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河南实践——以生态产业支撑生态强省建设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5-29 09:2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实现路径,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十个坚持”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善生态产业化实现机制,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在“十四五”后半期,河南省要持续加力,进一步坚持“两山”理念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推进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构建,以绿色发展的方式推进产业和生态的持续融合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强省、美丽河南建设。

  一、河南省以生态产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资源大省,长期以来,受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采、国土开发建设及自然灾害等影响,全省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欠账多,面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存在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污染治理任务仍很繁重、生态经济基础仍较薄弱、环境治理体系仍需完善等挑战,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深入人心,生态经济稳步发展,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合力显著增强,为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

  产业是经济体系的骨骼,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和谐统一,也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河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以低碳为引领发展生态产业,形成区域性的明显绿色竞争优势,助力生态强省建设。河南省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生态产业领域缺少龙头骨干企业,产业的竞争力不强,严重影响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河南省应抓住机遇,全方位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强化“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格局,加强省内外合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富民。

  二、河南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产业大幅提升,新增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全国第2位,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和园区198个,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5%。在生态治理方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行动的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安全保障行动中核心水源区建设、干渠两侧水环境风险防控卓有成效,以大运河绿色生态带建设行动为中心实现区域内优秀文化、优良生态、优美环境有机统一,统筹推进革命老区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富民,乡村生态振兴行动促进乡村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积极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河南省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富民产业稳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产业空间格局。但生态经济发展基础仍较薄弱,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河南省要紧抓新发展战略格局,全方位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开启生态强省建设新征程。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生态产业经济体系。一方面以创新为引领,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打造高质量的、稳定的、有韧性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培育和引导新兴生态化产业,鼓励绿色技术创新,注重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推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绿色高效化,依靠绿色科技打造产业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顺应时代的涵盖衣食住行用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理性消费方式,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三、河南省发展生态产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

  第一,促进资本和人才要素流动,以生态要素为基础形成高质量的生态产业集群,通过集聚化、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培育品牌、扩大市场,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生态产业。优势生态环境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大范围自由流动的特征,因此需要引起其他要素依据优势生态进行集聚。在优势生态的基础上,规划发展生态产业,以多样化的政策机制吸引相关人才和资本集聚为产业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以点为基,连点成线,汇线成面,打造全范围高质量生态强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县等优势生态区为基点,深挖绿色生态产品转化生态价值,培育特色生态产业企业,建立优势生态产业区;以河流、山脉等自然生态带为基础,基于生态链产业链等主线,加强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合作,优化生态产业体系结构;从更高层面统一进行生态产业格局规划,连线为面,形成高质量生态产业体系格局。

  第三,打造立体式多维生态产业空间格局。第一维度为生态环境维度,分层次系统性考虑以地层水系、地表河流、土壤沙草土树、大气空间等要素的互动关系,建立立体式循环发展的生态空间;第二维度为产业空间,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区、产业链编织于生态空间之中;第三维度为信息网络维度,将技术、数字信息等要素嵌入;第四维度为政府治理,考虑政府统筹、招商引资、利益分配等作用,在多方作用下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产业空间格局。

  第四,完善生态产业共建共享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完善的共建共享机制是保障其最终实现的根基。河南省应逐步建立整合、协调、监督的多维制度保障机制,通过搭建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生态产业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全省生态产业的基础数据,建立生态产业共建共享大数据中心,为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共享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生态利益分配和监督的公开透明化,运用包括经济、法律、行政、媒体等多种监督监管手段,从法律法规、组织制度角度保护生态产业参与者的知情权、利益分配权和受益权。

  【作者:韩明明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 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河南实践、国家战略的河南探索、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专题项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河南实践 2023ZT004】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