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个结合”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周海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创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建构文化主体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为继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明确方向、科学方法、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旗帜。
中国共产党是建构文化主体性的核心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从世界文明发展史来看,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物质文明上,长城、故宫、大运河、兵马俑等,人们无不“心向往之”;在精神文明上,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都让人惊叹不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形成的文明形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领先世界并独树一帜。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感叹:“中国是全世界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劫难。特别是在经历甲午海战失败、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思想界开始出现极端分化:一派主张全盘欧化西化,如胡适认为“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一派走向复古主义,如严复认为,不应全盘吸收西方文化。总的来说,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文化复古”,都未能给中国未来、中国文化指明方向。
中国有了共产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使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中国变为现实。只有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坚定信念、宏阔眼光、使命担当,在思想解放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第二个结合”中不断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是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定海神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力量。
“第二个结合”为巩固文化主体性作出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以能够正确看待民族历史,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毛泽东为“第二个结合”奠定了雏形。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毛泽东的经典名篇《实践论》中,还有一个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足见毛泽东汇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愿。此外,他对“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赋予了古为今用的新注新解。但我们也要看到,当时关于文化系统性全面性建设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第一个结合”尽管包含着一些“第二个结合”的元素,但党对“第二个结合”的探索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系统性战略性的思考提炼尚未形成。
习近平对“第二个结合”进行系统性总结,作出新的原创性贡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增长,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上,就是中国话语、中国理论薄弱,在诸多学科领域,依然是用西方概念、理论裁剪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中国事实。换言之,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性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意在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思想体系,为巩固文化主体性作出了新的原创性贡献。
在守正创新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回顾过去,“第二个结合”是构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要求;面向未来,“第二个结合”是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选择。
始终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事实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要牢牢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始终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就在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现实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思想之源。当今中国,不断在开放中拥抱世界,又在开放中彰显中国特色,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力量之所在。
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从理论上讲,中华文化自古崇尚和合共生、求同存异、天下一家。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佛教东传、伊儒会通,还是西学东渐,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中国的故事”上升为“世界的故事”、把“我们的故事”变成“大家的故事”、把“各美其美”变成“美美与共”,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
(作者系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