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赵艺扬: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与传播价值
编者按
2500岁的中国大运河是许多城市的“原点”,凝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大运河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何以承载半部华夏史?7月2日—3日是“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题日,大河网学术中原邀约专家学者, 聚焦大运河的历史知识、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推出关于大运河的理论科普。今天推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赵艺扬的文章《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与传播价值》。
流域自古以来就是自然资源流动、人类迁徙与群聚、文化交融与贯通的重要通道。中国大运河,作为古代中国最为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不仅是物质流通的动脉,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自春秋邗沟开始,至隋唐大运河的全盛,再到明清的维护与利用,延续至近现代的保护性传承与发展,中国大运河的开凿、维护与利用加速了我国人—地—水交叉互动的复合系统的形成,它虽是区域文化交流的廊道,但拥有强大的贯通性,将中国广大区域联结为一个整体,蕴含着技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协同发展与兴衰起伏,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提升了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贡献了独特的智慧与精神财富,拥有无与伦比的传播价值。
一、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内涵
(一)技术文化
公元六世纪末,隋炀帝先后动员征调了五百多万民工开赴运河工地,虽然工程持续了二十余年,除去停歇时间,其真正施工时间仅有四年,但堪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壮举。中国大运河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巧妙的设计,构筑起南北交通大动脉,其建设是古代工程技术的多元应用,融合了众多领域的技术智慧。大运河的河道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形地势,通过巧妙规划河道走向,采用“三湾顶一闸”的设计,利用曲折河道降低坡度,调整水位落差。位于江苏淮安的北神堰、江苏高邮的平津堰等堤坝的建设,通过拦蓄河水来调控水流、提高水位,解决水位差的问题。位于江苏仪征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真州闸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式船闸,其通过梯级船闸系统实现水位升降,船只能够在不同水位的航道上顺利通过,其运行原理与现代船闸技术基本相同,比欧洲荷兰运河上最初出现的船闸早180多年。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通过“引、蓄、分、排”四步,实现了运河水的南北分流,解决了引水量不足导致的断航问题,其技术科学性可与都江堰相媲美。在黄淮运交汇口,通过增建减水闸和滚水坝,适时调节水量,既避免水位过高导致洪水泛滥,又合理控制水流速度和方向,减少泥沙淤积,保持航道畅通。元代时期,为解决大运河北京段的水源问题,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了引水工程,通过引白浮泉水入大运河增加了运河水量,保障了漕运顺畅。大运河沿线的回落仓、含嘉仓等大型仓储设施,结构坚固,有防潮、防虫和通风系统,用于粮食储存和转运,体现了先进的仓储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是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的典范。
(二)制度文化
中国大运河的建设与管理,包含了组织制度、法律法规、税收征用、漕运管理以及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是我国古代制度文化的生动体现。组织制度上,古代政府设立了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大运河工程的规划、施工和日常管理。明代永乐年间,作为漕运总督的陈瑄通过修筑水渠、长堤和水闸等方式提高了漕运效率,保障了京城的粮草供应。法律法规上,历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大运河的使用、维护、航运安全、植被保护等多方面进行规定,唐代《水部式》作为中国最早的水法之一,通过细致的条文,对大运河的航运规则和水利设施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税收征用上,中国古代政府通过征收运河税、漕粮等,为大运河沿岸城市提供了运河建设和维护所必需的物资财政保障。漕运管理上,古代中国建立了包含漕船建造与维护、漕粮征收与储存运输等在内的完善的漕运管理体系,为国家的物资储备与人民生活提供了快捷的运输通道。社会治理上,大运河沿岸的城镇依运河而兴,政府通过设立市舶司、巡检司等机构,对运河沿岸的商业活动、社会治安等进行管理,保障了运河沿岸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三)社会文化
中国大运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滋养沿岸的文明与繁华。从扬州的烟花三月到杭州的西湖美景,从苏州的园林雅韵到济宁的运河古渡,大运河沿岸的每一座城市,都以其独特的社会文化风貌,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江南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武夷山的茶叶等商品,通过大运河上的繁忙漕运,输送至全国各地,打造出一条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大运河还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纽带,扬州依托运河吸收了北方的豪放与南方的温婉,孕育出扬州评话、扬州木偶戏、盐商文化等独特的扬州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之瑰宝。宗教传播上,大运河沿岸的杭州灵隐寺、苏州寒山寺、扬州琼花观等著名的寺庙、道观,在为民众提供精神慰藉的同时,推动了不同宗教思想的和谐共生。文学艺术上,历代文人墨客在大运河的启发下创作出千古流传的佳作。教育科举上,大运河不仅为士子们提供了进京赶考的便捷通道,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流通和科举文化的兴盛,其沿岸贡院、书院众多,北京的顺天贡院、南京的江南贡院、扬州的广陵书院、苏州的紫阳书院等,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场所,为古代中国的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开辟了重要渠道。
二、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价值
(一)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对外传播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这条历史悠久的水道,是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和谐共存的生动实践,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运河开展的河道疏浚、水质净化、沿岸绿化以及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不仅恢复了运河的自然生态,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重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景观。通过国际研讨会、环保峰会、签署多边环境合作协议以及“一带一路”贸易合作项目等一系列活动,我国向世界分享了大运河的生态保护经验和成果,激发了全球社会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此外,大运河沿岸的城市景观,如扬州的瘦西湖、苏州的拙政园等,将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生态保护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体现,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随着大运河文化的全球传播,这条古老水道逐渐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过去与未来的绿色纽带,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
中国大运河作为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大运河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深度,展现出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精神。通过文化节庆、艺术展览、学术研讨等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活动,向世界传递出我国的文化自信自强和开放包容姿态。大运河沿线城市,通过开发运河主题旅游,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国际游客前往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现代科技,打造了一系列运河夜游、非遗体验工坊等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合作,对大运河开展申遗和保护性传承工作。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鬼斧神工的大运河的物质价值的充分认可,展现出中国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的贡献。大运河作为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我国通过《大运河》纪录片、《人文地理》大运河系列节目以及《千问千寻大运河》网络主题活动等国际传播形式,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传承故事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生态文明理念,向世界展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中国形象。
(三)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共享
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推动着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大运河作为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平台,其沿岸地区汇聚了从建筑风格到节庆民俗、从方言到饮食风味、从宗教信仰到生活习惯的丰富文化特色,向世界展示出多元包容的中华文化。大运河作为全球共享的文化资源,对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崭新可能。在数智社会,通过虚拟现实、在线展览、数字博物馆等手段,人们跨越时空限制,沉浸式、具身化、全方位地深度体验大运河文旅、感受大运河文化。通过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实现文创产品在空间、时间、智能上的延展,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文创新体验,为实体文旅融合引流增效,实现虚实相生、资源共享。创新的传播方式,推动中国大运河成为连接多元文化全球共享的重要纽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独特的文化力量。
中国大运河集合人类智慧,通过精湛的水利工程技术、系统规范的制度保障以及多元丰富的社会文化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可持续的水运网络,确保了大运河在千年的岁月中持续发挥其经济命脉的作用。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对外传播,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提升了中华文化软实力,促进了文化多样性,推动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流动的经济动脉,更是中华文明智慧与创造力的生动见证,其建设与维护的历程,是对人类挑战自然、创造文明的深刻诠释,其影响跨越时空,泽被后世。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河南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23CXW025)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