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迹 • 豫迹丨“大禹治水”是农耕文明走向繁荣的发轫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6-27 10:45

  编者按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更是为大家津津乐道。在史书记载中,大禹治洪水,征三苗,阳城建夏朝,涂山会诸侯。这些究竟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在河南有哪些遗迹可以与传说相互印证?大禹治水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和故事?今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禹迹 • 豫迹》策划,刊发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

  古代中国以农开元,以农立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构筑了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地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因大部分处于黄河之南而得名,又因位居黄淮海大平原中心地带而被称为“中原”,河洛地区是她的核心区域。这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雨水丰沛。得益于黄河的滋养和先民辛苦的耕耘,这片沃土孕育出丰富的农作物,为百姓提供了充足的粮食,黄河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然而,洪水肆虐,黄河泛滥都曾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灾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英雄大禹横空出世,他以超群的智慧与坚毅的决心,带领人民治理水患,捍卫了农耕文明的成果,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走向繁荣的基础。“大禹治水”是闪耀在中国上古历史天际最耀眼的辉煌。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大禹像

  一、大禹治水足迹遍布河南

  尧舜时期,中原大地气候炎热,雨水泛滥,河流暴涨,黄河决堤,引发洪水冲毁农田,淹没村寨,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可见当时江河壅塞,百川无防,薮泽无数。在“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尚书·尧典》)的情况下,尧派夏部落酋长鲧去负责治理洪水。但是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舜帝“殛鲧于羽山以死”(《史记·夏本纪》),又征求四方酋长意见,任命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负责平治水土工作。

  禹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治水主要采取疏导之法: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障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大禹治水不仅解决了当时的洪水灾害问题,还为古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提供肥沃土地、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改良农业工具与技术以及优化农作物种植等方式,大禹治水对后世农田水利建设和农耕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禹治水的中心区域在河南。大禹治水因“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和“洪水泛滥于中国”,这里的“中国”都是指“中原”。《史记·周本纪》载周公赞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在古人的事项中,天下之中就是中国。周成王时,制何尊,腹底刻有“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谓之终于实现先王遗愿,可以在国之中央治理人民,而“中国”一词也成为最早的文字记载,意指“以此为天下之中而统治民众”。这里的“中国”是方位词,接近地理概念,表示国之中央,具体指今河南洛阳一带。《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这里的“山东”指河南西部的崤山以东的地区。可见,夏代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大禹治水的目的是疏导各个水道,使流水由小河入大河,再经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吕氏春秋·贵因》说:“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伊阙山即河南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的香山和龙门山遥相呼应,伊水中流,形成如天然门阙的壮观景象。而另一个“禹开三门”的传说则成为三门峡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传说禹用划水剑和开山斧开辟河道,将大山劈为三个豁口,让黄河之水分为三股向下奔流,这三个豁口后来演变成了三门峡的标志性地貌特征。

  二、大禹治水业绩光耀河南

  (一)疏浚水道 四海会同

  大禹通过疏导的方法,成功解决了中原地区长期以来的水患问题。他深谙地形与水流之特性,精准开凿山脉、疏通河道,从而确保洪水能够顺畅排放。这一举措极大地捍卫了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同时也为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铺平了道路。《淮南子·原道训》盛赞道:“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明确指出了大禹的治水策略是紧密遵循自然法则,因势利导。在远古时代,劳动工具极为简陋,禹却完成了“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尚书·禹贡》)的壮举,更有“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上》)的宏大工程,这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历史性任务。

  (二)象物天地 陂障九泽

  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深刻把握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处处注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周语》),以灵活的智慧应对洪水泛滥的灾情。当时河南气候温热湿润,湖泽遍地,禹因地制宜制定治水方案。 《史记·夏本纪》“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禹命大臣益将稻种分发给民众,并指导他们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种植,这是一种资源合理利用的体现。文献记载,夏代中原地区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被普遍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考古学家通过浮选法区分出了碳化粮食颗粒。在这些颗粒中,稻米的数量相当可观,甚至在某些时期的统计中超过了粟米的数量。夏禹逢湿地种稻之策略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原本可能被视为不利条件的低洼潮湿地区变成良田。

  禹的另一个“象物天地,比类百则”的做法是“陂障九泽”。“陂,水边”,“障,防也”,是利用自然地形为湖泊修筑合适的堤坝,以确保湖水在雨季时不会溢出造成灾害。陂障法有效地控制了湖水泛滥,稳定湖泊水位,为周边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水源。例如,禹治九泽之一荥泽,是一个著名的古薮泽,位于禹贡九州之豫的郑国(河南郑州)。《禹贡》载:禹“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说的是济水流入黄河后溢出形成荥泽,在经过荥泽沉淀后,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清澈的水源。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根基,稳定的灌溉水源对于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陂障法不仅防止了洪水对农田的破坏,还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湖泊的形成也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湖泊周边地区也因为丰富的水资源而成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陂障九泽体现了大禹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成为中国古代治水史上的典范。

  (三)浚畎距川 改良土壤

  大禹从不关注宫室的是否舒适华美,而是将所有心血都倾注于治理水患, 《史记·夏本纪》说他“卑宫室,致费于沟域”。《尚书·皋陶谟》记载大禹对舜谈起自己治水的情形时说:“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所谓“浚畎浍距川”,就是通过深挖疏通田间的水沟,并将其与大江大河相连通,以保证农田的排水顺畅,防止积水淹没庄稼。这一做法既能保护农作物免受水涝之灾,又能排除土壤中的盐碱,优化土壤条件,从而增强地力,是大禹治水时期的一项重要措施。河南省洛阳市的锉李后冈二期文化煤山类型遗址内,考古专家发掘出了夏文化时期的水渠。该水渠宽约2至3米,深约1米,为证明夏代确实存在沟洫提供了确凿的证据。甲骨文“田”字反映的就是纵横交错的沟洫系统。《汉书·食货志》载:“后稷始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甽”从田从川,就是田间行水的沟渠。后稷推行了两耜并用的耦耕,并在每亩地中都挖出宽一尺、深一尺的沟,称为“甽”,“播种于甽中”,可以防旱养苗。

  三、大禹治水推动河南农耕文明走向繁荣

  (一)由“陂障九泽”到筑坝障水灌溉农田的陂塘工程

  春秋楚庄王时期,孙叔敖在河南固始县东南雩娄主持兴建灌溉工程期思陂,该工程兼具截河蓄洪与分流功能,与之前只具备积蓄雨水和导引沟水功能的小陂相比,有了显著的进步。孙叔敖利用大别山北坡的来水,在泉河、石槽河上游将众多的陂塘沟堰贯通修建成为渠系,形成“长藤结瓜式”的期思陂,用以灌溉那一带的农田。这个工程不仅使当时的人们广为受益,也造福了后代。历史上,期思陂经历了多次修缮,三国时在原水利体系的基础上加以整治,明代进行维修,到明清时,仍然发挥着作用。期思陂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见于记载的灌溉工程,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后来在秦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又大兴水利,整修了南阳陂池工程。同样采用“长藤结瓜”式的渠塘灌溉工程。东汉张衡《南都赋》对南阳水利之盛况称颂:“于是陂泽,则有钳卢……其水则开窦洒流,浸被稻田……,冬徐夏稱,随时代熟。”真正做到让庄稼旱涝保收。

  汉武帝时,在淮河流域组织修建了更多的陂塘。经过两汉几百年的水利开发,淮河流域发展成为全国主要农业灌溉区之一。《水经注》载,淮河流域陂塘水利很多,淮北达90余处,仅河南汝南一地就30处陂塘,其中河南汝阳鸿隙陂最为著名。东汉重修,发挥了巨大的灌溉效益。

  (二)由“疏川导滞”到重大水路枢纽鸿沟和漳河的建设

  《史记·河渠书》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也是兴修水利的重大举措。从今郑州荥阳市汜水镇东北引出黄河水,经荥泽、圃田泽等地,连接济水、濮水等九条河流最终入颍河通淮河。鸿沟自战国以来就成为中原水路枢纽,向南、向东、向北四通八达。鸿沟不仅“皆可行舟”用于航运,即,而且在水量充足时,还可以“有余则用溉浸”,用于灌溉,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使“百姓享其利”。鸿沟还灌溉许多田地,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河南安阳漳河治理也取得很大成效。魏国人西门豹在河南安阳一带任县令,带领人民治理漳河。在漳河两岸开挖了十二条水渠,是我国最早的多首制引水工程,不仅根治了漳河水患,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发展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王充《论衡》评价说:“邺田咸成沃壤,成为膏腴,则亩收一钟”。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评价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同时,土壤盐碱化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汉书·沟渔志》云:“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漳水流域经济因此出现繁荣景象,西晋时,引漳渠区已成为水利发达、作物生长茂盛的农业区。

  (三)由“浚畎距川”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商周时期农田建设中所盛行的沟洫制度就是大禹时期在中原大地开创的。这种制度的实施使得农业生产呈现出兴盛发达的景象,对中国古代农田基本建设有着深远影响。《诗经》中有许多诗篇描写河南农田建设的情形: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小雅·信南山》)反映了周王对土地的精心治理,通过划分疆界、整治沟洫,使得田亩有序地向南方和东方延伸。

  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大雅·縣》)于是划定疆界,治理田垄,开垦土地,划分田亩。从西到东,人们忙着从事农事活动,周朝子民都爱岗敬业。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小雅·甫田》)有了这样的沟洫制度,才有望实现“千斯仓”“万斯箱”的粮食丰收。

  沟洫制度直到春秋时期仍然发挥作用。《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子产在郑国(今河南新郑)执政时期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即“田有封洫,庐井有伍”,设立了明确的田界(封)和水渠(洫),使得土地的划分更加清晰,便于管理和耕作;还对居民的住宅(庐)和水井(井)进行了有序的编排,实行“伍”制,便于管理。

  沟洫制度不仅是当时的基本农田建设,而且也深深影响到生产技术各方面。农史学家李根蟠先生说:“把握沟洫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便成为理解我国上古时期农业以至整个社会历史的关键之一。”

  四、结语

  大禹治水是河南农耕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篇章,而河南在中国农耕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禹以其超群的智慧和坚毅的决心,成功解决了洪水问题,捍卫了农耕文明的成果,为古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在河南这片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大禹治水推动了农耕文明的繁荣。通过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修筑堤坝等措施,大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使得河南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重要粮仓。同时,大禹的治水理念和方法也对后世的农田水利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河南古代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大禹治水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国农耕文明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作者:张莉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