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4-06-19 10:32

  □魏翔 陈艳艳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了培育具有国家意义和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线路,面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展示河南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原文化国际影响力,自2019年以来,河南省就开始积极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品牌,在如何通过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来推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河南省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形成了可推广、可借鉴的“河南模式”。在6月17日召开的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楼阳生进一步强调了要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越擦越亮,文化传承走深走实,并明确指出要以统领旅游强省建设的主题主线,立足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两大战略定位,提高“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识别度、传播度与美誉度。

  旅游目的地品牌不仅仅是地方形象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河南省委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品牌精准地概括了河南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体现了河南作为华夏文明核心地带所承载的特殊文化价值,强调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沉浸式体验。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基因的筛选上,“中国古都”“文化遗产”“华夏文脉”“黄河文化”构成了河南极具竞争力、代表力和吸引力的品牌基因底色,体现了河南文旅资源的稀缺性、难以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在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和符号的构建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视觉形象很有力度地展现了河南悠久的文化底蕴,包括地标建筑、历史文化符号、自然景观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的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共同传达了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塑造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契合了游客的价值观和对河南的情感共鸣,该品牌不仅仅是一种旅游体验,更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共鸣,激发了游客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总的来说,“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强调了河南作为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的战略地位,其价值本质在于通过全面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使人们在行走河南时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演进和创造历程,涵养国民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构。

  发掘历史文化价值,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塑造,需基于对河南古今文化脉络的全面理解和融通,深入发掘华夏文化所蕴藏的丰富智慧。在挖掘和阐释中华文明河南元素的基础上,应系统性地保护和开发其丰富的历史遗址、古建筑、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将其打造成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具体实践中,一是要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坚持学术先行,组织考古学、人文科学、历史学、文旅界等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多层次、多角度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为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提供史实支撑。二是要充分结合河南文化大省和历史文化类景区数量优势,将河南特色资源与黄河文化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鲜明记忆的IP符号。在文化演艺、文化创意、文物活化、文化节庆、文化展览和博物馆、文化馆数字化传承等方面大胆创新,进行产品设计、内容创作、营销传播、打造体验场景等创造性转化,讲好中原大地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数字赋能文化融合传承,塑造品牌内涵空间

  首先,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自然遗产资源进行数据采集和数字化模拟,展开数字化复原和保护展示,创造全新的文旅资源保护模式。同时,将数字化复原的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在博物馆、教育机构和旅游景区等多个场合进行展示,可使游客更为便捷地接触和了解河南文化的精髓,提升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其次,通过“行走河南”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和谐理念、德政文化、人文精神等独特魅力,利用创意设计与科技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动漫、试听、演艺等文旅产品,使游客在趣味中“读懂中国”,在建链补链强链上全面发力。最后,从解决游客服务和体验的痛点入手,积极探索数智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新模式,打造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旅游数字化发展新生态,举办互动性的演出和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新文旅融合体验场景,夯实品牌文化基底

  在品牌定位的概念框架下,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空间打造文旅融合体验场景,探索推进文旅融合品牌工程,不断强化和巩固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进一步推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立起来”。一是将河南历史文化名人和传说典故作为叙事载体,以角色塑造、实景演艺、虚拟再现等形式,把故事融入具体的场景中,让游客在互动体验过程中“读懂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二是结合河南传统民俗、手工艺和饮食文化,打造突出历史记忆的主题文化村、创意空间、文化主题园、特色商圈、演艺项目、非遗展示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体验场景,通过“行走河南”感受地方文化精髓。三是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提升文旅融合的品质和层次。开发以河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创意纪念品、服装和家居用品,举办文化创意市集、艺术展览和文创大赛,吸引全国乃至国际文化创意人才和资源,提升河南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竞争力。

  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彰显特色文化氛围

  一方面,深入实施文旅品牌系统策划工程,建立健全品牌识别和传播系统。加快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相契合的标志、色彩、字体及具有代表性的IP形象,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交通、文旅公共场所及大型活动现场,强化品牌的独特性和知名度。将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嵌入旅游产品、文化商品、城市标识等多个层面,通过品牌策划和营销传播,全面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辨识度与美誉度,让游客有共鸣感与文化归属感,坚定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积淀,充分发挥黄河九省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秘书处设在河南的优势,举办黄河流域非遗文化节、联合保护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与传承项目,以及开展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探索文旅资源的现代化表达,提升品牌传播质效

  要立足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两大战略定位,提高品牌识别度传播度美誉度。一是抓好顶层设计,通过整合政府、景区、企业等各方资源,共同搭建品牌发展一体化新平台,开发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文化传承等高品质的文化溯源旅游线路,着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专题品牌景区、品牌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线路、品牌研学线路、品牌旅游纪念品、品牌民宿、品牌美食等系列品牌旅游产品。二是探索深层别致的人文故事,避免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展示当地文化,在静态的历史文化遗迹上创意性地设计体验项目,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活起来”,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可知可感。三是结合智慧旅游和数字文旅,将河南历史、文化、人文等元素融入营销内容中,做好中原文化的国际表达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推出系列宣传片和专题纪录片,创新推广“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宣介活动,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在传播中“火起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洛阳师范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