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艳: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构筑民生幸福保障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5-30 09:41

  “一老一小”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一老一小”问题,于“老”,要“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于“小”,要“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并指出要“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这些表述为今后一段时间做好“一老一小”工作提供了遵循,明确了要求。

  近年来,河南省老龄化进程不断提速,正在经历从中度老龄社会迈向深度老龄社会的过渡期,且高龄化和少子化交织叠加带来的双重压力不断加大。积极应对人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应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聚焦养老、托育服务两项重要内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精准扩大服务供给,着力提高服务质效,不断筑牢“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民生保障,助力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完善养老托育服务政策体系

  “一老一小”连接着人口生命周期的首尾两端,是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一老一小”的基本权益,持续增进他们的福祉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持续完善“一老一小”人口服务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上履职尽责,为推动养老托育服务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统筹推进“一老一小”工作协同发展。基于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关注,河南省近年来针对“一老”出台了多项专项规划、政策规制,关于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而对于“一小”相关的托育服务政策发展却相对滞后。因此应依据本省人口现状与结构变化加强“一老一小”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快补齐养老、托育方面的发展短板,并注重政策机制之间的衔接性、协同性。同时,在全省统筹基础上指导各地编制“一老一小”整体方案、甄选“一老一小”项目清单,统筹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强化政府兜底保障。要科学规划城乡养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将政府财政支出向城市老旧小区、农村贫困地区等养老、托育基础设施薄弱地区适度倾斜,支持城乡社区利用闲置用房改、扩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确保基础设施的便捷性和可及性。鼓励城乡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优先吸纳失能、失智、高龄、幼孤等社会特困家庭人员,提高“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的保障水平。三是加强政府综合监管。政府要制定完善养老、托育服务标准规范,健全专业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机制,对不同类型、级别的养老、托育机构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建立健全养老托育服务监管制度,严格落实政府部门在制度建设、行业规划、行政执法等方面的监管责任,促进养老托育服务规范健康发展。

  二、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满足“一老一小”多层次需求

  随着河南省老年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大众对养老、托育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与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养老、托育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人口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应汇聚养老、托育多方参与合力,广泛调动家庭、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类主体的力量,拓宽养老、托育服务社会化供给渠道,不断满足“一老一小”多层次服务需求。

  一是优先发展居家社区服务。家庭和社区在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方面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一方面,要推动家庭支持政策落地落实,以经济补偿、税收减免、带薪休假、免费知识培训等方式强化家庭在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方面的主体责任,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工作站等为依托,通过新建、改建、租赁、置换等方式支持社区建设老幼复合型服务设施,开展日间照料、社区配餐、老年教育、婴幼儿托管等社区服务,丰富和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打通养老托育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促进专业养老托育机构健康发展。专业服务机构是养老、托育服务市场化的主要供给主体,也是社区居家服务的补充力量。要不断创新专业服务机构运营模式,通过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托育机构的建设管理,推动养老、托育机构向社区嵌入式发展并实现连锁化、产业化。三是创新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方式。积极探索养老、托育服务新模式,多渠道增强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能力,如建立家庭托育点备案制度,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探索开展邻里互助型养老服务、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支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大型国企等用人单位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疗养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医育结合托育服务,等等。

  三、加快发展“一老一小”服务产业,激活养老、托育服务市场活力

  推动养老、托育产业发展是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蕴含了旺盛的发展潜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要把握好当前养老、托育服务需求日益高涨的发展机遇,加快“一老一小”服务及用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建设,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一是要优化养老托育产业发展营商环境。落实扶持养老、托育企业发展的土地、财政、融资、人才培训等支持性政策措施,探索建立老年人及婴幼儿用品的质量认证制度,推动与老年人和婴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保健品、生活用品行业规范发展,确保“一老一小”消费市场安全。二是推动养老、托育产业提质扩容。放宽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的市场准入,支持物业企业、家政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向养老、托育领域拓展,培育扩大养老、托育市场;三是促进互联网与养老、托育服务深度融合,鼓励企业研发数码手环、智能家电等数字化养老产品,推动高科技产品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育儿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开发老年大学、婴幼儿养育、父母课堂等线上课程,实现养老、托育服务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建共享。

  四、大力培育养老、托育人才队伍,为完善人口服务提供支撑

  完善“一老一小”人口服务体系,服务是核心,人才是动力。河南省养老、托育类服务人才缺口较大、专业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是长期制约养老、托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屏障。要加快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多渠道扩大服务人才来源,为完善“一老一小”人口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是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优化学科设置,加强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婴幼儿保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科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开展养老、托育服务相关学科教学实践,依托养老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建设养老、托育服务实训基地,打造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将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列入急需紧缺职业范围,建立多层次培训机制,加强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完善人才职称认定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不断提高养老、托育服务行业的岗位吸引力和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三是积极发展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群团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培育发展服务类志愿者队伍,鼓励引导离退休低龄老人、在校大学生、医护机构人员等群体投身养老、托育志愿服务,探索推进“时间银行”互助式志愿服务模式,助力化解养老托育人才不足的难题。

  (作者:潘艳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