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内生性逻辑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05 10:39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需要,也反映了各民族的内在迫切愿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有着三重内生性逻辑:其一,它来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念与共同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相关学理逻辑;其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来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文明特质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文明叙事话语逻辑;其三,回顾历史,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百年实践,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践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学理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汲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真正的共同体”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探索,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

  (一)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是人类历史的大势所趋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正是由于大工业时代的开启,世界历史走上历史舞台,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的生产生活都依赖于世界,它消灭了以往各国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基于对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正是在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向过程中,各民族最终会实现“交融一体”。列宁则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不能赞同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地,它赞同一切帮助消除民族差别、打破民族壁垒的东西,赞同一切促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促使各民族融合的东西。”可见,民族只是一种历史性的现象和过程,民族交往、民族融合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融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命题的开拓创新,也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

  (二)构建“真正的共同体”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实际和历史趋势,把共同体划分为“自然共同体”“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三大发展阶段和历史形态。并且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代替那种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形态应该是一个联合体,在这种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每个个体不再是“阶级的个人”“地域性的个人”,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自由人”。“真正的共同体”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社会机体,是荣辱与共的和谐社会,是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的共同家园,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同时,生产力和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共同体的发展水平。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民族共同体之间的普遍交往超越了以往民族共同体内部的交往,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和分工基础上的物质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交往,体现出了民族共同体最终的目标是以“真正的共同体”的形式发展的,这就为各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创造了条件。

  二、中华文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叙事话语逻辑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表现为五大特性,其中连续性、包容性及和平性是对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发展主流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华文明主体性的高度历史自觉,也是对中华大一统历史传统的现代传承。中华文明孕育滋养了中华民族,这就反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要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一)“统绪不绝”培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信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主要表现为中华文明从不中断,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统绪不绝。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融汇聚合而成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大一统的确立,再到唐宋元明清的民族交融,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上始终保持着大一统的局面,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成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统绪不绝,不论处在乱世还是盛世,儒家“仁政”“德治”的观念一以贯之;不论哪个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都主动认同中华文化,主动把自己归入大一统制度体系与伦理体系之中;不论王朝如何更迭,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书写从不间断。正是这种统绪不绝的中华文明彰显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千年的历史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植了深厚的历史自信。

  (二)“海纳百川”培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自信

  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独有的传统。中华民族很早就强调“五方之民共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夷夏之别也并非种族之别,而是文化差异。华夷可互相转化,正所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判定一个民族是否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标志,不是种族,不是血缘,不是地缘,而是是否将中华文化作为认同基础。中华文化认同的核心就是大一统认同,只要接受大一统的礼俗文化和典章制度,就是中华民族一员。这种包容性涵养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避免和消除了民族间心理上的猜疑、隔膜,这就为自然融合创造了条件。包容性的文明特质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意识,使得中华民族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大一统的制度和文化道路。

  (三)“共生并进”培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并世代相传。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史中,除了弱而不分,更有强而不霸,中华民族从没有对外搞强制性文化输出,从不搞强求一致的极端同化,而是走出一条在多元性中寻求共同性的中正之道。中华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今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深厚的文明内涵。当前,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叙事话语逻辑应运而生,是呼应了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顺应了民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回顾历史,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百年实践,贯彻始终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一实践历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探索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危机,为捍卫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抛弃了苏联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支持溥仪成立了“满洲国”,支持德王成立了“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等,这些都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民族自决”之名行“肢解中国”之实。对此,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教条主义错误,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将共产国际指导下提出的“民族自决论”改为“民族区域自治论”。1939年,毛泽东同志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这是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后的重要理论著作,其中就以“中华民族”的概念,首次正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因而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道路的探索。

  (二)新中国建设时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创新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就对人民民主专政进行了系统论述,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体现。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了两个层面的团结:一方面是“团结各民主阶级”;另一方面是“团结国内各民族”。由此,保证了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工农阶级与其他进步阶级之间的平等团结,从而将四万万同胞都包括进来,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新中国没有采取苏联的联邦制模式,而是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制度创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以中华民族先贤的智慧锻造单一制的国家制度,以“因俗而治”的中华传统妥善处理民族地区的治理问题,以“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平衡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道路。

  (三)新时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了新境界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立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理论,这一重大原创理论,说清了中华民族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关系,界定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摆正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讲透了一体和多元的关系,揭示出“中华民族”是各族交融汇聚而成,是拥有几千年深厚历史根基的民族实体。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实践可以看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调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始终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实践逻辑。这也表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推进,我们党的民族共同体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作者:冯超,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资助项目“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重要讲话研究”项目编号(MZGTT-2024-16)阶段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