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黄帝记忆 增强文化认同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5-27 09: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关于其传说虽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然其确如浩浩历史长河中的一条主线,以点点微光汇聚起先民的零星记忆。黄帝已经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黄帝记忆承载着远古先民的集体记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记忆需要人们通过“记忆之场”不断地重构,才能抵制遗忘。文献典籍、纪念仪式以及日常生活构成了赓续与传播黄帝记忆的“记忆之场”。

  一、文献典籍是读取与赓续黄帝记忆的纪念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文本旨在通过黄帝记忆研究,积累智慧、启迪思想、传递历史、承载文明。

  黄帝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有五千年的岁月,考证着实不易。但史籍典册作为承载黄帝记忆的载体,有着关于黄帝的诸多记载。《逸周书·佚文》载“黄帝作井……烹谷为粥,蒸粒为饭,燔肉为炙”。《世本·作篇》云“黄帝造火食。黄帝作旃。黄帝作冕”,“黄帝见百物始穿井”,“黄帝乐名《咸池》”。《易·系辞》说黄帝之时,已有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管子·轻重戊》言“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列子·黄帝篇》载其“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彻钟悬,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越绝书》谓其“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班固的《东都赋》认为“分州土,立朝市,作舟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齐思和在《黄帝之制器故事》中综合先秦两汉文献,发现归于黄帝及其臣属的发明创造有三十五事,几乎囊括了吃、住、行、用方方面面。中国远古时代的很多文献假托于黄帝或其臣属的更是不计其数,仅《汉书·艺文志》就记载了诸如《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说》等二三十部、数百篇(卷),张翰墨谓其为“文化英雄”。以上遍布史籍的黄帝传说即是传承黄帝记忆的重要载体。

  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认为当宏伟的建筑和纪念碑变成废墟之时,“那个时代的文本却会继续被抄写、被阅读、被学习……是一座更能持久的纪念碑”。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格象征,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修道明德、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于一身。黄帝记忆凝聚文化认同,这是一个民族传承祖先故事的文化内因,是华夏文化的根与魂。而记载黄帝的文本就成为读取黄帝记忆永久的纪念碑。

  二、纪念仪式是唤醒与强化黄帝记忆的媒介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仪式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它能够“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集体记忆需要仪式来强化,仪式是记忆的储存器。通过纪念仪式对作为文化符号的黄帝故事进行操演,一方面能够唤醒和强化黄帝记忆,另一方面还能凝聚人们共同的情感,引发其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

  庆典与祭祀的仪式,通过年复一年的重复,共同的文化元素会得到认同。祭祀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先贤的追思。《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未间断的祭黄帝陵使远古传说代代相承。虞夏时代,黄帝已被当作始祖进行祭祀。据《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其后,无论哪一部族主导中原,都没有否定黄帝是华夏族的先祖。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开中央政府祭祀黄帝陵之先河。此后历代多有祭之者。祭拜仪式是慎终追远精神文化的物质再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散布于全国各地的黄帝遗迹,每年的祭奠与凭吊无形中使先民的集体记忆得以延绵不绝,尤其是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儿女汇集于具茨山下、溱水河畔,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强化了黄帝记忆,承载了先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中华文脉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众日常生活是承载和传播黄帝记忆的时空场域

  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认为“作为文化记忆载体的符号首先是外部化和客观化的。它代表一种‘不可言说’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被感知和掌握,却不能自己制造出来”,“文化记忆不可言说且无时间限制的内容必须不断地与活跃的记忆产生新的结合并被其掌握。随着在自由辨别的环境下对这一内容的吸收,个体除了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之外,也获得了文化认同”。节日、庙会、风俗礼仪作为黄帝记忆载体的符号,其包含的“不可言说”的经验在民众生活中被感知、被传承,并由此获得并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符号认同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

  黄帝记忆源远流长,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大众日常之中。唐君毅说:“中国所谓文化者,人文之化成于天下也。文必附乎质,质必显乎文。日常生活为质,精神文化生活为文。”新密黄帝庙会是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集体文娱活动,这是以黄帝文化为核心的集祭祀、集贸、娱乐为一体的“集体欢腾”。法国人类学家涂尔干认为“集体欢腾是人类记忆载体”。据考古学家通过仰韶文化时期发掘的建筑残留推证彼时已经有了庙会的雏形,原始先民的宗教信仰历数千年而薪火相传,黄帝传说内化成民族集体记忆的底色。孙作云考察中国“年”的由来即源自黄帝,黄帝战败蚩尤之后,每逢胜利纪念日鞭炮毕剥、桃符一新就是在打鬼驱魔,魔鬼即蚩尤的鬼魂,而这个纪念日就是“年”。探源烛幽,“礼失求诸野”,历史保存在民俗之中。民间戏曲更是传承文化的最直接形式,各地以黄帝文化为主题的曲目众多,诸如浙江缙云婺剧《轩辕飞天》,甘肃清水西秦腔歌舞剧《轩辕大帝》,再现了当年先民们的制器作乐,逐鹿中原,开创华夏文化,筚路蓝缕的艰辛。此外,有些地方每逢二月二“龙抬头”拜黄帝,二月初九家家吃轩辕寿诞面等习俗都是在提醒着中华民族的来路。市井小民的风俗礼仪,勾栏瓦肆的传统技艺,这些平时不被人注意的日常生活无意中承载了历史的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黄帝记忆是远古先民的集体记忆,垂钩布网、刀耕火种,播百谷草木,化鸟兽虫蛾,由野蛮走向文明;黄帝时代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曙光,万民不引而来,众族不推而往,八方辐辏,汇聚中原,由“满天星斗”而“众星捧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

  【作者:申海涛,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余敬,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2023年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专项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研究”(SKSZYB23-03)、河南理工大学“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概念史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SJDZXZD2023-0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