可选用富含叶酸、高油等功能型品种或可鲜食、青储类品种,缩短收获期,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加茬或套种的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可采用冷藏保鲜、冷冻保鲜、盐渍加工等保鲜加工措施,达到错峰上市、精准上市、优质上市;对于牛至、黄精等中药材初级产品,可通过牛至精油提取、黄精茶加工等技术提高附加值。三是赋功能增效益。在稳定小麦产量基础上,通过轮作、间作或套种等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涵养生态的方式,因地制宜构建“粮食作物+”的多种模块化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三熟,提升农业产值。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特色品牌,引导和组织种粮大户或龙头企业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创建特色品牌。加快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原料到舌尖”的全程监督监管。
聚能拔尖人才培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涉农院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
一是锚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专业设置、学科优化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提出的“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指示精神,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等战略需求和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国家需求相一致。推动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二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以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技能培训(比赛)、教学团队凝练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科技小院模式、研究生联合培养、现代产业研究院培养等,通过实践教育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推动教学资源内外联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在课程、教材、实践平台、联合培养等方面推动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共建共享,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双向互动,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升农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聚智农业可持续发展
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态特征之一,为此,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提升农业产量和效益的同时,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是不断加强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积极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着力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守牢耕地红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耕地质量的跃升。瞄准农业生产现实需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推广,开展农机装备智能化创新,促进农机装备向智能高效、绿色环保升级,实现优质增产增效,以技术创新带动农机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数字化赋能农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推进农业装备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构建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农业数据跨区域共享,提高数据采集和利用效率,降低数据使用成本。搭建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稳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让农业有“质”更有“智”。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绿色兴农的科技支撑。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节能、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研发,如农作物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食物的微生态生物合成技术等,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合理制定产业规划,大力培育绿色优势产业,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
(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