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萌萌:RCEP框架下河南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路径与对策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7-12 09:02

  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为河南在扩大开放中谋求更高层次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提供了重要平台。当前,河南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关键环节支撑力不足、产业链根植性和产业链引领力不强,主导产业同质化严重等局部脆弱性问题日渐突出,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面临一定的风险挑战。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内促外、以外强内,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培育产业链供应链新优势、夯实政策新保障、构建数字新生态、夯实智力新支撑,为河南构建安全、开放、多元、协同、高效及富有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强大合力。

  一、深刻把握河南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涵要义

  新阶段,河南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发展要求。因此,河南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涵需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进程中去界定,既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一般特色、基本属性,也要突出河南特色、河南需求;既要全球局势,也要兼顾国内具体情况。因此,鉴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概念,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可以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涵进一步概括为在面临国内外供需波动、贸易摩擦、政治打压甚至局部战争、自然灾害等经济与非经济影响因素变化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外部扰动时,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在研发、生产、运输、储存、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保持全链条稳定和畅通的程度、防止断裂的能力,在遭受一定程度受损后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以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助推全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综上,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产业链供应链在遭遇外部冲击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迁时表现出的抗冲击的自主抵抗力、适应恢复力和创新引领力。

  二、RCEP框架下河南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现实基础和突出短板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河南拥有40个工业大类、197个行业中类、583个行业小类,是传统的材料、装备、食品、轻纺工业大省和新兴的电子信息大省。从制造业来看,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整体规模的比重不断加大。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8%;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7%;同时也应该看到,河南除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医疗器械、装备制造等部分产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外,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智能芯片、人工智能等许多关键领域研究、开发能力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仍有相当差距,关键“卡脖子”技术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面临多重多维挑战和风险。

  2.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整,但关键环节相对薄弱

  当前,随着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一方面加工贸易总规模稳定增长,特别是电子原配件、手机电脑、食品加工等出口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呈现所谓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虽然河南进料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对手机零部件、集成电路、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平板显示模组等创新要素密集的中间产品进口依赖性相对较高,同时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等,市场过度集中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和“卡脖子”风险,很可能影响全省产业链循环的畅通和产业的平稳运行。战略性矿产资源方面,河南石油、金属矿砂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中亚地区和澳大利亚,能源资源供应链掌控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河南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难度。

  3.产业创新投入不断加大,但产业引领力亟待提升

  新时代河南省创新投入规模持续扩大,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科技创新评价指数上升到全国第13位,比2022年上升一个位次。2022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保持较快增长,比2021年增长12.2%,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86%,基础研究占比提高到3.3%,但与创新强省北京(6.83%)、上海(4.44%)、天津(3.49%)、广东(3.42%)、江苏(3.12%)、浙江(3.11%)和安徽(2.56%)相比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尚未形成,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上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位置,技术创新以跟踪模仿为主,这些都是河南产业引领力相对不足的重要原因。

  4.产业载体和集群优势明显,但主导产业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河南省培育出了1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27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在2022年和2023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河南省共有6个入选,是全省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建设的重要脊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及上中下游配套协作关系,实现了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在全球竞争、区域竞争等外部冲击面前,展现出系统性、集体效率的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与恢复能力。同时也应看到,河南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同质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集中分布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门类。同时,随着入驻企业不断增多,集聚区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同质竞争。

  三、RCEP框架下河南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路径与对策

  1.聚焦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

  全面对标RCEP中关于跨境服务贸易的“边境内”规则,积极探索自贸试验区内实施跨境支付、数字信息、生物医疗、教育培训、科技合作等领域开展特色板块压力测试。加快建设现代化数据中心、智慧控制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及时提供海关通关、知识产权、数字贸易、原产地规则等RCEP关键规则条款解读与实务操作指导,试点提供RCEP等国际经贸协定原产地规则申报线上平台。

  2.强化创新引领,培育产业链供应链新优势

  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将全省产业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相结合,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着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提升政府效能,夯实产业链供应链政策新保障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项目计划,秉持“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原则,在重要基础材料、核心工艺、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同时通过科学评估,筛选、培育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主导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全过程培育机制,强化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靶向招商、洽谈,建立重点产业链补链延链项目库,围绕产业供应链延链、扩链、强链、补链,精准招引一批溢出效应强、创新要素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大项目。

  4.加速数字赋能,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新生态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数字化战略合作与利益协调,构建涵盖工业软硬件的互联互通标准体系,构建自主可控、运转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聚焦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优化明确工业、服务业网络接入标准、数字工业设备接口标准及工业软件关键数据共享标准,加快完善重点产业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相关标准体系。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复合型信息化人才队伍,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资源管理的综合水平,提升企业人员对数字化转型的专业认知及对数字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力。

  5.聚焦人才培育,夯实产业链供应链智力新支撑

  健全高端人才“引才、招才、留才”机制、人才供需长效机制,密切关注企业人才需求,科学评估人才、产业需求和供给变化,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和人才链的协同发展。加大科创人才平台建设,支持平台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培育基地,打造新型人才共享流通资源池,畅通高端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育、开放、共享渠道。优化人才环境,简化高端人才落户手续,降低人才生活成本,提供住房补贴,搭建来豫人才交流合作线上平台,实现线下分享心得,常态化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作者:汪萌萌,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一般课题RCEP对提升河南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2023BJJ050】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