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雷: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城市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在金融运作、城市管理、文化交流、交通运输、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门户和枢纽作用。自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以来,郑州紧紧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要求,奋力拼搏、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当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站上了一个新的更高起点。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的交会处,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枢纽城市,市域内实现15分钟上高架、30分钟上高速,都市圈内实现公路90分钟、铁路60分钟内通达重要节点城市,全国范围内实现公路5小时内覆盖4.1亿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铁路3小时内覆盖7.6亿人口和56%的经济总量,航空2小时内覆盖12.3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可支撑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中转集聚。劳动力资源丰富。2023年,郑州常住人口首破1300万人、达到1300.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也首次超过1000万人、达到1040.65万人,常住人口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十,稳居“北方人口增量第一城”。人口的增加为郑州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潜力较大。
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属于后发展城市,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后劲充足,潜力巨大。2023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36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这个增速无论是在9大国家中心城市、26座万亿级城市,还是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均高居第一位。多重战略叠加赋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和政策平台相继落地,为郑州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国家政策叠加优势,在全国城市中屈指可数。这些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为郑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虽然近年来郑州经济发展全面向好、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彰显,城市建设可圈可点,但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城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截至2023年底,郑州市轨道交通运营通车里程达到353.54公里,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7位;人均道路面积10.28平方米,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7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平方米;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8.06公里/平方公里,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末位。随着城镇中心人口迅速增多,城市人口密度增加,而地下管网老旧,不能满足给排水需要,地下管网建设也亟待改善,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已经为城市建设敲响了警钟。城市公共产品匮乏。河南没有一所“985”院校,仅有一所“211”院校,尽管郑州大学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但与河南生源第一大省的地位极不匹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不仅影响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对高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制约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23年,郑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39.4:59.3,第三产业占比在9个城市中排第8位,仅高于重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存在“生活型”服务业多,“生产型”服务业少,特别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集中度、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比较突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郑州都市圈尚未形成真正的融合发展,城市间合作广度、深度不够,优势产业和产品没有通过区域市场进行有效融合,更没有形成辐射整个中部地区的强势产业集群和链条。作为郑州都市圈的“领头羊”,2023年郑州的经济首位度为23.0%,人口首位度为13.3%,在5个城市中(不含4个直辖市)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郑州市的发明专利、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企业数量、研究生数量及重点高校资源均显滞后。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郑州居第23位,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末位。开放高地尚未形成。2023年,郑州市进出口贸易总额5522.3亿元,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8位,仅高于西安。郑州目前没有一家领事馆,而武汉、成都分别有5家、16家。截至2023年底,在郑州的世界500强企业为113家,不足武汉、成都的四成,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末位。科技部发布的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前10个城市中郑州未入选,并且排在合肥、青岛、深圳、杭州、苏州、南京等非国家中心城市之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新时代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后起之秀的郑州,必须立足本地,发挥优势,找准差距,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高效能治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迈出更大步伐,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加强投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突出抓好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房地产领域“三大工程”等重点工作,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加快推进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多渠道、多措施提升公共产品质量。不断完善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以不断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城市大脑”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
二是扩大消费,提高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为目标,充分挖掘交通、文旅、商贸、跨境电商等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消费IP,成为对接全球消费市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枢纽和平台。以人为本,打造“近悦远来”国际消费目的地。以文为魂,将文化元素根植于消费全过程,擦亮郑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加快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推进文旅产品与AR、VR、云计算、5G、元宇宙等融合发展,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
三是创新引领,提升城市发展空间。以自创区为引领,以中原科技城为带动,串联智能传感谷、金水科教园区、智慧岛、鲲鹏小镇等关键创新节点,聚焦创新研发、产业孵化、教育科研、科技服务等功能,推动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高密度集聚。借鉴上海、武汉等做法,发挥省市政府投资性资本放大效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及氢能等重点领域,投资重大创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资本力量加快放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化效能。充分利用好“黄河人才”计划、“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等,形成人才集聚的“滚雪球”链式效应,把郑州打造成为“最强大脑”高地。
四是加快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近年来,郑州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产业转型较慢,代表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能级产业集群不足。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加快招引高能级数字产业集群项目。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和资金链“五链”融合,加快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下一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两个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上规模上层次。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积极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铝及铝精深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郑州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五是扩大开放,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坚持“两港引领”、“四港联动”,坚定“枢纽+开放”发展路子,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综合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加快开放平台建设,丰富“1+1+7”口岸体系,推动“口岸+枢纽+通道+平台+产业”协调联动,培育壮大口岸经济。以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重点,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提升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陆上、网上丝绸之路的核心优势,借力“一带一路”,积极推动装备制造、能源资源等优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建设境外生产基地,鼓励其参与开发国家级合作工业园。加快实施《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落实郑开(兰考)同城化实施方案,加快建设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加快制定都市圈规划实施方案,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郑州都市区。
【作者:曹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高级统计师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基本科研费项目“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研究”(24E076)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申久燕