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企业的应然使命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09 09:24

摘要:

文章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共同富裕目标进行结合,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出发述至企业价值最大化、共同富裕,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连结点,通过内涵式、外延式论证,阐释“共同富裕是企业的应然使命”。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共同富裕      

弗里曼认为企业属于利益相关者,实际上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企业是独立于利益相关者的商主体,但二者又密切相关。

一、利益相关者价值与企业价值

(一)利益相关者概述

“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见于1929年(刘俊海,1999),Ansoff将“利益相关者”概念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利益相关者理论促进了企业管理理念、模式的转变,受到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企业”的工具,[1]西方学者开始更多地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公司治理。[2]54

杨瑞龙将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归纳为宽、中、窄三类:第一类是宽定义,即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均为利益相关者;第二类是中定义,即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个体或群体才是利益相关者;第三类是窄定义,用主流经济学的语言表述,即只有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个体或群体才是利益相关者。[2]56-57

从外延看,普遍认可的利益相关者有投资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普通员工、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政府和一些特殊的利益团体。

本文客观上采用最宽的定义,主观上从最窄的定义出发,兼顾外延视角的利益相关者范围,讨论利益相关者价值与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与共同富裕间的关系。

(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所以须置于企业中探究利益相关者价值。我们假设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一致性。具体论证如下:

1.假定前提

依资源结构企业治理理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组不完全的、具有特定相互依赖性的资源投入契约的履行过程;资源投入者即利益相关者。[3]75企业是各方共赢的契约产物,其存续是各利益相关者契约关系动态处理结果的呈现。是否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是证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一致性与否的关键。

2.论证过程

我们将因契约集合而成的企业的各资源比照物质资本进行“股份化”,用公司代表企业;资源投入者即利益相关者为“股东”,并假定公司只有两个“股东”,A“股东”处于控股地位,所占股份比例为q1,B“股东”所占股份比例为q2,0

以公司成立后收益增长视角进行论述。公司在利益相关者关系处理上具体体现为4种情况:(1)当A、B都不侵害对方利益时,各自获得收益分别为a、b;(2)如果A不侵害B,而B侵害A时,A获得的收益没有任何影响,而B则要付出额外的成本L,净收益为b-L;(3)当A侵害B时,而B不侵害A时,A获得额外收益,额外收益的大小与A、B之间的股份比例q1、q2的差额有关,差额越大,则A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用(q1-q2)R表示,但要付出成本C,此时B的收益相应减少(q1-q2)R;(4)当A、B都试图侵害对方利益时,A的收益与前述(3)情况一样,而B非但不能获得额外收益,还要付出成本L,B总收益为b-(q1-q2)R-L。[3]193

上述情况(1)不存在侵害行为,即处理好了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此时,股东A、B收益分别为a、b,是四种情况中整体最大的情形,结果上表现分配合理;此时,企业价值才有可能最大化。上述情况(2)、(3)、(4)存在侵害行为,即未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该三种情况下,各“股东”的收益非全部最大,且整体亦非最大,结果上表现分配不合理。

3.结论

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依据资源结构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所以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才可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二者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治理

处理好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是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同时,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之在方向上又具有一致性,所以,企业治理的主旨应是在保护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在制度层面上对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做了相应规定,[2]55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拟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进一步凸显了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

二、企业与共同富裕

(一)共同富裕阐释

1.共同富裕发展脉络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基于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共同富裕的观点[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毛泽东强调要使得我国农民大众取得共同富裕,要从国家制度、计划等方面明确逐年实现;邓小平强调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可以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达到;江泽民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阶段性的,鼓励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强调通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多次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从2020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2.共同富裕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中,生产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享大家创造的福利。[5]58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58。

共同富裕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6]。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单纯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同等富裕;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一时间同等程度地实现共同富裕。

(二)利益相关者价值、企业价值与共同富裕

泰勒认为企业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

北京大学何志毅认为企业共同富裕包含其自身的共同富裕,自身与上下游产业链及客户的共同富裕,自身与非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富裕三个方面。[7]

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才有可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仅从利益相关者范围思考,一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首先要实现该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最大化。依共同富裕之内涵,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符合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该企业所有相关利益相关者范围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践行。企业是经济细胞、是社会存在,一个个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是无限接近全社会范围的共同富裕,也是各个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

三、企业的共同富裕使命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内含于共同富裕之中,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则共同富裕寓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之中。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前提,是为“应”;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符合共同富裕要求,是为“然”,二者共同昭示了企业的共同富裕应然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强,周丽丽.企业价值最大化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02):67.

[2] 林萍.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闽江学院学报,2009(01):54、55、56-57.

[3] 王辉.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从资本结构到资源结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5、193.

[4] 孙淑文,王勇.共同富裕中的企业参与:基于制度理论的视角[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05):19.

[5] 刘思楀.共同富裕中的央企担当[J].国家电网,2021(11):58.

[6] 邸敏学.国有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10):122.

[7] 薛奕曦,刘逸雲,王方华.管理学与共同富裕——“中国管理50人”论坛(2021年秋季)会议侧记[J].管理学报,2022(10):1444.

(作者:林国,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经济师、审计师)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