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贾兵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原则与路径选择
编者按
2500岁的中国大运河是许多城市的“原点”,凝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大运河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何以承载半部华夏史?7月2日—3日是“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题日,大河网学术中原邀约专家学者, 聚焦大运河的历史知识、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推出关于大运河的理论科普。今天推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贾兵强的文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原则与路径选择》。
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 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 以带状地理空间为载体, 以区域交通束为基础, 以沿线城镇为发展主体, 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功能区域。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河文化传承创新中居重要地位。新时代我们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原则
开发利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导,全面树立“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方针,走 “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大运河文化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通过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地球环境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遗产保护的最高原则。[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基础。[2]
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大运河文化带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保证。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和性质,对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实行区别对待、分级管理。对于世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科学价值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价值较高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对于普通保护区,应严格执行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分区标准,强化分区管理,严禁在核心区开展旅游活动,在外围缓冲区和实验区允许开展适当的旅游活动。[3] 在大运河文化带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整体规划,综合开发,形成体系,避免对文化遗产散乱无序状态的开发。每一个文化资源的开发项目,都必须经专家审核论证,以保持文化资源的原有风貌与特定内涵。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文化资源要保护先行,要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用国际化的设计规则开发包装传统文化遗产,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展示传统历史文化,用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吸引旅游者,要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在实践中探索有效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促进文化遗产的科学利用,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大运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开发原则
合理开发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必要体现。然而,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和严格管理,只讲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资源深层次的开发,从而出现对文化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忽视遗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合理地科学地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促进其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文化遗产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开发意味着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郑州运河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保护第一”并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要破坏”,是只能“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开发要以保护为基础,与文化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通过合理利用开发大运河文化带资源,以实现运河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的前提下把运河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部分外延逐步向社会推介,通过内涵的发掘、形象的“包装”,将其沉睡多年的价值展示出来,让文物走出历史,把它变成供观众欣赏和游览的资本。在公众了解的过程中,大大增加文物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同时又为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创造了条件,这种良性循环大大促进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共生。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遵循“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其展示历史、弘扬优秀运河文化的独特功能,不能以损害文化资源为代价,开发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建设性破坏。更应该注重生态学原则,对景区道路的修建和游客活动的区域都要进行科学的控制,旅游设施应尽量选择在不破坏天然植被的地方,服务设施“因陋就简”,采用天然原材料;在道路的修建上,以自然地貌为基础,避免城市化道路设计;旅游区内使用太阳能或电能为能源的交通工具等。避免游客进入生态核心保护区域。当然,对于文物景点也不可忽视对其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工作。
3.市场导向原则
旅游开发是适度利用大运河文化带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旅游业是经济产业,是一项综合性经营产业,在旅游经济新常态下目前已进入买方市场,所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既考虑自身的优势,又要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形势。无论文化带的规划、开发,还是产品的包装、促销,都应引进商业策划意识和市场运作技巧,同时统筹住宿业、饮食业、旅行业、交通运输业、旅游用品业等多项产业的协调运作。
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应逐步从自然观光旅游产品转向度假类、休闲类、参与类等的旅游产品,追求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而言,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可以大力开展历史文化考察、文物古迹考察、水文化教育等专项旅游活动,同时还可适时适地发展生态观光、高新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
只有坚持产业经济原则,才能够正确认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大运河郑州段旅游融入民俗元素,借助古荥纪公庙庙会和城隍庙民俗文化节,展示传统特色的戏曲、民间杂耍、秧歌、旱船、大头舞、盘鼓等民俗文化表演,大力发展民俗体验游。
4.特色发展原则
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曾经指出:“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4] 因此,特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没有特色就没有效益。旅游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活动,旅游资源特色与文化的正确定位和开发层次是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也是旅游资源转化为高效益旅游产品的重要条件。特色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体现,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没有特色就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亦步亦趋是旅游开发之大忌,拾人牙慧的临摹翻版绝对创造不出良好的开发效益。多一份特色就多一份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特色就有效益,有特色就有发展。
以大运河文化资源为依托,可以开展更为广义的运河文化游,比如大运河郑州段以北宋皇陵、杜甫故里、黄冶唐三彩窑为主线的巩义唐宋文化主题游。再如位于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的洛口仓,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当年的洛口仓已不复存在,但在开发利用运河文化资源过程中,结合国家正在河南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可以在巩义七里铺村隋唐洛口仓的遗址上建立中国古代粮仓博物馆,展示历史时期农业发展成就,不仅可以科学展示运河文化遗产,而且还可以为当下河南由“天下粮仓”向“国人厨房”跨越式发展提供文化引领作用。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选择
目前,大运河文化建设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对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发展模式和可供尝试的路径。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5] 结合国情省情,我们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的批示精神,以改革为动力,创新发展模式,运用“互联网+”,加大大运河文化带在重要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实施人才强旅工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业。
1.改革文化管理体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要体现“历史文化”,也要突出“传承”,更要凸显“创新”,必须改革文化资源的管理体系,逐步改变和纠正目前管理体制中政出多门,分头管理的弊端。因此,大运河沿线应建立省市区三级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委员会,包括文物、环保、旅游、文化、城建、商业、交通等相关部门,使之具有权威性和高效性。省级管理委员会履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职责,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进行垂直管理。市级管理委员会指导县区级文化资源地开展工作,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提供信息服务等,对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等重大问题做出科学统筹的决策。同时,理顺地方政府与文化资源地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确立政府的责任制度,协调好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减少行政审批,下放审批权限,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遗产单位和旅游部门的作用,积极支持行业协会的工作,最终形成政府规划实施、行业协调管理、企业自主开发的良性循环的格局。
2.构建多元投资机制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投资体制上,要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力争投资结构多元化,为运河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政府在加大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文化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子,逐步理顺管理体制。政府制定相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经营和开发政策,坚持“谁开发,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有实力、有市场运作经验的企业、民间资本和涉外资金投资,通过兼并、参股、收购、特许经营、租赁承包、建设——经营——转让(BOT)、移交——经营——移交(TOT)等多种合资合作方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走政企联合、区域合作等投资及运作模式,逐步改变传统文化遗产资源拥有者无力开发资源潜能的现状。
3.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启动“大运河文化+”计划,推进与沿线生态建设、城市功能、经济发展间的融合发展。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利用3D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实施大运河文化带数字化战略,将文化资源制作成各种类型的影像,如三维立体、动画等,来展示遗产生动的原貌,提高运河文化资源的展出率和效果,模拟地展示尚未挖掘或已经湮灭了的遗址、遗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时代,科学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开发和利用的现代化,实现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大运河郑州段依托通济渠荥阳故城段文化资源,建设通济渠荥阳故城段展示区(包含惠济桥)、荥阳故城展示区和荥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4.打造人才建设升级版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高成长服务业,必须有规范的管理与优质的服务,才能增强文化资源的吸引力。为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坚持内生培育与外源引进并举、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并进、坚持整体设计与基层创新并重,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继续教育力度,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标准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服务,构建政策、项目、平台和综合环境的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努力释放传承创新“正能量”,打造人才工作“升级版”,实现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
5.构建宣传新手段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大力宣传运河文化,加大市场促销,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微博、微信和手机报)的便捷性,积极开展网络团购和微博、微信、微视促销等营销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有”,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在大力发展传统促销的同时,加大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的分量;注重中原文化与影视文化媒体的结合来宣传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如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主题的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水脉》、纪录片《中原大发现》《河之南》、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以及河南卫视名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等。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展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运河文化建设为抓手,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沿线城市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成为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推动文化强国战略建设步伐,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
[2] 王星光 贾兵强:《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 郭鲁芳:《试论国际旅游市场消费结构特点及其趋势》,《江苏商论》,2005年第4期。
[4] 孙自豪,等:《用旅游激活城市 以激情创造明天》,《洛阳晚报》,2013年4月4日,第002版。
[5] 王星光 贾兵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河南大运河史研究”(2022XWH143)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