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⑦ | 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把河南打造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编者按
有趣的人生,一半是柴米油盐,一半是诗和远方。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如何处理好旅游强国建设的各种关系?怎样以文物强省考古强省助推旅游强省建设?如何把河南打造成为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在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科院推出《“游”说》特别策划,河南如何推动旅游强省建设,听听专家怎么说 。
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这一崭新论断对河南文旅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指引意义。在国内各省份旅游发展日益“内卷”的过程中,河南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归根结底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河南最具中华文化特质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需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把河南打造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才能快速走出独具特色的河南文旅发展之路。
一、 盘点家底,圈出重点,针对性开发具备中华文化特质的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需要优中选优,要遴选出具备中华文化特质的、具有高辨识度高认同度的、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加以分类分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传承和后期的联动宣传开发。盘点家底,河南相关历史文化资源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文明遗址类。大遗址资源是河南最富中华文化文明特质的历史资源,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的厚重基座。从数量来看,河南拥有大遗址1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7处,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以文化含量来论,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中的北阳平遗址、渑池仰韶村遗址,到仰韶文化晚期的巩义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到标志进入王朝国家时期的登封王城岗、偃师二里头等遗址,再到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遗址等,它们见证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大遗址资源既具备中华文明源头性特征,又孕育了中华文化的主干,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要以黄河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将文明遗址类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创新开发主题,进行专题研究。重点以数智化等高新科技手段介入,使静态的历史文化动起来,让古代历史与文明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与当代主体良性交互,参与城市空间氛围营造,影响、变革甚至引领当代文化艺术生活。
古代都城类。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四个——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四大古都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洛阳和开封因其所属朝代之辉煌历史最为人所熟知,在国内外的辨识度和认同度最高。郑州和安阳知名度则与其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内容并不匹配。尤其是安阳,虽然拥有殷墟这一知名世界文化遗产,但其古都地位却相对弱一些。河南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要重视古都资源的整体形象塑造,在关注郑汴洛地理线路优越性、联动开发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创新“殷墟—甲骨文”核心文化资源的挖掘,重点提升安阳的古都文化地位,将四大古都做成中华文化名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的基础文化地理支撑。
思想典籍类。经典文化思想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活水,在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中尤为重要。思想典籍类文化资源与相关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事件、史料典籍都分不开。从老庄道家思想、韩非子法家思想、子产政治思想、鬼谷子兵家思想,到韩愈古文思想、二程理学思想等等,古代中原的思想星空群星璀璨;《诗经》《周易》《老子》等典籍则忠实记录着华夏文明的强劲脉动。河南应致力于从人物、思想、事件及典籍等方面出发,既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策划大型主题活动,壮大文化影响力;同时又要擅长化整为零,分析思想典籍类资源的文化点位分布,抽取其中的点或线,适时主动点拨社会议题,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红色文化类。红色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中亟须传承创新的一部分。河南拥有大别山精神、红二十五军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红旗渠精神等独特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的统一属性为以情感接受为特征的精神传承。一方面要尽力发掘展示地缘特色,生动呈现或再现事件过程中的细节、风貌,增强体验感;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革命文化中革命者为国为民的理想主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坚韧与勇气等要素,增强旅游主体的共情程度,在吸引人的活动参与中达到动心、动情的目的,完成中华红色文化的传承使命。
非遗文化类。河南拥有豫剧、汴绣、少林功夫、罗山皮影戏、唐三彩烧制技艺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化艺术多样性的精彩载体。唤醒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关键是让其融入生活、物有所用。绣品瓷器等工艺品制作技艺,应大力拓展市场需求,使其在市场流通中焕发活力;剧种、功夫等表演艺术则既需要开拓线下演出市场,又需要借力短视频等新媒体自媒体进行相关元素的传播,扩大影响力,激发生命力;还可以从国际文化交流途径,以海外市场为目标,将地方特色非遗文化带出国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代言。
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华文化文旅品牌
坚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品质和附加值,以旅游载体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增强文化活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文旅品牌,是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总品牌体系下,要秉承以下理念打造不同文化类型的文旅文创品牌:
古典元素时尚化。在文创品牌打造中,要善于把握古典文化中的核心元素,赋予其时尚特征,满足年轻群体对时尚的感知与追求。河南文旅投资集团以武则天原创字“曌”为灵感创设“曌物志”品牌,不仅赋能纸扇、明信片、国风茶饮等文创产品,还与“快闪”潮流结合,以国风露营快闪店的形式亮相洛阳,备受年轻群体青睐。而洛阳的“汉服热”,将汉服元素时尚化、潮流化,带火一座城,赋能多个文旅业态,衍生出洛邑书签、非遗毛笔、瓷艺牡丹等100余类文创产品。洛邑古城已经成为洛阳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
传统技艺年轻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传统技艺,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转变脱离了当下的娱乐休闲场景而备受冷落、难以为继。然而一旦加入当下年轻人熟悉的内容,再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传统技艺也可一夜翻红。在“汪氏皮影•确实牛皮”抖音账号中,皮影可以跳“科目三”,可以复现威震天与擎天柱的对决,可以做“穿越之我在古代做牛皮电影”等短视频,以传统技艺表现年轻人熟悉的内容,有趣、有料,使皮影通过新媒体再次进入当下的日常生活,生命力重新焕发。传统文化类文旅品牌的打造,必须注意传统元素与当下内容的有效衔接。
知识内容趣味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相当数量的内容是知识型的,偏平实、枯燥甚至深奥难懂。思想类、文明遗迹等都属此类。此类文化的传承创新必然要求破解单一的展示模式和科普模式。内容趣味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典型例子如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的开发和爆红,将难以亲近的考古场景个性化互动化趣味化,吸引力大增,产品供不应求。又如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尘封于古籍馆书架的典籍立体化,其中的历史人物活化、历史事件剧场化再现,使观众获得前所未有的历史体验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更容易获得精神熏陶和文化满足感。
文旅文创品牌成功的背后是对当代社会精神需求的细察与对接。关注和捕捉年轻群体对“美”对“好玩”对“个性”以及日常“释放压力”的精神需求,融入文旅文创产品的品牌建设,必然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
三、 抢抓节点,“巧借东风”,建构文旅主题网络热度循环矩阵
新媒体传播中的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等鲜明特征,使其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内容只要成为热点,可以瞬间实现飓风式传播,并获得即刻的线上线下交互式回馈。流量经过之时,“泼天的富贵”说来就来、说退即退。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要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有意建构文旅主题网络热度循环矩阵,在内容和时段上要做到对相关市场热度的产生和回落进行预判和即时回应。
要主动规划抢抓节点。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梳理包含传统节日、节气、节俗等以具体时间为节点的文化主题,规划好相关文旅产品和宣发内容,建立推进时间序列。利用新媒体资源、发动自媒体资源,在正当节点全面推介;在节日与节日间隙,则以营造氛围拉动期待为主,包含预热和后期转化衔接,尽量做到热度不落地。如河南卫视的“节日”系列节目,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媒介,将省内文旅资源以创新的文艺形式演绎传播,一波热度连着一波热度,连续多期霸网霸屏,达到指数级传播,大大提振了河南文化形象。以传统节俗时间节点为媒介,可以运用于多种文旅业态的发展,既可以应用于线路游、主题游等大的文旅品牌推介,也可应用于某一具体的文化旅游元素提升,比如洛阳的汉服元素,与时间节点相结合,大大延展了相关园区甚至洛阳市的文旅热度。
要伺机而动巧借东风。对文旅热点话题、热度主题应持续保持敏感,在其他区域热度崛起之时适时参与、巧妙借力,不着痕迹将热度引流至本省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文旅主题的爆点有时难以预料,其引发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在做好抢抓节点的各项主动措施之后,还要对其他区域的文旅热点发生发展保持关注,积极做好多方引流的准备。如2024年年初,哈尔滨冰雪旅游持续火热之际,有抖音博主喊话河南文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抖音账号回应迅速,于1月9日当天持续发布24条视频,一跃成为各省文旅厅账号中的“课代表”。一周之内,“压力给到河南文旅”“河南文旅到底发了多少视频”“河南文旅主打的就是听劝”等多个话题登上抖音、微博平台热搜榜,全网河南文旅相关话题总浏览量超27.05亿次,哈尔滨热度瞬间成为河南文旅的借势平台。这种迅即回应式借力总体上还是被动的,借力还可以更为积极,见缝插针,更为主动地参与热度话题的建设,为文旅资源的正面曝光提高频率,提升爆款率。
无论是抢抓节点,还是巧借东风,其根本在于要有意识建构全周期内的文旅主题网络热度宣传矩阵。一方面将盘点梳理出的重点历史文化资源从点线面等多角度高频率进行排布和梳理,标出多种时间节点,铺满一年为周期的宣发时段。另一方面要严阵以待做好随时引流的宣发准备,做足热点可能带来的问题应对方案,力争做到周周有热点、月月有爆点。既要尽量拉长单个文旅热点热度持续时长,又要有将热点锁定在本省文旅区域内的意识,做到主题矩阵不同主题间此起彼伏热度不断,形成循环。当然,更要加强对文旅热点的出现、消退或转移的内在原因或规律的分析论证,研究将流量“网红”转为内容长红的对策,以更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靳瑞霞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课题组长:李立新 课题组成员:郭树伟 宋朝丽 陈智勇 靳瑞霞 卢 冰 尹松鹏 石宕川 任梦一 张洪艳 范先立 马培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