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法制史研究㉔ | 饶明奇:清代防洪工程所需料物的征调和购买制度
编者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2013年出版的《中国水利法制史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今水利法制史的通史性著作,从水利职官设置与水利施工组织法规、防洪法律制度、农田水利法律制度、航运法律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先秦至明代、清代、民国和新中国的水利法制,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民间惯例,这些宝贵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认真总结、传承和创新。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摘编刊发书中的部分篇章,敬请关注。
防洪工程的岁修和抢修,都要有土、石、草、柳等料物的保证,这些材料都必须事先备好。古代岁修制度对此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以保证岁修工程和防洪度汛能顺利进行。岁修工料,多在农闲季节准备,宋代以前就有制度,宋代又重申了这一制度内容。如《宋史•河渠志》所载:“旧制,岁虞河决,有司常以孟秋预调塞治之物,梢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竹索凡千余万,谓之‘春料’。诏下濒河诸州所产之地仍遣使令河渠官吏,乘农隙率丁夫水工,收采备用”。明代对工料准备更为重视。潘季驯曾说:“河防全在岁修,岁修全在物料”[(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4,(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清承明制,防洪工程所需材料的来源,主要有征调和购买两种方式,征调对象一般是沿河居民,由受益户根据受益田亩数摊派。购买的方式从宋代以后经常采用,一是为弥补摊派之不足,二是地方性工程需要外地材料不得不买。这种购买仍有一定的强制性。料物是河工的重中之重,是经费开支的主要项目,自然受到朝廷的重视,不仅从严立法,而且从严执法,对因玩忽职守而造成办料迟缓、办料不足、料物腐烂、料物被烧毁及在办料中贪赃枉法者都按律严惩。
一、土料准备
土料主要靠堡夫平时积累,有数量要求:黄河堡夫一堡二夫,除寒暑两月不积外,其余每月积土十五方。运河堡夫除修补犁沟椿眼外,每月积十二方,每月造入新土册内交代,倘不能如数挑积,汛官罚俸一年,厅员罚俸半年;若挑积不及一半,汛官降一级留任,戴罪趱挑,厅员罚俸一年。[(清)徐端:《安澜纪要》,卷下,道光已丑七月重刊,德清治安堂藏版]。
河兵也有积土任务。雍正十二年议准(审议核准,下同),“河兵于霜降后工务稍闲;计两月日期,照堡夫例每兵一名,每月积土十五方,储于堤工备用,造册入于该管备弁交代项下,如有缺少,照堡夫积土之例分别参处”。[(清)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3,工部,河工,(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乾隆四十九年,黄河各工于夫堡二座之间添设兵堡一处,派兵二名常年住守,规定“汛期昼夜巡防,平时力作积土,不许私自下堤”(出处同上)。
如兵夫积土不够用,要出资购买,价格由官方确定。康熙十七年覆准(复核批准,下同),“江南省宿、桃、山、清、安等县,每土一方,结银一钱三分,徐、序、泰、睢、邳等府州,每土一方,给银一钱四分,永为定例。”[(清)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7,工部,河工,物料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河工专著中也有一些物料价格记载。《安澜纪要》中有土方价值一篇,收录的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定的“土方价值八则”,其中对干土、水土、淤土、稀淤土、瓦砾土、小砂礓土、大砂礓土、罱捞土等土方价格分类规定。1.旱土,每方银八分;2.水土,每方银九分五厘。3.淤土,采淤烂泥锹不能挖,筐不能盛,须用木杓舀起以布兜盛送远处,夫工较多,每方银一钱三分六厘。4.稀淤土,犹如浑浆,人夫不能站立,须用跳板接脚,以木杓舀起入木桶,挨次挑去,传递运送上岸,倍费人力,每方银一钱五分。5.瓦砾土,系逼近城市居民稠密瓦砾等数例卸河内,深入泥中,结成一块,需用铁把刨挖,挑送远处堆积,工力倍费,每方银一钱五分,6.小砂礓土,犹如石子与土凝结畚插,难施用铁钯,筑起挑挖工力艰难,每方银一钱五分。7.大砂礓土,坚硬如石,施工更难,需用铁鹰嘴努角各器具凿破,逐块刨挖挑送,工多费倍,每方银二钱。8.捞土,多在河湖巨荡之内,碍难筑坎戽水,必须雇募船支捞浚淤泥运送崖岸,一切雇船捞浚等费,每方银一钱七分五厘[(清)徐端:《安澜纪要》,卷下,道光已丑七月重刊,德清治安堂藏版]。另收录有嘉庆十二年(1807年)制定的“筑堤、填坝、压埽土方价值图”,对于不同远近和地形下的取土价格也有不同规定(出处同上)。
二、官办草柳等料的种植、收割、运送
清代设有专门料场,堤上也要求种草柳等,不够用时才要购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覆准,在江南省海州、山阳地方设立苇荡营,官兵每年采苇一百八十万余束,作为定额[(清)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7、工部、河工、物料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要求各营柳园草地所发,务于春夏生发之时,即令该管汛分派巡查加意巡查看管,俾其生长丰发,毋许喂养牛羊马匹践踏损伤,亦不得捏称工程紧要带青采割致有亏缺。嘉庆十七年议准,苇蒿额柴二百四十五万束,自霜降后开采起至次年清明止,委员往荡监督趱采,照额清完,如逾限不完,照所欠柴数千把总分赔六分,守备分赔三分,参将分赔一分,完日开复。如果实力督采余柴五万束以上者,该督酌量分别记功奖赏,十万束以上者记录一次,再有加增,照数递加记录。至白露以前将次采割之期,各厅营公同确查,应采兵草若干,兵额之外可采刀工草若干,据实开折具报,内产草无多,止供兵草者,各营即严督河兵照额采足。草多之汛,兵力不敷采割,临期按照漕规之半酌给刀工募夫采运贮工备用。令厅营公开具领,分文武汛员采办,文汛分采十分之四,武汛分采十分之六,千把内有协办者,在正印千把银内给十分之三。文汛领办银两,令募夫采捆,武汛领办银两如兵均不许扣丁,采完额草倘有余力,情愿领办者,令给克分厘采割,如无余力,仍应募夫采办,每束照采完例,以六斤重为率,毋许过轻,采完全贮工报验[(清)徐端:《安澜纪要》,卷下,道光已丑七月重刊,德清治安堂藏版]。
自开采日起,无论兵草刀工,均限两月采完,运贮有埽工处,刀工以五千束为一堆,兵草以三千束为一堆,插立号橛,全时并验,责令厅营先查明确造册具结报道盘查,总不许以在园堆贮或称水口籍词捏混,如经本道查出缺少,即将该汛员并详请饬革,仍令照数赔补完报。倘厅营不实力稽查,或以兵草捏系刀工或以少报多,通同弊混,即将该厅营一并详参。草束缺少即着厅营按股分赔,如遇大汛工程紧急,料物不济,需草接济,亦需详明方准采办。其时草带青潮湿其重,总以三斤折一斤交收济用,具报作额,如系寻常工程,总不许捏报私采茎束。
右营柴束于正月初旬勒限运清,至迟不得过五月;左营柴束于五月内勒限运清,至迟不得过十月。倘逾限未完,罚该管自备水脚雇募民船,再限一月全运清完,如再不完,照未完苇柴之例分别参处[(清)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7,工部,河工,物料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嘉庆十七年(1812年)议准,苇荡左右两营收采额余柴束,如未经运送交厂之前被水淹浸,以致淤陷霉朽,除稍可适用之柴尽力捆载运工外,其霉朽腐烂折不堪应用之柴由该督委员确切查明取结,加结送部奏明豁免(出处同上)。
都江堰主要的工程构件是竹笼、杩槎。宋元佑时(1086-1094),都江堰灌区各县“置籍”,将境内水利工程设施、灌渠灌溉田亩、夫役工料和主管官吏等一一注册,以备岁修人夫、工料征集和工程管理之用[(元)脱脱:《宋史•河渠志》,转自周魁一:《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168页]。清代都江堰的官堰工程材料来源很有特点,它有专门的堰工材料基地。每年岁修需要的大量竹笼和竹料,都由一些竹园档户提供,对竹园档户,免去一切杂役、地丁银,专门承办堰竹,上交竹笼,由工务部门以官价收购。每条长三丈直径一尺八寸的标准竹笼,工价为一钱六分。额定数以外的竹笼,另给高价,每条三钱二分七厘二毫,称为民价,官堰每年岁修需竹笼一万三千条,每条用竹一百三十斤,年需竹料一百六十九万斤,需杩槎木三百多根[(清) 庄思恒、郑弟山:《增修灌县志》卷4,光绪12年刻本,第15页]。
三、购买料物的要求
价格:根据乾隆五年(1740年)由直隶河道总督主持制定颁行的《五道成规》,购料不仅规格不同单价有异,而且不同用途(与料物质量有关)单价也有差别。工人按不同工种区分工资,不同河道或河段单价也不同。
验收:雍正五年(1727年)规定,豫省河工岁修所用秫稭,由各河同知转发各官承办物料,取具分办人员照数领足价值印甘各结,申送查核,如无各结,即将该同知侵扣短少之处参究,分办之官,不能如数交完物料者,一并题参,分别治罪。采买物料时,要求厅汛各官互相秤收。印官分办者,亦令厅官秤收,取具并无短少印甘各结存案。如有徇隐,即将该厅汛官题参,加倍治罪。承办物料报完之日,委就近贤员盘查,具结申送,如有短少,著落承办秤收之官分赔,偿盘查之人瞻徇情面,照徇庇例议处,短少物料,仍照盘查仓库例分赔,倘查原系实存,以后该员私自挪移变卖,照侵蚀钱粮例治罪[(清)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7,工部,河工,物料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
堆放:雍正五年(1727年)(1727年)覆准,豫省预备物料,堆储险工上游,编立字号,每堆计十万斤为率,倘有霉烂空情弊,即将该厅汛各官题参,著落赔补[出处同上]。乾隆十年河道总督白钟山规定柴稭堆放标准:稭每堆长三丈宽二丈,檐高一丈,脊高一丈五尺,计七十五方;购柴每方五十束算作正柴三千七百五十束;荡柴,每方四十束算作正柴三千束,上游每方六十束算作正柴四千五百束,每单长一丈,俱以三十八束科算(出处同上)。
运送:料物运送是由沿河农民免费运送的,但“胥吏朋比作奸,其人工物料价值肆意中饱,毫无忌惮,且将物料令民运送工所,往返动经百里,或数十里不等,脚价俱系自备,种种扰累,吾民其何以堪”,乾隆元年规定,嗣后河工诸臣与协办河务州县官,皆宜实心筹划,严行稽查,无论岁修抢修,凡民夫物料,应给价值,务照数给发,不得听任胥吏丝毫扣剋,以致贴累百姓,如有漫不经心,仍蹈前辙者,或经朕访闻,或被人题参,必从重处分”(出处同上)。
期限:雍正五年(1727年)覆准,河工办料,百万斤限十日,二百万斤限二十日,照数递增,并令依限交工,如逾限不完,将承办迟延职名题参(出处同上)。雍正八年(1730年),又覆准江南省一应工程需用柴草,饬令各行厅照豫省之例,每年于九、十月内,预计需用之料,动支现存河库银,备办十分之七,分存紧要之处备用,仍委就近州县盘查,如办不足数,照侵蚀钱粮例题参治罪,倘盘查之人扶同徇隐,短少物料,照仓库钱粮例分赔,仍将失于督查之该管道与扶同徇隐之盘查官一并题参,分别议处(出处同上)。乾隆三年(1738年)议准,豫东二省河工需用物料,险要工程随时交收,其每年所备岁修抢修物料,均于八月以前布政使司照额拨银,移解道库,该道于八月内给厅印各官分投采办。承办之官务于十二月内全数交工备用。迟误者参劾,严加议处(出处同上)。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覆准,嗣后徐扬二属头关柴稭等料,总于七月内发办,其稭料限十月内完半,年内全完,柴料限十一月完半,次年正月内全完;二关稭料于九月内发办,十一月内完半,次年正月内全完。二关柴料于十月内发办,次年正月内全完,如逾限不完及完不足数,将该承办官仃升住俸,再扣限两月完足,限内照数全完,准其开复,倘再逾限不完,照例降三级调用,该管道府罚俸一年。至未完料物,如果实欠在民,留存在荡,即著落接任之员查明追比运交,倘有侵挪亏欠等事,仍照亏空钱粮例严参治罪(出处同上)。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奏准(上奏得到批准):“嗣后河工购办苇柴,于四五月间发办,秫稭于七、八月间发办,俱各为购料,向来相沿之盐河上游头关二关各色悉行删除,均限十二月底到齐存工,如逾限不完,将承办之该厅州县照降三级调用例严行参处,该管道府罚俸一年,如果实欠在民在荡由接任之员押令参员催追完报,倘有侵挪亏究,严参治罪”(出处同上)。
处罚:如限内未完成运送任务,“将该员仃升住俸,再扣两个月完足,如限内全完,准其开复,倘再不完,照例降三级调用,道府罚俸一年”[清)邱步洲:《河工简要》,卷1,例案,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实际执行情况要严得多。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徐属丰砀厅江都县县丞毛应龙、砀山县知县办料迟延,处理结果是“将二人革职,仍留于地方协办,俟岁料交完,饬令回籍[清代宫廷档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档案馆,清1—9(3)1—3]。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河库拨银令办理徐扬两属各厅五十六年岁料,但该厅领办稭料二百垛计银一万七千一百两已逾十二月之久,共办稭料一百一十垛,当有未办九十垛。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二月初六上谕决定,“将署砀通判王肇濬摘去顶戴,留在河工效力,俟三年无过方准回籍,以为工员怠玩不职者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电子档03---0238,016---0668]。据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二十四日上谕记载,运河粮河厅所办六成防料收石一千方,短少五十九方,决定“粮河通判陈翔,著即摘去顶戴,勒限五日内办齐,报候检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再续行水金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黄河第618页]。
办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对推诿扯皮者要给予行政处罚。康熙九年(1670年)题准,河工冲块地方,承办椿柳等物迟缓,或称非系本汛推诿误工者,皆降一级调用。不行转催之上司罚俸一年[(清)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17,工部,河工,(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康熙十七年(1678年)奏准(奏经皇帝批准),若兴举大工,附近地方官不协同设法募夫,不将急需柳草等项速买解运,致误河工者题参,将州县官降三级调用,道府降一级调用(出处同上)。
(饶明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大河网特约专家。)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