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陈建魁: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鸿沟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02 09:19

  编者按

  2500岁的中国大运河是许多城市的“原点”,凝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大运河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何以承载半部华夏史?7月2日—3日是“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题日,大河网学术中原邀约专家学者, 聚焦大运河的历史知识、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推出关于大运河的理论科普。今天推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建魁的文章《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鸿沟》。

  鸿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在先秦至唐宋时期构建以黄河为中心的水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鸿沟的始建

  《尚书·禹贡》全文1500余字,描述了大禹治理洪水后构筑的以黄河为中心的水系网络,虽然文中没有提及鸿沟的名称,但讲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浮于淮、泗,达于河。”也就是说,黄海、泰山及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沂水治理好以后,进贡的船只可行于淮河、泗水,到达黄河。可见,走水路,通过淮河和泗水可以到达黄河。而这条水路现在是不通的。《禹贡》还记述,“淮、海惟扬州”,从扬州进贡的船只沿着长江、黄海才能到达淮河、泗水。也就是说,长江和淮河当时没有连接在一起。春秋末期,吴王夫差辟沟通水,与晋会于黄池,而长江始有入淮之道。禹时尚无此道。所以,《禹贡》说“沿于江、海,逹于淮、泗”。也即是说,非自海入淮则江无通淮之道。“直云浮于淮、泗,逹于河,不言自海,则鸿沟、官渡、汴水之类自禹以来有之,明矣”。

  沟通淮、泗和黄河的水沟叫什么名字,《禹贡》里面并未讲述。但《禹贡》全文在《史记·夏本纪》和《汉书·地理志》里面被全文抄录了下来。可见,两汉时人对《禹贡》一文中所述是比较认可的。

  历史上有关鸿沟的最早记载出自《战国策》。其开凿者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惠王。大禹治水到魏惠王在位大概有1700年时间,想必连通淮、泗与黄河的水道早已淤塞。就地势来看,魏惠王所修之鸿沟与禹时所辟水道之位置可能是重合的,不过经过千余年后,个别地段也会稍有出入。

  魏惠王时再凿鸿沟,我们对于这条水道的了解便清晰起来。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鸿沟对于魏国的作用。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一度强盛的魏国陷入混乱。随后王位争夺战中,魏惠王成为魏国的第三位君王。

  魏惠王任庞涓为将,西取河西,北夺中山,南侵郑、宋、楚三国间的大片土地,势力范围南扩至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这时,其疆土类似一个哑铃,可分为东西两部,西部以当时的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为中心,东部以大梁(今开封市西北一带)为中心。

  都城安邑面临秦国威胁。为解后顾之忧,魏惠王迁都大梁。

  《战国策》这样评价大梁:“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阻。”在魏国经营下,大梁成为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大梁城附近河泽密布,北有黄河,南有淮水,济水、颍水、丹水、睢水等穿插其中,周围还有圃田泽、菏泽、荥泽、蓬泽等湖泽,形成了一个自然水网。而若有一条水道将它们相互串联,则将沟通南北、畅达东西。于是,魏惠王决定:开凿一条运河。

  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始,魏惠王命人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再向东南继续开凿,一直延伸到淮阳附近流入颍水,最后汇入淮河。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鸿沟的开凿为后来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鸿沟的另名

  禹时通河淮间之水道,史不载其名。战国时,魏惠王重新疏浚此水道,称为鸿沟。鸿沟之所在,《汉书》颜师古注引应劭说,“在荥阳东南二十里”。又引文颖说,“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即今官渡水也”。《水经·渠注》:“渠水径梁王吹台东。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焉。项羽与汉高分王,指是水以为东西之别”。西汉时期,鸿沟又称狼汤渠。《水经》称:“(河水)又东过荥阳县北,浪荡渠出焉。”郦道元注曰:“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浪荡渠也。”西汉末年到新莽时期,黄河泛滥六十年,鸿沟亦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东汉政权稳定后,命王景疏浚黄河下游和汴渠水道,汴渠即鸿沟的支流汳水。疏浚后,黄河不再泛滥,汴渠恢复通航能力。但鸿沟水系其他河流或部分断流,或至湮灭无闻。而成功得到恢复的那部分鸿沟主线,成为后世“汴渠”的西段,隋朝时又成为大运河“通济渠”的西段。至唐宋时,称“汴渠”为“汴河”。到宋代,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乃至东南之乡,百物众室,不可胜计”。宋朝时,鸿沟主线的南段更名为惠民河。北宋灭亡之后,惠民河一带经历几次政权更迭和黄河泛滥,最终亦逐渐荒废。

  古代,江河淮济为四渎。而济水和黄河在荥阳分流。汉代的荥阳县在今河南荥阳县的东北,其辖境内有广武山。《水经·渠水注》说济水分河东南流是在石门。石门在敖城西北,即在敖仓城西北。敖仓城的故址应在今荥阳东北沿黄一带,今已为河水所侵蚀,湮灭无迹。据《水经注》,经与现在对比,石门应该在广武镇的西北。或在汉王城村与霸王城村之间以北,现已早被黄河所湮灭。据《水经注》说:“旎然水亦谓之鸿沟水,盖因楚汉分王,指水为断故也。”《河南通志》记,“旃然河源出河阴县西南二十里,流经县北五里广武山,逶迤东流,经东泽达于河。”“今汉王城与霸王城之间有二里长之小沟,称鸿沟,南北向,西与黄河相接,但东部已为高岗所阻,不与其他水系水相通。而敖仓城在石门东5里,大约在今黄河风景名胜区之北,亦已被黄河所湮灭。”

  《河南通志》述及郑州古迹,谓“三皇山、广武山,俱在河阴县北一十三里,二山相连,其上有东西广武二城,即楚汉屯兵相拒处”。述及“敖山”,曰:“在荥阳县北、河阴县西,《诗》搏兽于敖是也,商仲丁迁都于此……秦时筑敖仓于上,因以名山。汉郦食其劝高祖㩀敖仓之粟,又因敖山筑甬道下汴水,皆谓此。”

  敖仓为秦代著名粮仓,建于鸿沟与黄河分流处,其作为粮食等物资的转运站,恐范围不小。《河南通志》载,“敖峰顶在河阴县西北二十里敖山上下,为秦时置仓处。”

  综上,鸿沟、官渡水、阴沟、浪荡渠、汴渠、汴水、通济渠、惠民河等,都为某一历史阶段鸿沟某段之名称。

  三、鸿沟的淤废

  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在今郑州西之桃花峪。其东地势平坦,河水流缓。黄河中下游所过之地为黄土高原和黄土平原。黄土土质较细,其中部分可溶于水。鸿沟引黄河之水东南,水流平缓,水中泥沙沉淀,久之淤塞水道,抬高河床。在战乱频仍之时,疏通不及,遂塞而不通。

  按道理来说,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和黄土平原后,已不再清澈。但历史上有很多“河清”的记载。

  《后汉书》桓帝本纪:东汉延熹八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河水清。

  《隋书》炀帝本纪:隋大业三年正月,武阳郡上书,河水清。

  《新唐书》五行志:唐贞观十四年二月,陕州、泰州河清。

  《旧唐书》五行志:唐宝应元年九月,太州至陕州200余里,河清,澄澈见底。

  《宋史》五行志: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丁酉十二月乙巳,河清,当汾水合流处清如汾水。

  《宋史》五行志:北宋大观二年十二月,陕州、同州至清百里,涉春不变。

  《金史》五行志:金大安元年,徐、邳界黄河清500余里,几二年,临洮人异议之。

  《元史》五行志:元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自孟津东柏谷至汜水蓼子峪,上下80余里,澄莹见底,数月始如故。

  《明史》五行志:明洪武五年,连旱,河南黄河竭,行人可涉,沁阳河清。

  《明史》成祖本纪:明永乐二年十二月,29日始至次年18日至,三年河清于蒲津,乙酉蒲城、河津黄河清。

  《明史》武宗本纪:明正德七年八月,甲午,清河口至柳铺,黄河清3日。河清凡7日,鱼鳖皆现形。

  《清史稿》河渠志:清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山西(甘、宁) 旱,河清二旬,自永宁以下长1 300里。

  对以上史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河清之时也是大旱之时,黄河干流得不到新水补充,水量变小,水流缓慢。水中之泥沙多深沉于河底,故而有“河清”之现象。而且这种“清”也是相对的,只是相对于平时而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

  对于“河清”,时人的看法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河水清,天下平”,把“河清”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这是主流意识。历代祭词、乐歌都把“河清”作为祥瑞,如:

  隋代,《太祖配飨奏武德乐昭烈舞辞》有“露甘泉白,云郁河清”之句;《大射登歌辞》有“欣看礼乐盛,喜遇黄河清”之句。

  明代,洪武十五年《重定宴飨九奏乐章》,其中有“河清海宴,物阜民康”之句;《三奏感地徳之曲》有“河清海宴,麟来凤鸣”之句;《七奏集祯应之曲》有“宝露降,浑河清,嘉禾秀,麦集休”之句;《三奏民初生之曲》有“沽美酒,黄河清,宝露凝,瑞麦呈,灵鹊鸣,诸福来”之句。

  另一种认为“河清不可俟”,出现“河清”这种现象,为灾祸之兆。东汉人襄楷即持此观点。宋人吴仁杰,更频举例以明之:东汉建宁四年,河水清,鲜卑寇荆州;唐武德九年,河清,建成兄弟自相鱼肉;贞观十四年以后,比三年河清,刘兰齐王张亮相继以畔诛;武氏开元中河清,则应在禄山;乾元二年河清,不三年有国恤;寶应元年河清,明年代宗幸陜;建中四年河清,泾原兵变;十四年河清,李锜以不轨闻。并得出结论“河清”“其为不祥甚矣”。

  “黄河清”为“不祥之征”,或为“祥瑞之兆”,这两种观点一直相伴而行。在今天来看,这两种观点都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河清”的出现有其自然规律,不可一概而论。

  鸿沟承黄河之水,本就落差较小,亦随黄河水量之大小而量运力,时通时废。在宋室南迁、元都北京后,鸿沟之地位猛下,其大部已无水道,成为历史的遗迹。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