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师永伟:近现代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湮没与现代治理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04 09:40

编者按

  2500岁的中国大运河是许多城市的“原点”,凝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大运河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何以承载半部华夏史?7月2日—3日是“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题日,大河网学术中原邀约专家学者, 聚焦大运河的历史知识、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推出关于大运河的理论科普。今天推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师永伟的文章《近现代时期大运河(河南段)的湮没与现代治理》。

一、运河(卫河)航运的延续与最终衰亡

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流淌至近现代时期,就演变为卫河了,历史上它一直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航运通道。1840年进入近代后,卫河作为大运河河南段唯一通航的水上交通要道,其航运事业得以延续,往返于河南与天津之间的舟楫络绎不绝,其中来往新乡、天津的货船数量就多达700余艘,大船载重130吨、小船载重70吨以下,卫河上的船民多达3000余人,是河南境内较为繁忙的航线之一。通过卫河,由河南运往天津的物品主要是粮食、山货、煤炭、竹货、鸡蛋、中药材等,由天津运回河南的则主要是食盐、百货等。

1904年后,道清、京汉两条铁路相继建成并成功通车,它们与卫河航运之间形成了争利局面,但卫河航运事业并未因此立即萧条下去,它以现有运输体系的重要补充的角色而生存下来,往返新乡与天津之间的货船数量依旧有700多艘,新乡市区内仍旧有饮马口和杨树湾东、西码头。

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在卫河沿岸城市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对原有的民船进行限制,从事航运的船只锐减。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卫河航运进行了治理,将当时有的百余只船只进行统一管理,并规定这些船只不得自由航行运输货物,这也就更加重了航运的萧条。同时,国民党军队与封建把头狼狈为奸,把卫河沿岸的新乡、汲县、道口等地的民船控制起来,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当地的船民被迫改行从事其他行业,卫河航运衰败。但也应该看到,当时也存在着“冀鲁豫区内河航运,现(指1946年)已通行无阻”的另一番状况,卫河航运有些许起色,如从道口至临清数百公里的航线上,有大船百余艘,从事棉、麦运输。此外,卫河工商局还积极鼓励群众造船,并成功造出长七八丈的船只。1949年时,道口建立了船厂4家,造出大小船只200余艘。

至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卫河航运事业重焕生机。各地人民政府不断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船民经营水上运输事业,其中1951年至1952年就曾两次发放贷款用于扶持船民修船与营运。到1953年,新乡、道口两地的国营大船达18艘、私营船只更是多达458艘。另外,政府还对卫河河道进行了相关治理,卫河航运发展进入新阶段。1969年,卫河河道淤积严重,再加之上游的百泉水、小丹河的水位不断下降以及拦水灌溉等因素,卫河航运变得十分困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于新乡、安阳的卫河航运处被迫撤销。由此,有千年历史的卫河航运最终停止退出历史舞台。  

二、卫河沿岸的民生、社会与经济

一是饮水。河流为沿岸居民提供日常饮水是其基本功能之一,卫河亦不例外,这主要是因为卫河源自山泉,河水甘甜,适宜居民饮用。清光绪年间,新乡火车站曾在其西南方向建成了两座卫河水源的水塔,水容量均为25吨。1933年,新乡县城的同和裕水电公司欲建供水设备。新中国建立后,对卫河水的利用也进入了新阶段,以卫河水为直接水源供给城市居民用水是主要形式。1951年,新乡市建设自来水厂,供水设施逐渐增加,至20世纪60年代以后,卫河仍是重要水源。

二是灌溉。清末民初时期,位于新乡的河两岸村庄都因其靠近卫河而纷纷开挖透河井以灌溉农田。人民胜利渠,可以对9.8万公顷的耕地进行有效灌溉。共产主义渠则可灌溉1000余万顷农田。1952年,浚县在卫河河道两岸设置了机械提灌站,灌溉农田270公顷。1964年,道口在卫河建立提灌站,主要用于卫南陂的灌溉。1979年,滑县境内的卫河共灌溉农田8500余亩。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河因连年干旱而水量锐减,进而断流,原有的灌溉事业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是水产。卫河历史久远,河水清澈见底,适宜鱼类生长,自古就水产丰富,养育了沿岸大量的渔民,对民众生活影响甚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至20世纪60年代,卫河中仍然生长着各类水产品,主要有鲫鱼、鲤鱼、鲇鱼、鳝鱼、黑头、马郎、白鲦、泥鳅、团鱼、河虾、河蟹等品种。在卫河中亦可经常见到打鱼船,其中一些是以捕鱼、虾为生。卫河出产的水产品,尤其是大虾、螃蟹等是当地居民招待亲朋好友的美味珍馐。

四是船民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船民们忍受着“三把刀”即苛捐杂税、黑白两道、天灾人祸的威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彻底改变了船民的悲惨生活,规定在卸货时必须优待船工,同时饭要管饱,并配有肉类。尤其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原来的资本家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船民们翻身做了主人。后来,由于卫河水源枯竭、河水断流等原因,船民在国家帮助下改行就业。

五是城镇发展。明清时因运河而兴起的一些市镇,在民国初期仍旧延续了这一繁荣态势,这些城镇在当时充当着集散市场的作用,是河南发展对外商贸的主要承载者,货主、船户、店家、货栈、酒楼等无不生意兴隆。如道口镇,卫河的主河道在浚县、滑县这一段,出现了一个类似“S”型的航道,在这个天然的弯道上先后形成了十数个优良码头,而道口镇就是依靠卫河的这个弯道而建。凭借着濒临卫河、码头优良这一交通优势,使道口镇逐渐走向兴盛。

六是文化交流。卫河为各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滑县的大梆戏,浚县的背阁曾多次来新乡演出;沁阳的怀庆梆子,新乡的曲调、河南梆子也曾到滑县、浚县、道口镇、天津市等地公演;天津的二黄也经常来新乡演出。各家剧团往返多乘坐卫河船只,卫河促进了各地戏剧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另外,对汤阴县的物资、文化交流也起着重要作用。

七是民俗文化。卫河两岸的民俗文化是卫河孕育出的珍贵遗产,以卫河号歌、庙会、岁时风俗为主要代表,它不仅丰富了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成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河号歌,就是在卫河上的船工们在劳动中传唱的号子,长期以来,卫河号歌的旋律相对固定,在劳动号歌中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小套曲。庙会以百泉药会、浚县庙会、添仓会、八月古庙会等较为知名。岁时风俗是卫河沿岸居民在千百年的生活中不断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生活影响最为广泛。

三、运河河道的湮没与现代治理

卫河航运在经过短暂的黄金期发展之后,逐渐走向衰落,并于20世纪60年代末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卫河河道逐渐被废弃,成为沿岸居民倾倒废弃物及临时排洪之地。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豫北各地出现连续干旱,卫河失去补给水源,加上工厂大量排放污水,使得卫河河道变成了一条又黑又臭的污水河,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卫河治理迫在眉睫。

卫河河道的湮没。在引黄济卫工程的影响下,卫河河床抬升及河道淤塞越来越严重,加之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作用下,河流上游水量减少,水源补给不足,但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居民饮水却与日俱增,这就导致卫河水运功能丧失,河道逐渐被废弃,淡出人们的视野。

现代治理。对卫河的治理,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频繁,政局不稳,水利机构更迭,许多治理计划都未能取得实际成效,卫河的治理基本上以扩大水源为主要举措。如,引丹济卫、引沁济卫和引黄济卫的方案,到清末民国时期,仍然有人不断复议。新中国成立后,卫河流经区域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卫河的治理,提出了许多构想,并作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些措施主要有清淤工程、河道堤防建设、城市综合治理等,其中新乡市的卫河治理历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此外,对卫河的综合治理,不仅应从整个漳 、卫河水系的综合治理来考虑,还应与其相关的河系如黄河、丹河等的治理,甚至应结合南水北调一起来考虑。经过现代化的科学治理,古老的卫河重现“卫水涌金波”的魅力风貌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是卫河两岸人民的心愿。

当然,对卫河的现代治理不仅是对卫河自身的治理,还应包括对卫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如汤阴的五四街村地处卫河西岸,是明清时期卫河沿岸的重要码头,古称“桃花渡口”,商贸业十分发达,卫河文化为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传统建筑群,其中以晚清的杨氏大院最为典型。于五四街村而言,对卫河的治理就是一方面要加强对卫河河道、水质的治理,重塑卫河旧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原有卫河商业街区、传统建筑的恢复,使卫河文化重现光彩。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