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周姝含:中国大运河的千年史诗与时代新生
编者按
2500岁的中国大运河是许多城市的“原点”,凝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大运河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何以承载半部华夏史?7月2日—3日是“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题日,大河网学术中原邀约专家学者, 聚焦大运河的历史知识、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推出关于大运河的理论科普。今天推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周姝含的文章《中国大运河的千年史诗与时代新生》。
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蜿蜒流淌着一条历史的长河——中国大运河,它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兴衰更迭,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大运河全长达3200公里,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它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这条蜿蜒曲折的巨龙,自诞生之日起,便以非凡的姿态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连接古今、贯通南北的壮丽诗篇。大运河的修建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并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利用并改造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这不仅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璀璨瑰宝,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堪称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一、水利智慧,文化之魂:大运河修建的哲学审思
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大运河的开凿和修缮不仅仅是一项物质层面的壮举,更是中华民族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品格的深刻体现,它将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水的哲学:万物本原,生命之基
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早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泰勒斯一个多世纪就提出了“水是万物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淮南子·原道训》里认为:水,“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老子则在《道德经》中阐述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些哲学思想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水的崇敬,更将水的特性融入了人生哲学和社会治理之中。
水滋养出生命之花,河流孕育了灿烂文明。在农耕文明的大背景下,水不仅是中国人的生存之需、生产之要、更是发展之基、文明之本。因此,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成为历代统治者的重要任务。地球上绝大多数江河都源于自然的造化,黄河、淮河、长江等大河无不由西发源、一路东流而下,奔腾入海。它们贯穿东西,但也限制了南北的交通。至少在五千年前,华夏先民就开始以人力导水开渠,每打通一条水道,就多一片土地被连接、被整合,自然的荒野方才变成我们耕作的家园。大运河的修建,正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以运河串联起被大江大河横割的土地,这些整理河山的活动历代延续,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灌溉、漕粮运输和南北贸易,并逐渐连缀成一个全国性的水运网络。
(二)治水之道:因势利导、以柔克刚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中,“治国先治水”的古训深刻烙印在我们的民族记忆中。管仲在《管仲·水地》中指出,“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强调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治水;《管子·度地》指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为最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强调除水害、兴水利是治国的首要问题。
“水利”一词是中国所特有的,所谓水利,“水之为利害也”,即兴水之利,除水之害。中国古代的水利思想,特别是治河思想中分与合、障与疏、清与浊、修筑与防守、河流与泥沙等诸种矛盾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和系统论思想。从早期治河活动中共工“壅防百川”、鲧的“障”,到大禹的“疏而不堵”,再到分水与合水互补、疏浚与筑堤束水并行,提出了“筑堤束水,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中国古代的水利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处理泥沙与水流矛盾时,明清两代利用淮河的清水冲刷含沙量大的黄河,实施了清释浊以清刷浊、浊济清助清刷浑的防治方略;在处理修筑与防守关系时,在实践中以修筑为防守,寓防守于修筑。由于“水属动者乎”,治河中强调“因势利导,随时制宜”。元明清三代在处理黄、淮、运三者关系时,兼顾安流、保运与民生三个方面,突出重点,靳辅提出的“治水应审其全”、潘季驯提出的“治水之法,当观其全”都体现了治水的系统论观念。
一部治水史堪称半部中华文明史,先人们尊重河流的自然流向,同时利用水势之便,实现了航运、灌溉、防洪等多重功能。这种“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工程技术上,更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之中,成为大运河修建的哲学基石。遵循了这一理念,大运河的修建通过人工开凿与天然水道相结合,实现了南北水系的大联通,展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非凡智慧。
二、盛世繁荣,文化交融:大运河的辉煌篇章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一项震惊世人的水利工程,更是一条文化长廊,它促进了南北贸易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条蜿蜒流淌的古老水道,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更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纽带,它在历史上书写了贸易繁荣与文化交融的辉煌篇章。从洛阳的古都风华到杭州的人间天堂,从开封的汴京旧梦到宁波的港口新篇,大运河如同一条绚烂的文化彩带,串联起了一个个璀璨的明珠,共同编织了古代中国最为辉煌的文化与商业图景。
(一)洛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桥梁与熔炉
大运河促进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借助洛阳等枢纽城市,大运河一端连通海港城市,一端连接内陆丝路城市,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水上大通道。
在隋唐以前,洛阳在大运河中的地位已非常重要,见证了大运河的起源发展。隋唐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关中及华北、黄淮和长江下游三大平原,发达而完善的运河系统为唐代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提供了优越条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大运河作为黄金水道,支撑起多个王朝的漕运命脉,实现了“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的重大作用。其沟通南北交通运输的功能,就如同今天高效便捷的高铁和高速公路。洛阳这座中心城市因此也汇集了来自江淮等地的粮食、物资,含嘉仓和回洛仓的考古发现就是实证。通过运河大量北方民众迁徙至江淮地区,同时也吸引了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融入中原地区,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例如,洛阳城中的粟特居民常与汉族通婚,在丧葬习俗、文化认同等方面也与逐渐汉族趋同。
(二)扬州:大运河畔的商贸与文化交融之都
扬州,这座坐落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自古便是南北贸易的枢纽,享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美誉。唐代时期,扬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运河交通,迅速崛起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之一。来自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精美商品,通过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乃至遥远的西域和海外。同时,北方的粮食、皮毛、药材等也顺流而下,满足了南方市场的需求。这种大规模的物资交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使得扬州成为那个时代名副其实的“天下富商之区”。
大运河不仅是物质交流的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南方的戏曲、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通过运河传播到北方,与北方的杂技、武术等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例如,元曲中的许多经典剧目便是南北戏曲交融的产物,既保留了南方戏曲的细腻温婉,又融入了北方戏曲的豪放粗犷。此外,大运河还促进了国内外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使节、商人、传教士通过运河来到中国,带来了异域的文化与思想,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
三、绿色发展,文旅融合:大运河的时代蝶变
晚清时期,随着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如铁路运输的兴起以及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京杭大运河的漕运逐渐衰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标志着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制度终结。然而古老的大运河并未因此沉寂,走进新时代,大运河展现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已然成为旅游、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资源,继续书写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传奇篇章。
(一)生态重塑:大运河沿岸再现碧水蓝天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大运河生态保护的力度,通过实施水污染治理、河岸绿化、湿地恢复等工程,有效改善了运河的水质与生态环境。亮马河作为大运河生态治理的典范,通过“五水联治”策略,有效改善了水质;通过种植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和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以及引入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构建了丰富的水生生态系统,提升了生物多样性;打掉原本所有的硬质岸线和湖底,使岸线变成通透的生态自然断面,为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在滨水地带为各种生物创造适宜环境,这一系列措施使得亮马河重获运河新生。河岸的绿化与景观设计,遵循自然法则,既美观又实用,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碧水蓝天再次成为常态,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空间。
(二)古韵新生:大运河文化遗产引领文旅文创新风尚
大运河丰富的文化遗产正成为文旅文创产业的重要资源。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触动了古运河新生的DNA。大运河沿线城市纷纷推出以运河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如运河游船、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运河文化的魅力。同时,现代科技如VR、AR的巧妙融入,让运河的历史长卷以更鲜活、直观的面貌展现在公众眼前,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例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成为扬州的新地标,接待观众数量超800万,全平台粉丝量超400万,阅读量超2亿次,并获得了多项荣誉。此外,扬州还推出了“二分明月忆扬州”沉浸式夜游等文旅项目,丰富了游客的夜间体验。再如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作为全景展示大运河杰出成就、历史影响和人文精华的重要窗口,馆内常设展“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和互动体验展“一粒米的漕运之旅”,让游客在感受千年运河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互动参与的无穷乐趣。
(三)航运新篇:打造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随着航道条件的改善和航运技术的进步,大运河的内河通航功能正逐步恢复。昔日废弃的码头与航道重焕生机,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引擎。政府高瞻远瞩,力推货运与客运的深度融合,通过精细化运输组织、效率提升策略,引领运河航运迈向又一个黄金时代。此举不仅有效缓解了陆路交通的沉重负担,更为沿岸地区铺设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快车道。
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通航城市,济宁是“北煤南运、南货北调”的重要航运枢纽。济宁的龙拱港等港口呈现繁忙景象,无人水平运输车、自动吊装设备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港口作业效率,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彰显着现代航运的智慧。南行至淮安,大运河同样展现着航运的繁荣。淮安新港等枢纽在集装箱装卸作业中大放异彩,货轮穿梭其间,泊位上作业井然,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航运画卷。扬州段,作为京杭运河的璀璨篇章,正加速推进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的建设。航道拓宽,泊位增设,沿岸风光旖旎,昔日的运河已蜕变为航运与美景并蓄的黄金水道。预计年底前,该示范区将全面竣工,标志着京杭运河扬州段将实现航运的全面转型与升级,开启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航运新纪元。
大运河在新时代的复兴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通过绿色发展、文旅融合、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与探索,大运河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河南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23CXW025)、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智赋能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研究”(242400411232)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